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708
我国民营企业融资问题探析
[摘 要] 本文剖析民营企业陷入融资困境的诱因入手,探讨了使民营企业走出融资困境的对策。认为贷款信息成本和监督成本过高是民营企业融资困难的主因。所有制歧视,民营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和对社区合作金融的不当干预,加重了民营企业融资困难。主张将区域性民营金融组织作为民营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
[关键词] 信息成本 监督成本 区域性民营金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迅速。迄今民营企业提供的工业总产值已占全国工业总产值1/2以上,实现工业利润占全国工业利润近6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并在国有企业减员增效的同时成为提供就业岗位的主渠道。
一、民营企业融资现状
民营企业创业初期主要依靠内源融资,发展过程中有机构成提高,资本密集程度上升,外源融资的要求趋于迫切,但是,民营企业融资却困难重重,迄今民营企业贷款在商业银行新增贷款中的份额不足30%,乡镇企业贷款在全国银行贷款中的比重节节下降,1995年以来大约每年下降一个百分点。资本市场融资的高门槛更使绝大多数民营企业望而生畏。融资困难使民营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参与科技创新的热情受到打击,对政府借助基础设施投资拉动内需的举措跟进迟缓,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势头受阻。告贷无门的一些民营企业,无奈之际只好向私人高息借贷,每笔奖金可达数十万元,利率达到三成以上,涉足高利贷的民营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进一步恶化。疏通、开辟和拓展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已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