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10606
我国新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性研究
[摘 要]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日趋明显,随着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各国对适合在世界范围内适用的一套高质量的会计准则的需求愈来愈强烈。目前,会计准则正迈进一个快速急剧的变革时期,会计准则的全球趋同和同化已势不可挡。但是会计国际趋同并不单纯是技术层面上的问题,还涉及各个国家的经济法律体制,历史文化背景。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一个国家的主权和内政,所以世界各个国家对会计国际趋同的态度及变迁路径是不同。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上采取积极的态度,并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但是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所以在会计国际趋同上我们有自己发展方向。
[关键词]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性
会计国际趋同是当今世界会计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使会计国际趋同的浪潮越演越烈。我国自加入WTO后,随着对外贸易扩大,世界范围内经济活动增加,我国会计也逐步融入了会计国际化的浪潮中。
会计准则是在特定的制定机构在特定的准则制定基础指导下,通过一定的制定程序制定出适用于一定范围的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标准。会计准则直接反映一个国家的会计水平。会计国际趋同也就是会计准则国家趋同。那究竟什么才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指会计准则在国际范围内的趋向同一。这里的同一并不是指世界范围内使用同一会计准则,而是大体相同,允许各国根据自己的实际国情,在不违背国际会计准则的宗旨下,保持自己的特色,正所谓“求大同,存小异。”
会计国际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