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LW146347 稳健性原则及其运用1 导论31.1 研究背景与意义31.2 文献综述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52 理论分析52.1 稳健性原则及其相关概念52.2 稳健性产生的条件53 稳健性原则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63.1 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存在冲突63.2 稳健性运用的主观性太强63.3 会计人员素质不足74 启示与建议74.1 合理确定各项原则的优先..
XCLW146347 稳健性原则及其运用 1 导论3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3 1.2 文献综述4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5 2 理论分析5 2.1 稳健性原则及其相关概念5 2.2 稳健性产生的条件5 3 稳健性原则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6 3.1 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存在冲突6 3.2 稳健性运用的主观性太强6 3.3 会计人员素质不足7 4 启示与建议7 4.1 合理确定各项原则的优先顺序7 4.2 对稳健性原则的使用予以约束8 4.3 提升会计人员的知识素养8 5 研究结论9 参 考 文 献10 内 容 摘 要 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早在1992年,这一原则便成为我国会计核算的一般准则,对于会计工作和会计制度都产生了非常重大的影响。稳健性原则的合理运用能够防止虚记资产和利润,控制企业的经营风险。但稳健性原则的不当运用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稳健性原则存在的主观性使其可能成为粉饰财务报告甚至盈余管理的工具。所以,企业在会计确认时如何把握稳健性原则的使用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从稳健性原则在中国运用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究稳健性原则在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一定的启示和建议,这将有助于提高我国会计信息质量,为企业、投资者、债权人等提供更加有效的会计信息。
稳健性原则及其运用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管理会计在企业应用中的问题与影.. | 下一篇:电子商务对企业会计的影响 |
点击查看关于 稳健性 原则 及其 运用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