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LW154416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已售后回购为例一、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概述4(一) 含义4(二)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产生的原因分析41. 真实性和合法性差异的存在42. 会计准则及标准中难以消除的界限规定53. 特殊事项的客观存在54.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内涵5(三)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
XCLW154416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我国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已售后回购为例 一、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概述4 (一) 含义4 (二)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产生的原因分析4 1. 真实性和合法性差异的存在4 2. 会计准则及标准中难以消除的界限规定5 3. 特殊事项的客观存在5 4.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内涵5 (三)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意义6 1.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对权责发生制原则的补充6 2.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对一贯性原则的补充6 3.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谨慎性原则相辅相承6 二、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具体体现8 (一)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会计确认方面的体现8 1.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资产确认方面的体现8 2.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负债确认方面的体现8 3.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费用确认方面的体现8 4.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收入确认方面的体现9 (二) 实质重于形式在会计计量方面的体现9 1. 对于延期付款购入资产的计量9 2. 对于企业合并的计量10 3. 对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11 (三) 实质重于形式在会计报告中的体现12 1.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资产负债表中的体现12 2.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利润表中的体现12 3. 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现金流量表中的体现12 (四) 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合并报表中的体现13 三、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14 (一) 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4 (二)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其他会计原则的协调问题14 (三)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滥用问题14 四、 完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应用的对策建议15 (一) 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和道德素质15 (二) 把握好强调、运用该原则的尺度15 (三) 综合运用所有会计核算原则16 (四) 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16 (五) 立足国情,遵循国际会计惯例16 五、 售后回购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在会计核算中的具体应用17 (一) 售后回购的相关概念17 (二) 售后回购三种不同情况的处理18 1. 卖方在销售商品后的一定时间内必须回购的处理18 2. 卖方有回购选择权的处理19 3. 买方有要求卖方回购的选择权的处理19 (三) 售后回购业务的具体会计业务处理19 1. 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售后回购业务的会计处理19 2. 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售后回购业务的会计处理23 结论25 参考文献26 内 容 摘 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行业也逐步发展,但是会计准则和制度还需完善,真实性和合法性不相符的情况时常出现。仅仅根据表面情况去判断合法与否是很难的,很多情况下有关合法性工作并没有达到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的目的。会计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正是用来规范此类问题。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存在真实性和合法性的差异,会计准则及标准中难以消除的界线规定,特殊事项的客观存在。 目前,该原则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主要体现在在资产确认,负债确认,费用确认,收入确认,延期付款购入资产的计量,企业合并的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计量,在资产负债表中的体现,在利润表中的体现,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的体现。本文的重点就在于归纳总结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在具体会计准则中的运用,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会计准则 实质重于形式 真实性
|
| |
上一篇:我国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 下一篇:关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规范化.. |
点击查看关于 实质 重于 形式 原则 我国 会计实务 应用 售后 回购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