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下资产计量属性问题思考点击下载
[摘 要]:新会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使我国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计量模式向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相结合的混合计量模式发展。面对这一新的计量模式,引发了人们对计量属性的深入思考。主要从资产计量属性的研究出发,在对五种会计计量属性的适用性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进行资产计量属性选择的思路及对该计量模式的整体评价,最后对我国计量属性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会计 资产 计量属性
一、会计计量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1.1会计计量属性的定义与作用
IASC在其1989年7月公布的《编报财务报表的框架》中指出,计量是指“为了在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内确认和列示财务报表的要素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这一过程涉及选择具体的计量基础”(para.99)。这里的计量基础即指计量属性。会计计量属性所起的作用就是让会计计量行为规范、可比、明晰,决定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从而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对未来作出合理的预测,对企业的投资进行评价作出正确的决策。
1.2会计计量属性的种类及相互关系
新《企业会计准则》采用了五种计量属性,具体为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1)历史成本与其他计量属性的关系。一般按时间序列可将计量属性分为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种属性。历史成本属于过去时态的计量属性;重置成本是现在时态的计量属性;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是计量对象未来的流入金额,具有未来事态的计量属性。但这种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如公允价值相对于历史成本而言,具有很强的时间概念,当前环境下某项资产的历史成本可能是过去环境下该项资产的公允价值,而当前环境下某项资产的公允价值也许就是未来环境下该项资产的历史成本。
(2)公允价值与现行成本、现行市价的关系。市场价格是会计的一切计量属性的基础,市场价格是会计计量最公允的估计。现行成本、现行市价都不是基于真实交易而 建立在假设交易基础上的。两者在活跃市场上表现出的市场价格是公平自愿条件下市场交易各方承认和 接受的资产公允价格,具有坚实的可计量性、可靠性和可比性。因此,现行成本、现行市价是公允价值计量模式中,活跃市场环境下的重要的计量属性。2资产计量属性选择的思路及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