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范文同学网


自动化 模具 机械 电子 通信 动画 英语范文 工程管理 金融范文 旅游管理 工业工程 生物工程 给排水范文 西门子PLC 历史学 三菱PLC
单片机 财务 会计 法律 行政 物理 物流范文 电子商务 制药工程 包装工程 土木工程 材料科学 汉语言范文 欧姆龙PLC 电压表 松下PLC
计算机 化工 数电 工商 食品 德语 国贸范文 人力资源 教育管理 交通工程 市场营销 印刷工程 机电一体化 数控范文 变电站 文化产业

  • 网站首页|
  • 文档范文|
  • 人工降重|
  • 职称文章发表|
  • 合作期刊|
  • 范文下载|
  • 计算机范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范文|
  • 原创范文|
  • 开题报告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范文同学网 -> 免费范文 -> 教育范文 -> 在习作教学中引进“绿色评价”
·电气自动化原创文章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国际经济贸易原创文章范文 ·药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英语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金融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广播电视编导原创文章范文 ·电子商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法律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工商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汉语言文学原创文章范文
·人力资源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摄影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心理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教育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市场营销原创文章范文 ·计算机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物流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小学教育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行政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土木工程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财务会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原创范文
·新闻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眼视光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播音与主持原创文章范文 ·广告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表演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动画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视觉传达设计原创文章范文 ·数控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录音艺术原创文章范文 ·光机电应用技术原创范文 ·机电一体化原创文章范文 ·印刷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动漫设计与制作原创范文 ·软件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书法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应用电子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原创范文 ·机械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酒店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旅游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体育教育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通信工程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护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原创文档范文点击进入 → 教育管理专业原创文档范文   现成文档范文点击进入 → 教育管理专业文档范文

在习作教学中引进“绿色评价”

本文ID:LW12327 ¥
绿色是注重环保,着眼发展的代名词,在习作教学中引进“绿色评价”,就是着眼学生的发展,激励他们释放出自己的生命和智慧能量,通过评价促进学生习作水平提高。“绿色评价”具有激励性、发展性、灵活性等特征。实施评价时,主要用由衷的赞赏去打开学生倾吐的阀门,用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同时,大胆放“权”,采用科学合理、利于学生发展的“绿色手段”,让学生成为习作评价的主人。 关键词:发展性 绿色语言 绿色手段

摘要

绿色是注重环保,着眼发展的代名词,在习作教学中引进“绿色评价”,就是着眼学生的发展,激励他们释放出自己的生命和智慧能量,通过评价促进学生习作水平提高。“绿色评价”具有激励性、发展性、灵活性等特征。实施评价时,主要用由衷的赞赏去打开学生倾吐的阀门,用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同时,大胆放“权”,采用科学合理、利于学生发展的“绿色手段”,让学生成为习作评价的主人。
 
 关键词:发展性  绿色语言  绿色手段
 
 
 
 前    言
 
传统的习作评价过分地强调甄别和选拔功能,采用统一的应试作文标准来衡量学生的习作,教师眼中往往只看到学生习作本身的优劣,而不去考虑学生在习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常常以一个简单的分数或等第,几句“语句通顺有条理”,“错别字太多”,“描写不具体”等机械乏味的评语来完成评价任务。殊不知,正是这样的评价扼杀了学生的写作情感,浇灭了学生思维创新的火花。《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关于写作的评价建议)指出:“写作评价要根据各学段的目标、综合考察学生习作水平的发展状况,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如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是否表达了真情实感,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以鼓励。”因此,我们对学生习作要从发展性的高度来评价,注重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树立学生写作信心,关注学生的写作情感,着眼学生个性发展。


一、“绿色评价”理念的引进
 (一)“绿色评价”的界定
绿色乃生命的象征,新时期的绿色又被赋予环保、发展的新内涵,因而绿色又成为注重环保,着眼发展的代名词。我们的习作教学引进“绿色评价”,并非追求时髦,倒恰恰是一种新教育的理念。笔者认为,“绿色评价”就是指着眼学生已有水平,着眼学生的发展,注重学生自信心的增强和自主性的发挥,激励他们释放出自己的生命和智慧能量,通过评价促进学生习作能力和水平进步的理念。
 我们的习作教学总是用成人化的标准和套路去进行评价,造成学生对习作产生一种畏惧心理,被动地为习作而习作,难以形成写作的兴奋状态,抑制了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创造性。更有甚者,为了眼前利益,要求学生去套去仿甚至去死背那些所谓的范文,这样揠苗助长的手段,不关注学生的发展,不关心学生的心态,压制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程所赋予教学评价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发展性,即教学评价要改变“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要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过去与现在,更要注重学生的将来与发展。因此,我们要摒弃过去那些制约性的评价标准和手段,引进绿色思维,使学生的习作水平能够长足发展,后劲十足,最终能够“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二)“绿色评价”的认识
 “绿色”的激励性语言是对学生习作的某一特定过程或特定结果,以正确鼓励话语来评价学生,评价对象可以是学生个体,也可以是学生群体。这种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家长,可以是其他同学,也可以是学生自己。这种评价的表现方式,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可以当面直接表达,也可以间接写信、写批语或发电子邮件。这种评价可以在习作指导、评讲课上,可以在学生成长日记本上,也可以在学生习作簿上。“绿色评价”有如下三个特征:
 1.评价的激励性。这种评价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保护和激发学生学习写作的动力(如主动性、积极性、热情度等等),语气不管是判断还是描述,必须采用肯定式,即使是问题、缺点都要转换成肯定的表达方式。在这种激励性评价中,不能使用有伤学生自尊心和积极性的措词和语气。这样,“绿色”的激励性语言就成了习作评价中最能体现学生(或学生之间)进行人文关怀的评价技术。
 2.评价的发展性。“要充分认识评价也是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发展,而不是制造等级,是培养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一种教育方式。”评价关注学生写作的过程、所持的态度、表达的情感以及创新的意识等等。最好给予学生一个“级别”,充分肯定、鼓励、激发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苹果”的自信和兴趣,体现出习作评价的人文关怀。
 3.评价的灵活性。激励性的“绿色评价”因评价时机的不确定性,评价对象的多样性而具有灵活性。同时在课堂随时生成的环境中即时运用,也可在学生形成文字的成长日子或习作本上运用,都反映出这种评价的灵活性。
 
二、绿色评价的运用
 (一)“绿色语言”的运用
 有这样一个著名的课例:
 美国某小学教师指导描写蚯蚓,他拿出一盆活蚯蚓分发给学生,蚯蚓满教室爬,于是学生满教室抓蚯蚓,然后教师让学生观察并组织讨论。
 学生A说:“我看见蚯蚓没有脚,可是能爬。”
 老师说:“好。”
 学生B说:“那不是爬,是蠕动。”
 老师说:“你说得更好。”
 学生C说:“我发现蚯蚓身上是一环一环的。”
 老师说:“你观察得很细致!”
 学生D说:“我尝了尝,蚯蚓是咸的。”
 老师说:“我不如你,你很勇敢。”
 学生E说:“我拴一根线,把蚯蚓吞了下去,又拉了上来,它还活着,说明它生命力很顽强。”老师站了起来,严肃地说:“你真了不起,我应该向你学习,勇于为科学献身。”
 …………
 从上面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对学生是积极地鼓励和由衷地赞赏,也正是老师的不断激励,学生对蚯蚓的兴趣才越来越浓,体验才越来越深;学生情绪越来越热烈,情感也越来越深厚。这样富于激励性的、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 “绿色语言”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功,哪怕是微小的进步,都能使他们享受一种成功后的愉悦与自豪,从而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前进动力。
 1.运用在课堂评价上,用由衷的赞赏去打开学生倾吐的阀门。曾听过这样一节习作指导课,教者为了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动脑想象、具体描写,在课堂上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他掏出一枚硬币扔在地上,让学生观察说一句话。
 一个学生说:“它掉在地上‘当当当’地在地上画了个美丽的弧线,倒下了!”老师听了点点头说:“好,有声音,还有美丽的弧线!”
 一个学生说:“它先在地上跳了两下,然后画了个美丽的弧线,倒下了!”老师说:“你观察真仔细,老师都没注意它还‘跳了两下’!”
 一个同学立即站起来反对:“老师,那不是‘跳’,是‘蹦’!”老师一听,笑着说:“‘蹦’字用得更好,像个调皮的小孩,是不是?”然后把目光转向靠近硬币的那个学生,示意他说说。那个学生红着脸,站了起来:“它……它就躺在我的脚边。”老师一听,随即竖起大拇指:“你真肯动脑筋,这个‘躺’字把硬币赋予人的情感了,你能把整个过程连起来说一说吗?”……
 这里,教者由于赏识而给予学生真诚的赞扬,是出自内心真诚的赞扬,没有丝毫的娇揉造作,学生由于得到老师的赏识而兴趣大增,倾吐的欲望也越来越强烈。尤其难能可贵的是对“躺在我的脚边”的那个学生的评价,有些教师可能只会应付式地让其坐下,甚至还觉得不具体而予以否定。可这位老师及时发掘出“躺”字这一闪光点给予表扬,并鼓励他继续说下去。实践证明这位老师的评价有了效果,这位学生结果生动具体地将这段话表达了出来,而且又加上了“晃悠了两下,不情愿的躺在我的脚边”。试想,如果不是教者用充满深情的语言去满足学生情感的需求,去激发他倾吐的热情,又怎能打开他表达的阀门呢?
 2.运用在习作评阅上,用激励性的语言让学生享受成功的乐趣。首先以一双慧眼去发现学生习作中的成功之处。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心理上普遍存在一种“交往内驱力”,是指他们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主要是想实现老师、家长的一种期待,并希望得到他们的赞扬。在习作中则表现为期望得到一个好的等次,一两句老师好的评价。作为老师,不应吝啬分数和赞赏之辞,应满足学生这种需求,把握这种交往内驱力。要独具慧眼,善于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哪怕是用得好的一个词语,一个比喻,都要给予真诚的褒扬。常用方法是用红笔圈出并附上简短的眉批。如“你能学以致用,真棒!”“这个比喻很有创意!”“这句歇后语用在这里真恰当!”等等。在等次上我们完全可以打出100分的分数,或给予两颗星、三颗星,甚至更多的五角星。即使是一名素质补偿生,我们也要用心发掘其中的闪光点,给予适当的表扬和高于习作本身的等次,使他们增强写好习作的信心。
 其次以一位良师益友的身份给予顺应性的短评。学生期待赞赏,并不等于教师只是一味的表扬,甚至是言不由衷的表扬,这样只能使学生产生一种虚荣的心理,而起不到应有的激励作用。有人评价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价应是“不愠不火的”、“极有分寸的”又是“顺其自然的”,应针对学生习作中表现出来的优点和不足而给予与之相称的短评。要注重激励性,同时不忘针对性;要既让学生体会老师作为益友的无限期待和赞赏,又要让学生体会老师作为良师的准确的“诊断”与“治疗”,从而在不丧害他们写作兴趣的前提下,信服地接受老师的点拨。
 在评价学生的日记时,教师更要以一个知识、生活经验等方面稍强于学生的朋友身份进行“绿色评价”。笔者遇到过这样一位学生,曾因为在低年级“拿”过同学的一个多功能卷笔刀,虽至今未再重犯过,却难以抹去同学对他的看法,以至于每每班上少了东西,他便成为第一“犯罪嫌疑人”。一次,他在日记中倾吐了他的心声:“老师,自从那次以后,我再也没拿过别人东西,因为我已知道那是可耻的行为。可不知道怎么的,总觉得大家以一种另样的眼光看着我,好像少了什么都是我拿的。老师,我怕,我多怕大家再叫我‘小偷’啊!……”看到这里,笔者感到将要给的评语是多么神圣与重要:“抬起你的头,用自信的目光与他们对视,证明你的问心无愧。”觉得还不够,又添上“老师相信你永远也不会犯同样的错!”第二天,果然看见了那位孩子挂着灿烂的笑容,融入到做游戏的小伙伴们中去了。这便是使用“绿色语言”的魅力。
 (二)“绿色手段”的运用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强调教师对于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习作评价是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的学习活动,所以习作评价也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乃至学生和家长,教师和家长多方参与的学习过程。这样,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转向主动参与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而激发内在的动力,同时自评与互评结合,利于相互沟通,增进理解,形成积极、友好、平等、民主的评价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极符新理念所倡导的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一定的发展,主体愿望也进一步加强。我们应充分尊重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之地位,大胆放“权”,采用科学合理、利于学生发展的“绿色手段”,让他们成为习作评价的主人。
 1.创设评价的氛围,让学生敢评。小学生写作,常常不太愿意认真读,仔细改,但由于好奇心驱使,却喜欢看别人怎么写,喜欢挑剔同学习作的毛病。教师如能利用这一心理因素,创设良好的评议氛围,让学生敢于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必能产生良好的效果,在一次四年级习作讲评课上,教者利用投影出示了一名同学习作的片断:“晚饭后,我和爷爷拿着蒲扇,穿着拖鞋出去纳凉。凉风习习,真是惬意!突然一道闪电划破天空,不好,要下雨了,我和爷爷飞也似的跑回家,豆大的雨点便落了下来。”我先让大家自由读读想想,再安排各个“专家小组”(学习小组)进行“会诊”,然后交流。一小组发言人说:“我们小组认为这段描写很生动,写出了夏季雷雨的快速的特点。”另一小组发言人说:“我们也认为写得很具体,不过穿着拖鞋‘飞也似的跑回家’好像不怎么真实!”我听后立即对这一小组同学的评价进行肯定,并用上“真细心”加以表扬。这时,又一同学受到鼓舞而高高举起右手:“老师,还有,晚上外面下的豆大的雨点也不容易看见!”我笑着启发:“那雨怎么形容?”他想了想,说:“可改成听到‘噼噼叭叭地下起来’!”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在这样的评价中,教师充当了一名激励者、被感染者的角色,适当的肯定、赞扬、鼓励创设一个和谐宽松的氛围,打消了学生评价的顾虑,激起了学生参与评价的信心与勇气。从而使他们的想象、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全面展开!
 2.提供评价机会,让学生乐评。对于同一内容的评价,应尽可能多地让更多学生参与评价。也同样允许一个同学多次评价,更要让他们无所顾忌地评。可自我评价,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全班互评,也可以自由组对互评。开放时空,尽可能多地给予评价的机会,让他们在评价中发现自我,提高自我。在实际教学中,还可提供以下评价:①上网点击“我来评议”。指导学生打开网页,找到合适的习作,要求他们认真读懂别人的习作,再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各人意见,然后点击“我来评议”,发表自己的看法。这其间学生兴趣盎然,乐此不疲。②举办小型“文学沙龙”。将一段时间内,你的得意之作在沙龙上朗读,倾听同学意见,再有针对性地进行修改。每次小组主办,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③开辟“好日记交流台”。开辟了一块以金光闪闪的五星圈成的领地,供每天的好日记登台亮相,接受评价。也交由每小组轮流主持,并在课间主动接受大家的评价。
 3.点拨评价方法,让学生会评。小学生限于知识能力心理诸方面的力不从心,实施评价的能力尚未成熟,这就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导评的作用,帮助学生矫正评价方向,点拨评价方法,启迪思维,化解矛盾,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让学生真正掌握评价的本领。比如要学生学会赞赏,但同时又要适度的表扬,不要言过其实;要掌握评价的分寸,尤其是发现别人习作中的毛病,要本着帮助同学共同提高的目的,学会使用商榷的语气。如“我想这样改为……可不可以?”“能不能换个词语?”等等。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启发学生学用“比较评价”。即:教师从学生习作中选两篇或两段文字让学生读、思、评。如:有一次,我给四年级的同学出了一个习作题,“         我想对你说”。有两位同学都是写感动自己的事。一个同学写的是妈妈的故事,他说——有一次,我和妈妈在街上散步,天突然下起了瓢泼大雨,妈妈赶紧脱下外衣,披在我身上。我问妈妈冷不冷,妈妈说自己不冷。其实妈妈已经被雨打得直发抖了。另一个同学写的是老师的故事。他说——记得上一年级时的一天下午,杨老师您要求全班同学把学好了的一首古诗背了再回家。我一听急坏了,心想:我连话都讲不清楚,还背古诗?看见同学们一个一个拉着家长的手回家了,我根本没有心情去读书,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叭哒、叭哒”的往下掉,很快教室里只剩下孤零零的我一个人了。这时候,杨老师您走过来,俯下身子对我说:“怎么了,是不是不会背呀?”“是……是的”,我哽咽着回答道。于是,您便手把手地教起了我。您先领我初读,然后讲解,再引导我一遍一遍地熟读,最后,我流利地背了出来。现在我已上四年级了,我知道您现在教一(7)班,每当上体育活动课时,我总喜欢趴在一(7)班的窗台上,看看您熟悉的背影,听听您亲切的声音,心里享受着无比的温暖。
 我是这样启发学生去比较的:读第一篇习作,说说它的优点,再读读第二篇习作,说说哪一篇更使你感动,哪些地方特别让你感动?你为什么会这样被感动了?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得出第二篇习作在心理描写、人物语言描写、人物动作描写等方面都比第一篇习作细腻、具体。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会评价绝非一日之功,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大胆放手,勇于实践,才能让学生学会评价的本领。
 
三、“绿色评价”的展望
    新课程理念要求,习作评价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学生,审视学生的作品,要蹲下身子怀揣童心童趣去体味学生和学生的作品,用激励的情趣去鼓舞学生创作的自信,挖掘并释放他们生活的积累和内在的潜力。笔者认为“绿色评价”的提出十分切合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评价意义。
 “绿色评价”,顾名思义,评价的语言、方法、手段等所有的内容和形式都是无污染、环保型的,她有力地抨击了过去那种标准化、程式化;压抑式、封闭式;单一性、机械性的形式评价。旧式评价严重地制约学生开放的语言,压抑了学生创作的思维,污染了学生写作的美丽花园。“绿色评价”,为学生的创新思维、语言情感搭建了绿色舞台,打开了想象习作的绿色时空,放飞了一对对绿色甚至色彩斑斓的翅膀。
 “绿色评价”,走进教师,似柳暗花明;走进课堂,似久旱逢雨;走进学生,似闸门大开。绿色评价,给我们习作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激励了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显示出她的蓬勃的生机活力。
 愿习作教学的朋友们在实施习作评价时,心中装着学生,时刻把学生的发展置于至高地位,那就让“绿色评价”走进我们习作教学的神圣殿堂吧!
 
 
 参考文献:
 
 [1]彭剑飞等,《小学语文心育艺术》,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5月第1版。
 [2]钟启泉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XX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版。
 [4]熊生贵 《语文教学实施指南》,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


在习作教学中引进“绿色评价”相关范文
上一篇:大我 小我 无我 谈新课程背景下教.. 下一篇:课程采用与课程实施——校本课程..
点击查看关于 习作 教学 引进 绿色 评价 的相关范文题目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
电气工程自动化原创范文  电子商务原创文章范文
人力资源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土木工程原创文章范文
工商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药学专业原创范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原创范文  会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计算机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金融学原创文章范文
法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市场营销专业原创范文
信息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原创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英语专业原创范文
教育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行政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热门范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范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硕士文章范文


范文同学网提供文档范文,原创文章范文,网站永久域名www.lunwentongxue.com ,lunwentongxue-范文同学网拼音首字母组合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17304545@qq.com

Copyright@ 2009-2024 范文同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