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问题
问题一、1.在我国,为什么需要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组织机构体系?
2.什么是法人治理结构?
3.农村信用社信贷风险与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怎样?
答:
1、答:我国国土面积大,人口众多,地区差异大,是中国现今的国情,我国有13亿人口,9亿农民,农村地区占据国土的大部份面积,在农村地区,农业发展极不平衡,农民的收入差异大,这种发展不平衡决定了中国的农村经济的多样性,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资金需求日趋多样化。首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金融服务需求已由满足农户生活需要向满足经营性资金需要转变;其次,目前农村经济正实现战略型结构调整,农村资金需求已不再局限于一般的农户,农村的种养大户、各种个体工商户、乡镇企业等各行各业也都十分需要资金的支持;再次,农村城镇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农村住房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农村智力教育和培训、医疗保健等事业项目,也都需要有多种资金来源的支持。资金需求量不断增大。随着农村经济产业不断升级,结构不断调整以及农村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目前农业生产正从原有的简单再生产转向扩大再生产,并由发展劳动密集型向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项目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也由传统的粗放型逐步转向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这些都对资金产生越来越大的需求,所以农村资金需求的新特点决定在我国需要建立多种形式的农村金融组织机构体系。
2、答:明晰产权关系,强化约束和自我发展机制,真正形成“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良性运行机制,落实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层,建章立制,加强监管,完善内控制度,逐步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制衡,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经营机制,法人治理是所有者在不放弃控制权的前提下放弃经营权,委托经营者代理经营而建立的激励、约束、监督机制。借以处理股东(权利人)、理事会(决策层)、经营者(执行层)之间的控制关系。
3、答:我国农村信用社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贷资产质量低下,拖欠率和风险贷款率高,蕴藏较大的金融风险。形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产权主体虚置。农村信用社产权含混不清的状况导致法人治理中权利义务责任的严重失衡,引发了一系列侵害信用社利益的行为。二是业务素质偏低。相对于其他银行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员工的文化程度、专业技术水平、业务能力差,且观念保守、知识老化。三是内部管理混乱,规章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贷款审批、运作制度不严、随意性大,财会制度不严密,财务管理不同程度地存在漏洞。应通过对其权力约束和激励机制,加强内部风险防范和外部监管,以及选人用人机制等予以改革。要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推行绩效工资制,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健全人才竞争机制。要建立健全和切实贯彻一整套内部控制管理办法,切实落实停止占用信贷资金及贯彻节约费用的规定。切实实行查案追责的有关规定和新老不良贷款划开、分账管理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