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范文同学网


自动化 模具 机械 电子 通信 动画 英语范文 工程管理 金融范文 旅游管理 工业工程 生物工程 给排水范文 西门子PLC 历史学 三菱PLC
单片机 财务 会计 法律 行政 物理 物流范文 电子商务 制药工程 包装工程 土木工程 材料科学 汉语言范文 欧姆龙PLC 电压表 松下PLC
计算机 化工 数电 工商 食品 德语 国贸范文 人力资源 教育管理 交通工程 市场营销 印刷工程 机电一体化 数控范文 变电站 文化产业

  • 网站首页|
  • 文档范文|
  • 人工降重|
  • 职称文章发表|
  • 合作期刊|
  • 范文下载|
  • 计算机范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范文|
  • 原创范文|
  • 开题报告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范文同学网 -> 免费范文 -> 其他专业范文 -> 建筑范文 -> 某八层商业写字楼建筑结构设计(二)
法律专业文章范文| 护理学文档范文| 动画专业范文| 新闻专业范文| 环境工程| 艺术设计| 社会工作| 环境艺术设计| 城市规划| 法律文档范文| 文章范文下载| 社会学文档范文|
信息计算科学范文| 计算机文章范文| 法律范文下载| 环境科学范文| 医学范文| 报告总结| 食品范文| 社科文学范文| 政治范文| 医药医学范文| 范文格式范文| 建筑学文档范文|
·电气自动化原创文章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国际经济贸易原创文章范文 ·药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英语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金融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广播电视编导原创文章范文 ·电子商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法律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工商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汉语言文学原创文章范文
·人力资源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摄影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心理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教育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市场营销原创文章范文 ·计算机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物流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小学教育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行政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土木工程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财务会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原创范文
·新闻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眼视光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播音与主持原创文章范文 ·广告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表演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动画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视觉传达设计原创文章范文 ·数控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录音艺术原创文章范文 ·光机电应用技术原创范文 ·机电一体化原创文章范文 ·印刷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动漫设计与制作原创范文 ·软件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书法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应用电子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原创范文 ·机械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酒店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旅游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体育教育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通信工程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护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原创文档范文点击进入 → 土木工程管理原创文档范文   现成文档范文点击进入 → 土木工程管理文档范文

某八层商业写字楼建筑结构设计(二)

本文ID:LW14089 ¥
3 结构计算说明 本建筑的结构设计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以下的一些优点: 第一:合理的利用了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受力性能特点,可以形成强度较高、刚度较大的结构构件。这些构件在有些情况下可以用来代替钢构件,因而能够节约刚材,降低造价。 第二:耐久性和耐火性较好,维护费用低。 第..

 
3 结构计算说明

 本建筑的结构设计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有以下的一些优点:
第一:合理的利用了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受力性能特点,可以形成强度较高、刚度较大的结构构件。这些构件在有些情况下可以用来代替钢构件,因而能够节约刚材,降低造价。
第二:耐久性和耐火性较好,维护费用低。
 第三:可模性好,结构造型灵活,可以根据使用需要浇注成各种形状的结构。
 第四: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性好,又具备必要的延性,适于用作抗震结构;同时它的防震性和防辐射性也好,亦适于用作防护结构。
 第五:混凝土中占比例较大的砂、石材料便于就地取材。
 因为钢筋混凝土具有这些特点,所以在建筑结构、地下结构、桥梁、隧道、铁路等土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混凝土以成为当今世界上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但是,钢筋混凝土也存在一些缺点,如自重过大,抗裂性能较差,隔热隔声性能不好,浇注混凝土时需要模板和支撑,户外施工受到季节条件限制,补强修复比较困难。这些缺点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钢筋混凝土的应用范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钢筋混凝土的这些缺点正在逐步的得到克服和改善。所以考虑到本建筑的层高不是很高,所以通过提高混凝土的强度来改善混凝土的这些缺点。
 框架结构体系一般用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由梁和柱通过节点构成承载结构,框架形式可灵活布置建筑空间,使用较方便。
 但是随着建筑高度的增加,水平作用使得框架底部梁柱构件的弯矩和剪力显著增加,从而导致梁柱截面尺寸和配筋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将给建筑平面布置和空间处理带来困难,影响建筑空间的正常使用,在材料用量和造价方面也趋于不合理。因此在使用上层数受到限制,正是因为本设计采用的是小高层,建筑的高宽比H/B小于5,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建筑高度小于55m,所以选用框架结构体系。
3.1 框架结构设计
 3.1.1 工程概况
 该商业写字楼为七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建筑面积约6408m2,建筑平面为一字形,受场地限制,宽度为15.6m,长度为58.1m。建筑方案确定,房间开间为4.8m,进深为6.6m,走廊宽度2.4m。层高均为为3.6m,室内外高差0.45m。框架梁柱及板均为现浇,框架平面柱网布置如图1所示:
图1 框架平面柱网布置
 3.1.2 设计资料
 ⑴ 气温:冬季室外计算温度过-10o,冻土深度40cm,夏季室外计算温度+33oC。
 ⑵ 年降雨量700cm。
 ⑶ 拟建地段势平坦,地层分布较为规律,地基承载力按120~140KN/m2计,持力层为轻亚粘土。
 ⑷ 夏季主导风向为南风,风速2.8m/s,冬季主导风向为西北风,风速为3.5m/s。
 ⑸雪载:最大积雪厚度为20cm,0.25KN/m。
 ⑹ 地下水位:常年地下水位深约7m左右,水质对混凝土无浸蚀。
 ⑺设计烈度按6度,结构按7度设计。
 ⑻ 屋面及楼面做法
 屋面做法:
 二毡三油防水层;
 冷底子油热玛蹄脂二道;
 200厚水泥卵石保温层;
 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40厚钢筋混凝土整浇层;
 预应力混凝土多孔板;
 粉底(或吊顶)
 楼面做法:
 水磨石地面;
 50mm厚钢筋混凝土整浇层;
 预应力混凝土多孔板;
 粉底(或吊顶)
 ⑼ 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纵筋Ⅱ级,箍筋Ⅰ级。
3.2 框架结构设计计算
 3.2.1 梁柱截面、梁跨度及柱子高度的确定
 3.2.1.1 初估截面尺寸:
 柱子:1~5层柱截面尺寸相同,均采用截面:
b×h=450mm×450mm
 6、7层柱截面尺寸相同,均采用截面:
b×h=400mm×400mm
 梁:梁编号见图2。
 框架梁截面的确定:
 L1:b×h=250mm×600mm      L2:b×h=250mm×400mm   
 L3:b×h=250mm×600mm      L4:b×h=250mm×450mm   
 图中括号内为底层梁编号,括号外为其他层梁编号。若只有一个编号,表示底层与其他层梁相同。 
图2 梁的编号
 3.2.1.2 梁的计算跨度:
 框架梁的计算跨度以柱形心线为准,由于建筑轴线与墙轴线重合,故建筑轴线与结构计算跨度不同,如图3所示:
 图3 梁的计算跨度
 3.2.1.3 柱高度
 底层柱高度h=3.6m+0.45m+0.5m=4.55m,其中3.6m为底层高,0.45m为室内外高差,0.5m为基础顶面至室外地坪的高度。其他层柱高等于层
高,即为3.6m。由此得框架计算简图及柱编号如图4所示:
 图4 框架计算简图及柱编号
3.3 荷载计算
 3.3.1  屋面均布恒载:
 按屋面做法逐项计算均布荷载:
 二毡三油防水层                                   0.35kN/㎡
 冷底子油热马蹄脂二道                             0.05KN/㎡
 200mm厚水泥卵石保温层                   0.2×6.5=1.3kN/㎡
 20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0.02×20=0.4kN/㎡
 40厚钢筋混凝土整浇层                     0.04×25=1.0kN/㎡
 预应力混凝土多孔板                       0.12×25=3.0kN/㎡
共计           5.5kN/㎡
 屋面恒载标准值:
               (8×4.8+0.24) ×(6.6×2+2.4++0.24)×5.5=3366kN
 3.3.2  楼面均布恒载
 按楼面做法逐项计算:
水磨石地面                                       0.65kN/㎡50厚钢筋混凝土整浇层                    0.05×25=1.25kN/㎡
 预应力混凝土多孔板                                1.9kN/㎡
 吊顶或粉底                                        0.5kN/㎡
 共计           4.3kN/㎡楼面恒载标准值:
 (8×2.4+0.24)×(6.6×2+2.4+0.24)×4.3=2632kN
 3.3.3  屋面均布活载
 计算重力荷载代表值时,要考虑雪荷载和施工荷载。
 雪荷载标准值为:           
 0.2×(8×4.8+0.24)×(6.6×2+2.4+0.24)=122kN
 3.3.4 楼面均布活载:
 楼面均布活载对于办公楼一般房间为1.5kN/㎡,会议室、走廊、楼梯、门厅等为2kN/㎡。为了方便计算,统一取为2kN/㎡。
 楼面均布活载标准值为:  
2.0×(8×4.8+0.24)×(6.6×2+2.4+0.24)=1224kN
 3.3.5  梁柱自重(包括梁侧、梁底、柱抹灰重量)
 梁侧、梁底抹灰,柱四周抹灰,近似按加大梁宽及柱宽计算来考虑,计算见表1。
 3.3.6 墙体自重:
 墙体均为240厚,两面抹灰,近似按加厚墙体考虑抹灰重量。
单位面积上墙体重量为:  (0.24+0.04)×19=5.22kN/㎡
 墙体自重计算见表2。
表1 梁柱自重      
梁(柱)
编号 截面
b×h(㎡) 长度l       (m) 根数 每根重量
(KN)
L1 0.25×0.6 6.44 18×7=126 (0.25+0.04)×0.6×6.44×25=28.01
L2 0.25×0.4 2.16 9×7=63  (0.25+0.04)×0.4×2.16×25=6.26
L3 0.25×0.6 4.30 8×4=32 (0.25+0.04)×0.6×4.30×25=18.71
L4 0.25×0.45 4.30 8×4×6=192 (0.25+0.04)×0.45×4.30×25=14.03
Z1 0.45×0.45 4.55 9×4=36  (0.45+0.04)×(0.45+0.04)×4.55
×25=27.31
Z2 0.45×0.45 3.6 9×4×4=144  (0.45+0.04)×(0.45+0.04)×3.6
×25=21.61
Z3 0.40×0.40 3.6 9×4×2=72  (0.40+0.04)×(0.40+0.04)×3.6
×25=17.42
表2 墙体自重
墙体 每片面积(m2) 片数 重量(kN)
底层纵墙 4.35×3.95 28 2560
底层横墙 6.04×3.95 13 1650
其他层纵墙 4.35×3.15 32 2333
其他层横墙 6.04×3 11 1060
3.4 荷载分层总汇
 顶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包括:
 屋面恒载+50%活载+纵横梁自重+半层柱自重+半层墙体自重
 其它层重力荷载代表值:
 楼面恒载+50%楼面均布活载+纵横梁自重+楼面上下各半层的柱及纵横墙体自重。
 将前述分项荷载相加,得集中于各层楼面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如下:
 第七层:           G7=3366+122×50%+1009.5+314+1697=6447.5KN
 第六层:          G6=2632+1224×50%+1009.5+627+3393=8273.5KN
 第五层:          G5=2632+1224×50%+1009.5+786+3393=8432.5KN
 第四层:            G4=2632+1224×50%+1009.5+945+3393=8592KN
 第三层:                                          G3=8592KN
 第二层:                                          G2=8592KN
 第一层:           G1=2632+1224×50%+1159.2+1069+4210=9682KN
 建筑物总重力荷载代表值:为:
 6447.5+8273.5+8432.5+8592×3+9682=58612kN
 质点重力荷载值见图5。
图5 质点重力荷载值
3.5 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框架侧移计算
 3.5.1 横梁线刚度:
 采用混凝土C25, =2.8×107kN/㎡
在框架结构中,有现浇楼面或预制板楼面。但是有现浇板的楼面,可以作为梁的有效翼缘,增大梁的有效刚度,减少框架侧移。为考虑这一有利作用,在计算梁的截面惯性矩时,对现浇楼面的边框架取=1.5(为梁的截面惯性矩);对中框架取=2.0。若为装配楼板,带现浇层的楼面,则边框架梁取=1.2,对中框架取=1.5。
 横梁线刚度计算结果见表3。
 
表3 横梁线刚度
梁号

 截面

(㎡) 跨度

(m) 惯性矩

(m4) 边框架梁 中框架梁
    =
(m4) 
(kN·m) =
(m4) 
(kN·m)
 0.25×0.6 6.44 4.5×10-3 6.75×10-3 3.14×104  9×10-3 4.19×104
 0.25×0.4 2.56 1.3×10-3 1.95×10-3 2.71×104 2.6×10-3 3.61×104
 0.25×0.6 4.35 4.5×10-3 6.75×10-3 4.66×104 9×10-3 6.21×104
 0.25×0.45 4.35 1.9×10-3 2.85×10-3 1.97×104 3.8×10-3 2.62×104
 3.5.2横向框架柱的侧移刚度D值
 柱线刚度列于表4,横向框架柱侧移刚度D值计算列于表5。
表4 柱线刚度
柱号
 截面
(㎡) 柱高度h
(m) 惯性矩 线刚度
   (m4) (kN·m)
 0.45×0.45 4.55 3.42×10-3 2.25×104
 0.45×0.45 3.6 3.42×10-3 2.85×104
 0.40×0.40 3.6 2.13×10-3 1.78×104
表5 横向框架柱侧移刚度D值计算

     项目
柱类型
层     根数

 

 

底
层 边框架边柱   0.56 7303 4
 边框架中柱  0.67 8738 4
 中框架边柱  0.61 7956 14
 中框架中柱  0.73 9521 14
                                       308842
续表5

 


二
三
四
五
层 边框架边柱  0.355 9368 4
 边框架中柱  0.506 13353 4
 中框架边柱  0.424 15253 14
 中框架中柱  0.578 15253 14
                                        461072

 

 

 六
 七
 层 边框架边柱  0.468 7713 4
 边框架中柱  0.622 10251 4
 中框架边柱  0.540 8900 14
 中框架中柱  0.687 11323 14
                                         354978
 3.5.3 横向框架自振周期
 按顶点位移法计算框架的自振周期
 顶点位移法是求结构基本频率的一种近似方法。将结构按质量分布情况简化为无限质点的悬臂直杆,导出以直杆顶点位移表示的基频公式。这样,只要求出结构的顶点水平位移,就可以按下式求得结构的基本周期:                         
 
 式中:
 ——基本周期调整系数。考虑填充墙使框架自振周期减少的影响,取0.6。
 ——框架的顶点位移。在未求出框架的周期前,无法求出框架的
地震力及位移,是将框架的重力荷载视为水平作用力,求得的假象框架顶点位移。然后由求出,再用求出框架结构的底部剪力。进而求出框架各层剪力和结构真正的位移。横向框架顶点位移计算见表6。
表6 横向框架顶点位移 
层次 (kN) (kN) (kN/m) 层间相对位移 
7 6447.5 6448 354978 0.0182 0.5642
6 8273.5 14721 354978 0.0415 0.5460
5 8432.5 23154 461072 0.0502 0.5045
4 8592 31746 461072 0.0689 0.4543
3 8592 40338 461072 0.0895 0.3854
2 8592 48930 461072 0.1061 0.2959
1 9682 58612 308842 0.1898 0.1898
 =1.7×0.6=0.766(s)
 3.5.4横向地震作用计算
 在Ⅱ类场地,7度设防区,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情况下:
结构的特征周期和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7度,多遇地震)为:
 =0.03s         =0.08
由于=0.766>1.4=1.4×0.3=0.42(s),应考虑顶点附加地震作用。
 按底部剪力法求得的基底剪力,若按

 分配给各层,则水平地震作用呈倒三角形分布。对一般层,这种分布基本符合实际。但对结构上部,水平作用小于按时程分析法和振型分解法求得的结果,特别对于周期比较长的结构相差更大。地震的宏观震害也表明,结构上部往往震害很严重。因此,即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考虑顶部地震力的加大。考虑了结构周期和场地的影响。且修正后的剪力分布与实际更加吻合。
 =0.08 +0.01=0.08×0.766+0.01=0.071
 结构横向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0.9××0.85
 =()0.9×0.08×0.085×58612=1561kN
 顶点附加水平地震作用:
 ==0.071×1561=111kN
 各层横向地震剪力计算见表7,表中

表7 各层横向地震作用及楼层地震剪力   
层次 
(m) 
(m) 
(kN) 
(kN)  
(kN) 
(kN)
7 3.6 26.15 6448 168615 0.196 395.23 395.23
6 3.6 22.55 8274 186579 0.216 313.24 708.47
5 3.6 18.95 8433 159805 0.185 268.28 976.75
4 3.6 15.35 8592 131887 0.153 221.88 1198.63
3 3.6 11.75 8592 100956 0.117 169.67 1368.3
2 3.6 8.15 8592 70025 0.081 117.46 1485.76
1 4.55 4.55 9682 44053 0.051 73.96 1559.72
注:表中第7层中加入了,其中 =111kN。
 横向框架各层水平地震作用和地震剪力见图6。
 3.5.5 横向框架抗震变形验算
 多遇地震作用下,层间弹性位移验算见表8。
(a)                       (b)
 (a)水平地震作用   (b)地震剪力
 图6   横向框架各层水平地震作及地震剪力
表8 横向变形验算
层次 层间剪力
(kN) 层间刚度
(kN) 层间位移
(m) 层高

(m) 层间相对弹性转角

7 395.23 354978  111 3.6 1/3243
6 708.47 354978  200 3.6 1/1800
5 976.75 461072  212 3.6 1/1698
4 1198.63 461072  260 3.6 1/1385
3 1368.3 461072  300 3.6 1/1200
2 1485.76 461072  322 3.6 1/1118
1 1559.72 461072  505 5.15 1/901
注:层间弹性相对转角均满足要求<[]=1/450,(若考虑填充墙抗力作用为1/550)。
3.6 水平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分析
 本设计取轴线②上的横向框架为KJ—1代表进行计算,柱端弯矩KJ—1计算,详见表9。地震作用下框架梁端弯矩,梁端剪力及柱轴力计算见表10,结果见图7、图8。
图7  地震作用下框架梁柱弯矩图(单位:kN·m)
图8  地震作用下框架梁端剪力及柱轴力(KN)
层

次 层高

hi(m) 层间
剪力
Vi(kN) 层间
刚度
Di(kN) B轴柱(中柱)
    Dim
(kN) Vim
(kN)  y
(m)
 M上
(kN·m) M下
(kN·m)
7 3.6 385.23 354978 11323 13 4.38 0.45 35.74 25.74
6 3.6 708.47 354978 11323 23 4.38 0.50 41.4 41.4
5 3.6 976.75 461072 15253 32 2.74 0.50 62.97 57.6
4 3.6 1198.63 461072 15253 40 2.74 0.50 75.24 72
3 3.6 1368.3 461072 15253 45 2.74 0.50 83.11 81
2 3.6 1485.76 461072 15253 49 2.74 0.50 89.66 88.2
1 4.55 1559.72 308842 9521 48 3.47 0.55 120.81 120.12
表9 轴线②横向框架KJ-2柱端弯矩计算  

注:表中y=y0+y1+y2,3;   Vim= ViDim/Di;  M下= Vim yihi;  M上= Vim( 1-yi )hi
层

次 层高

hi(m) 层间
剪力
Vi(kN) 层间
刚度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2/6/6

某八层商业写字楼建筑结构设计(二)相关范文
上一篇:城市广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下一篇:苏州某地辅助教学楼设计
点击查看关于 商业 写字楼 建筑 结构设计 的相关范文题目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
电气工程自动化原创范文  电子商务原创文章范文
人力资源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土木工程原创文章范文
工商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药学专业原创范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原创范文  会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计算机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金融学原创文章范文
法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市场营销专业原创范文
信息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原创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英语专业原创范文
教育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行政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热门范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范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硕士文章范文


范文同学网提供文档范文,原创文章范文,网站永久域名www.lunwentongxue.com ,lunwentongxue-范文同学网拼音首字母组合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17304545@qq.com

Copyright@ 2009-2024 范文同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