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690
浅析成本法的应用和程序
摘要:本文在成本法的基本假设和适用范围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评估领域的成本法进行适当的修正,深入分析以公允价值计量为目标的成本法的应用及程序。伴随着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审计准则体系中的广泛运用,会计界对于以公允价值计量为目标的评估需求越来越紧迫。
关键词:成本 评估 公允价值
一、成本法的基本假设和使用范围
(一)基本假设
1.耗费是资产价值的基础经济学理论认为,资产的价值依赖于在其生产过程中所消耗掉的生产性物品的价值,即资产的价值是由它们的生产成本规定的。但是,这一规律“只有在恰当的时间内可以随意通过生产而取得代替品的这一范围内才是有效的”。如果没有代替的机会,资产的价值就“必须由它本种类内的直接边际效用来衡量,而它和边际产品的价值以及和中间生产手段之间的一致就要受到干扰”。这也是我们说“成本法的基本观念是基于替代性原则”的原因。经济学中的成本规律是以成本法理论为基础的。
2.持续使用只有当被评估资产处于持续使用状态时,再取得被评估资产的全部费用才能构成其价值内容。资产的持续使用不仅仅是一个物理上的概念,它包含着有效使用资产的经济意义。只有当资产能够持续使用并且从持续使用中为潜在所有者或控制者带来经济利益,资产的重置成本才能为潜在的投资者和市场所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讲,成本法主要适用于持续使用前提下的资产评估。对于非持续使用前提下的资产,如果运用成本法进行评估,需要对成本法的基本要素进行必要的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