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字数:6348
[关键词] 民间借贷 效应 策略
试论民间借贷消极效应的策略遏制
[摘要]目前,央行表示正在加快制订《放贷人条例》,社会关注已久的民间借贷问题有望得到重大突破,企业和个人都可能成为“只贷不存”的放贷人。截至2009年1月末,我国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已经超过48万亿元,并且同比增长20%以上,储蓄率仍呈现居高不下的局面,另一方面,我国民营企业约80%的资金需求来自于自我积累和民间借贷,缺乏贷款支持。央行表示,推出《放贷人条例》,有助于规范民间金融,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融资渠道。据专家估算,民间资金总量至少在2万亿元左右,现在释放民间借贷的活力,对拉动民间投资,保经济增长意义很大。但政策也要把握好规范和激励的尺度,以真正起到输导民间借贷的效果。基于民间借贷是民营经济发展的客观必要补充之外,更多的考虑则显然来自于启动保增长资金民间资本部分的需要。合法化民间借贷可以反向刺激既有的商业银行等信贷力量,促使其转变信贷思维,对中小企业融资给予更多关注。通过推动《放贷人条例》立法,使符合条件的“地下钱庄”成为“阳光钱庄”,激活民间资本,放大国家资金的成数,进而通过与国家资金协同的“蝴蝶效应”,发挥扩大内需保增长的制度之效是完全必要的。
但是,我们应该公正地评价民间借贷的社会效应,其实其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效应,作为一种融资方式,其利大于弊。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除了正确发挥其积极效应外,也理应研究其消极效应,并通过法律的方式进行遏制,进而促进民间借贷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一、民间借贷对经济与社会消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