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7348
作业成本制度在我国加工型企业的应用研究
【摘要】标准成本制度是把企业的科学管理方法应用于成本计算,将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计算和成本分析有机结合的一种会计信息系统和成本控制,早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标准成本制度就产生于美国,这后传入英、德、日和瑞典等国家。标准成本制度在西方的工业企业中一直得到广泛的应用,而在我国尚处于初始阶段,企业实务中应用的不多。近十几年,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企业内部对成本管理和经济效益的重视,以及会计电算化在我国企业中的普及,为推行标准成本制度提供了方便,一些企业率先实施了标准成本制度。本文分五个部份对作业成本制度在我国加工型企业的应用进行研究,第一部分就是介绍成本管理领域的四次创新,第二部分案例引导出作业成本法的概述及主要内容,第三部分讲述国内外企业作业成本应用的现状,第四部分介绍国内企业对作业成本法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可以改进方法,第五部分实例龙源化工关于作业成本法的应用及方案的选择。由于学识、水平有限,不足之处,殷切老师、学友批评指正
【关健词】标准成本制度;标准成本差异;变动成本法;作业成本法;
历史上成本管理领域的四次创新
成本会计先后经历了早期成本会计、近代成本会计、现代成本会计和战略成本会计四个阶段。成本会计的方式和理论体系,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1、早期成本会计阶段(1880——1920)
随着英国产业革命完成,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用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会计人员为了满足企业管理上的需要,起初是在会计账簿之外,用统计的方法来计算成本。此时,成本会计出现了萌芽。从成本会计的方式来看,在早期成本会计阶段,主要是采用分批法或分步法成本会计制度;从成本会计的目的来看,计算产品成本以确定存货成本及销售成本。所以,初创阶段的成本会计也称为记录型成本会计。
2、近代成本会计阶段(1921——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