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浇混凝土空心管楼板的施工  
张 继 明  
[摘要]现浇混凝土空心管楼板构造采用薄壁筒芯,楼板结构是按多道小“Ⅰ”字形梁考虑的。该结构具有刚度大、自重轻、抗震好、用料省的特点,并且可降  
 
低结构高度,增大使用空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空心板特点;施工要点;质量要求  
 
现浇混凝土空心管楼板是近几年应用较多的楼板,它的工作原理是在普通混凝土楼板中,埋入高强复合薄壁芯管,按照一定规则放置一定数量的薄壁芯管,用筒芯来代替部分混凝土,与混凝土浇筑为一体形成的,具有受力性能好、自重轻30%~50%、模板简单的优点,适合在不设吊顶,要求板底平整的无梁大柱网中使用。  
吉林省白山市实验小学就是采用现浇混凝土空心管楼板,教室有标准教室、语音教室、门厅、阶梯教室等组成,空心管的厚度根椐其面积大小,分别采用150mm、200mm、250mm、300mm的筒芯。由于其自重轻,教室不需用横向梁传递荷载,板面平整,不形成梁下暗影,采光好,取得了良好的设计施工效果。  
1  现浇混凝土空心管楼板的特点  
1.1 自重轻、抗裂性能好  
 
    混凝土空心管在楼板形成空腔,其空置率可达20%以上,大量减少混凝土用量及水化热,减轻结构自重并提高了抗裂性能,同时,上下通长双向钢筋网有效地控制了板的温度变形和混凝土干缩开裂。  
 
1.2 良好的建筑使用功能  
 
    现浇混凝土空心管楼板外观平整,没有柱帽,跨度大,空间开阔,不形成梁柱的暗影,采光好。屋面平整,组织排水方便、迅速、有效。  
 
1.3 良好的保温、隔声效果  
 
    现浇混凝土空心管楼板形成的封闭空腔能有效阻隔上下楼层间的声波振动传递,同时,板内封闭空腔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功能,有利于室内温度控制,并可减少屋面保温材料的使用。  
 
1.4 获取最大的楼层净高  
 
    现浇混凝土空心管楼板适合跨度6~15m,板厚按(1/30~1/25)跨度设计,比密肋梁、井字梁等梁板结构体系均大幅度降低梁高,从而降低层高或提高净空高度,取得了较得效果。  
2  施工程序及施工要点  
2.1  施工程序  
 
    搭支模架、支模板→弹肋梁、芯管中心线和管道位置线→绑扎板底钢筋和预留、预埋→绑扎肋中钢筋网片和安装芯管→固定芯管→绑扎板面钢筋和预留、预埋→搭施工便道→隐蔽工程验收→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  
。  
2.2 施工要点  
 
2.2.1 搭支模架、支模板  
 
    由于空心板折算成实心板后,楼板自重较大,必须保证模板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根椐模板施工规范要求进行承载力计算。另外芯管间混凝土肋梁宽仅为50mm,必然要使用细骨料流淌性混凝土,模板拼缝必须严密,缝隙控制在0.5mm,以内,并粘贴胶带。  
 
2.2.2 弹肋梁、芯管中心线和管道位置线  
 
    现浇混凝土空心管楼板结构是按多道小“Ⅰ”字形梁考虑的,多道小“Ⅰ”字形肋梁主筋集中分布在“Ⅰ” 字形肋梁腹板上下部位。预留、预埋管线较多布置在芯管内,特别是穿过楼层的上下水电管道,不得破坏“Ⅰ” 字形肋梁,故施工时必须绘制“Ⅰ” 字形肋梁、芯管和管线布置图。在模板面上弹出肋梁、芯管中心线和上下水电管道位置线。  
 
2.2.3 绑扎底板钢筋和预留、预埋  
 
    根据模板上弹出的肋梁、芯管中心线和空心板截面配筋图上规定位置绑扎板底钢筋,先安装绑扎垂直管长方向板底钢筋,再绑扎管间纵肋板底受力筋(非焊接的梯形钢筋)。  
    板底钢筋绑扎完一部分,即进行预留、预埋,以利缩短工期。安装穿过楼板管道的预埋套管,应在模板上开孔,将套管嵌入孔内以利固定位置。  
 
2.2.4 绑扎肋中钢筋网片和安装芯管  
 
钢筋网片要求点焊成型,以保证质量和减少钢筋工作量。沿布管方向安装管间纵肋中焊接好的梯形钢筋,安装管端横肋中钢筋,先点焊固定钢筋位置,再绑扎成钢筋骨架。为保证芯管安装标高、位置的准确性和板底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一致性,在与芯管或板肋垂直方向设置¢8或¢10通长钢筋,其间距为800mm,位置在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上;在每根芯管底中心线位置上设置2个以上预制混凝土垫块,在钢筋网片间安装成孔管。  
。  
2.2.5 固定芯管  
 
由于现浇混凝土使用的是大流淌性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受振、芯管自重又很小,混凝土一旦向芯管下部填充,就会将芯管连同钢筋网一起顶起来,上浮力很大,而且芯管很容易发生水平移位,使“Ⅰ”字形梁截面发生变化,为保证“Ⅰ”字形梁具有足够的强度,采用以下办法。  
 
 
2.2.5.1 成孔管水平定位方法  
 
1、采用如图所示的∩形筋,靠近成孔管两端部各一根,焊在板底钢筋网上以固定成孔管的水平位置。  
 
2、如图所示,在垂直于成孔管长方向的附加通长钢筋上(或已设置的抗浮筋上),靠近成孔管两端部各一根焊接U形钢筋以固定成孔管的水平位置。  
 
 
 
 
 
 
 
 
 
 
 
 
 
 
 
 
 
2.2.5.2  防止成孔管上浮的措施  
   (1)当成孔管上部混凝土厚度恰好为板受力筋直径(双向)加保护层厚时,可用板的顶面筋作为成孔管的抗浮压筋,如图所示。  
 
 
(2)当成孔管上部混凝土厚度大于板受力筋直径(双向)加保护层厚度时,须另加抗浮压筋即上图 ;或用12#铁线将每根成孔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板底钢  
 
筋上 ,如图所示。    
 
 
 
(3) 对以上两种做法,都应在每个板块内均衡选择板底双向钢筋四个交点,  
 
用 8# 铁线穿过模板与模板塄固定。  
 
2.2.6 绑扎板顶面钢筋和预留、预埋  
 
    芯管安装完后,绑扎板顶面负弯矩钢筋和分布筋,管线预埋随后进行。  
 
2.2.7 搭设施工便道  
 
    采用定型马登搭设便道,供施工人员行走,同时作为混凝土输送管的支架。严禁人员直接踩踏钢筋及芯管。  
 
2.2.8 荫蔽工程验收  
 
(1)对照模板计算书检查支模架立杆、横杆间距和断面;  
(2)对照“Ⅰ”字形肋梁和管线布置图检查预留、预埋是否正确;  
(3)对照肋梁、芯管中心线和空心板截面配筋图,检查钢筋数量、截面和位置;  
(4)芯管固定必须牢固。  
 
2.2.9 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宜优先选用商品混凝土,不宜使用干硬性混凝土,粗骨料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20mm,混凝土坍落度为180~200mm,浇筑前发现破损的管必须用胶带封闭包好。并浇水湿润空心管,防止混凝土收缩。混凝土浇筑中,应控制振动力,不得损坏芯管,浇筑混凝土先用¢30小棒头,顺“Ⅰ”字形肋梁逐根振捣,振动棒与混凝土表面成40°~45°角斜插肋中快进慢出振捣,严禁用力碰撞成孔管壁,为防止漏振,每次移动两个插点的间距不宜大于450mm,一般每点振捣时间为20~30s,以混凝土不下沉、气泡不上升、表面泛浆为准,不漏振亦不得在一处振动时间过长。现浇混凝土浇筑完毕应适时用木抹子磨压表面,并搓毛两遍,以防止收缩裂缝。  
 
 
2.2.10 混凝土养护、拆模  
 
    混凝土宜采用麻带覆盖,淋水养护,养护14d。混凝土达到100%设计强度标准值才能拆模。  
3  芯管安装质量要求  
对芯管安装质量的要求有:(1)管材有出厂合格证,型号规格符合要求(2);管材局部破损修补完毕;(3)抗浮锚固位置正确,锚固点牢固可靠,并无遗漏;(4)目测同列管中心线一致。空心管安装排放要整齐有序,保证间距准确,垂直方向偏差不大于20mm,水平方向上下管偏差不大于15mm。  
 
参考文献:    常国明      混凝土空心楼盖薄壁管施工及抗浮控制      《 建筑工人》      200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