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图书馆与中学生网络阅读指导研究
福建教育学院图书资料信息中心 陈 微
[摘要]电脑和网络已经成为信息时代的主角,因而中学生的网络阅读和中学图书馆的网络阅读指导也就提到了议事日程。此就中学生网络阅读的特点和存在的不良倾向,中学图书馆网络阅读指导的内容,以及在此基础上对社会有关方面的思考,作简要阐述。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阅读;中学图书馆网络导读;思考
[中图分类号]G252.17 [文献标识码]A
1网络阅读与图书馆网络阅读指导
1.1网络阅读
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缩短了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周期,并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向前发展。网络不仅连通了世界,而且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思维方式。于是,网络阅读这种全新的阅读方式随之产生。
网络阅读专指网络文化语境中的阅读活动,即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来获取包括文本在内的多媒体合成信息和知识,完成意义建构的一种超文本阅读行为,也称“网上阅读”。
1.2图书馆网络阅读指导
方兴未艾的网络阅读越来越深刻地进入当代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对社会的发展进程构成了一种不得不面对的新的环境变量。而这种新的环境变量对于图书馆的导读工作也不断地提出了新的挑战。
对“图书馆网络阅读指导”,存在着两种相关但又不尽相同的理解:一是“网络上的阅读指导”,即以网络作为媒介,图书馆提供阅读指导;二是“网络阅读的阅读指导”,即图书馆对一种新的阅读范式“网络阅读”的指导。前者也可以解释为将传统阅读指导以网络为媒介加以提供,后者则将“传统阅读”这种形式排除在外,专指对“网络读物”的“阅读指导”。第二种理解正是本文研究的内容。
网络阅读的阅读指导与传统阅读指导都是对人们的阅读加以指导,以解决某个问题或达到某一目标。二者的差异是由作用的环境、技术和方式等的不同而带来了读物形制的变化。网络阅读的阅读指导是实时的,一份网络阅读指导一般都会提供相关链接,或者是指明路径,以便读者能够实时阅读;传统阅读指导只提供书名,并不提供图书,也就是说,传统阅读指导和读者阅读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上是分离的。网络阅读的阅读指导是复合的,传统的对读者的阅读指导通常在专门领域内实行,针对的也是相对固定的读者;而在网络环境下,阅读指导讲究的是新、奇,面对的读者也不可能固定。
2中学生的网络阅读
2.1中学生网络阅读特征
阅读环境的开放性。网络信息资源的全球交流和共享,让在网上阅读的中学生可以不受时空限制,自由交往,随意阅读。由于超文本格式的非线性网络文本,超越了纸张的章卷限制,提纲似的链接标明了内容的深浅层,使他们能够按需取材,尽可在文本间自由跳跃,在信息的海洋中放情遨游,即所谓“鼠标一点,世界在你面前打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阅读内容的丰富性。丰富性主要源自网络自身及其链接。计算机的存储空间所能承载的文字量是纸张无法比拟的,网络的连通又使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主机之间能够互通信息;加之网络特有的超文本链接方式,强大的检索功能,使得中学生可以高效地检索有关信息并获取信息。
阅读过程的互动性。由于网络阅读是一种超文本阅读,其对象是由一个个结点连接起来的信息集合,每一个结点都是一个浓缩的信息;所以,在阅读过程中,人与计算机可以进行交流。网上的BBS可以让中学生有一吐为快、大显身手的自由空间,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达到大大激发其阅读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的最佳效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互动是网络阅读的生命”。
阅读方式的虚拟性。网络阅读的虚拟性可以使中学生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可能地在文本间自由浏览,在信息的海洋中自由驰骋,从而排除阅读过程中的种种不良心理因素,有效地避免了现实生活可能带来的不适和尴尬。
阅读行为的共时性。网络阅读强大的即时双向互动功能,形成了网络阅读消费与生产的共时性特征。中学生在网上阅读后发表在BBS上的内容,又可能成为他人阅读的对象,使得网络的内容精彩纷呈、层出不穷,而且循环往复,长久不衰。
2.2中学生网络阅读的四种不良倾向
网络阅读是中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渠道。然而,受个人爱好、兴趣以及各种社会潮流的影响,据了解,当前中学生在网络阅读中存在着如下五种不良倾向。
盲目阅读。缺乏选择最佳信息资源的能力,不知道自己该读什么,不能敏锐、准确地把有阅读价值的信息资源从海量的数据库中挑选出来,有的甚至不分良莠,毫无目标地乱阅读。这是当前中学生网络阅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以至于经常会遇到盲目地随大流、赶时髦的阅读现象。
逆反阅读。每个时期,由于种种原因常常有一些受批判、被禁止阅读甚或暂时不宜阅读的信息资源经常在网上出现,也总有一部分读者逆反阅读,对报刊点名批评的事件、传闻有问题的网页等等,问题愈大,争议愈多,阅读兴趣愈浓。这种逆反阅读现象在一些中学生之中有突出表现。
猎奇阅读。由于网络阅读具有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使一部分中学生对那些传奇、武打、凶杀、色情甚或一些低级趣味的网络资源情有独钟。他们从那些离奇的故事中、激烈的打斗中、虚无的幻想里,满足其猎奇、冒险的心理需要。
恋网阅读。受网络信息资源的丰富、快捷和多媒体等有声有色的吸引,一部分中学生一有时间,就沉湎于网上,而且非网不读;有的甚至通宵达旦,迷恋于网络游戏。长此以往,至少将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课业的完成。
3中学图书馆的网络阅读指导
中学图书馆的网络阅读指导必须致力于筛选精华,网络导航,培养中学生的阅读能力。
3.1推荐热门或相关站点,汇集信息精华
推荐热门或相关站点,这是中学图书馆的网络阅读指导利用最多、最简单直接的方式。
对网络资源的选择可采取如下策略:在网上选择相应的电子期刊、电子图书和电子报纸,选择相应的优秀作者个人网页,选择内容准确、更新及时、检索方便的权威数据库;并分别描述其内容特色,检索利用方法,记录其网址,建立本馆的网络信息资源目录,为中学生提供集成化信息检索界面。同时,提供本校学生常用的数据库地址,将收集到的目录存档在自己的网络中,再向他们提供目次通报服务,提供网络浏览导航,避免其在网上盲目浏览。
建立书评数据库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内涵丰富的读书网站纷纷崛起,成为中学生流连的精神乐园,而图书上网更极大地增添了这些网站的文化含量和缤纷色彩,但所带来的负面效应也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和警觉。可下载和组织有关WWW信息,丰富本馆资源网,掌握从网络获取资源的途径,根据需求,编制网上导读系统,指导中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而建立书评数据库。因为书评是一种重要的导读工具,尤其在信息量急剧增长,出版物与日俱增的今天,能大浪淘沙,帮助中学生找到需要的文献。中学图书馆可考虑在网站主页上设立书评信息栏目,下载Internet网上符合本馆特点的书评信息,或选购有关书评光盘资源进行重组,并将书评作为原著的补充文献进行推荐,帮助中学生全面及时了解书评文献线索和文献原著情况。
3.2培养中学生存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中学图书馆的网络阅读指导一个最重要的目标是培养中学生存取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网络环境下更需要注重信息和学习的价值。如何选择需要的信息,如何搜集相关的主题,如何在众多的信息中辨析有用的信息,如何在电脑上编辑储存这些信息等等,都是中学图书馆网络阅读指导工作面临的新的挑战。因而,其图书馆员的信息能力塑造,至关重要。只有具备良好的信息能力,才能对繁杂的信息进行取舍、整序、组织,才能把握好信息的质,才能针对中学生不同的需求,及时准确地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中学生获取的信息不等于知识,信息只有通过认识过程,才能发挥作用,这也拓宽了网络环境下中学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使其对中学生的教育深入到能力与素质培养的层面上。这方面更多地表现为中学图书馆的参与和配合,如讲授一部分相关信息资源的检索及其应用课程等。中学图书馆电子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的增多和引入,使其教育内容被信息认识教育所涵盖,教育培养的目标应是具有信息认识能力的中学生,他们能有效地检索、评价和利用信息。
4几点思考
中学生的网络阅读和中学图书馆的网络阅读指导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希望得到全社会的宣传教育与服务单位的帮助。例如:
4.1净化信息环境 营造阅读氛围
进一步加强全社会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严格全社会文化消费市场的管理,建设高质量的网站,正本清源,提供精中之精、优中之优的文献信息资源,使中学生的网络阅读在格调高雅、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里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真正收到“开卷有益”的良好效果。
4.2强化信息导航 培养阅读能力
推荐专业站点和热门网站,是网上导读的有效手段之一。对那些报道内容准确、更新及时、检索方便的权威数据库,网络提供者应当分别描述其内容特色,检索方法,标明网址,提供网络浏览导航并不断充实完善,促使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4.3加速信息立法 确保阅读效果
网络信息资源日益丰富,色彩缤纷,而它的负面效应则是泥沙俱下。面对网络阅读中的种种不良行为和现象,希望信息管理部门加强信息立法,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入境加强甄别和防范,强化网上监控、过滤、纠错和惩治措施,不断完善网络管理政策,从而营造一个良好有效的网络阅读氛围,确保中学生健康向上的网络阅读效果。
5小结
由于网络阅读改变了图书情报部门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可控性,所以中学生的网络阅读和中学图书馆的网络阅读指导就提到了议事日程,并且越来越引起各方面的重视。笔者相信,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学生的网络阅读和中学图书馆的网络阅读指导也会日臻发展和完善,中学生将从网络阅读中汲取更加丰富的营养,健康成长、迅速成才。
参考文献
[1]王素芳.网络阅读的发展现状和前景探析[J].图书与情报,2004(03).
[2]李新娥.青少年网络成瘾与少儿图书馆的防范对策[J].图书馆学刊,2008(04).
[3]李颖然.少儿图书馆与青少年网络阅读[J].图书馆论坛,2007(10).
[4]薛佩伟.青少年网络阅读指导[C].入选中国图书馆学会2006年年会.
[5]王卓铭.网络时代青少年阅读习惯调查[J]传媒,2005(06).
[6]田国秀,闫小鹤.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研究述略[J].思想道德教育研究,2006(03).
中学图书馆与中学生网络阅读指导研究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