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字数:7417
[关键词] 会计计量 历史成本 公允价值
会计计量中的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的权衡
[摘 要] 公允价值在会计计量中逐渐走热,对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应用趋势分析十分有必要。本文通过对历史成本和公允价值的概述、两种计量属性下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和优势对比以及结合中国会计计量模式现状的研究,讨论两种计量方法在我国的应用趋势。
一、基本概念概述
(一)“历史成本”的概念
历史成本也称实际成本或原始成本。历史成本指资产在其取得时为它所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负债按照应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历史成本原则指企业的各种资产应当按取得或购建时发生的实际成本对价,而且即使物价变动,一般也不进行调整。企业取得的各种财产物资,"应以其购进或建造时发生的原始成本即实际成本人账,并以此作为分摊和转作费用成本的依据。当物价变动时,除国家另有规定外,不得调整其账面价值。按实际成本计价,能防止随意性,使会计信息真实可靠,便于了解和比较。二十世纪初,国际市场货币基本稳定,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速度较慢,通货膨胀率十分低下,在这种情况下,历史成本原则得到了很好发展,开始占据主导地位的计量模式并一直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