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问题
问题1、银行资产的主要构成和基本特征有哪些?
答:1.现金资产
2.信贷资产
3.证券资产
基本特征:流动性管理“权、责、利”不统一,流动性状况持续紧张,原创性产品创新性不足,功能相对单一,总行级部门偏多,部门间协调成本较高。
问题2、银行资产存在哪些风险?如何加强风险管理?
答:
风险:
1、账户管理风险
账户管理风险是指由于主客观因素影响,放松对客户开户条件的审查和账户活动情况的监督从而导致的风险。这里所说的客户既包括公司客户,也包括私人客户。该风险的主要表现为:一是不按银行账户管理有关规定开立和使用账户,开户手续不全或资金性质与账户类别不符;二是不按规定与开户单位定期办理对账,使存在的问题长期难以发现;三是对长期不动户清理不及时。
2、章、证、押(压)的管理风险
章、证、押管理的风险主要是会计部门章、证、押(压)保管不善,未严格执行分工制约、交接登记等制度规定的手续,为内部人员所利用,办理非法的结算业务等引发的风险。其主要表现为:章、证、押(压)未进行有效的三分管,办理结算业务一手清;岗位责任制不落实;会计业务用公章与重要空白凭证、汇票专用章、压数机、密押器、汇票凭证保管、使用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使用交接及相关检查登记制度未有效执行等。危害主要表现为内部作案和内外勾结,监守自盗,一旦作案得逞往往形成较大的资金损失,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
3、银行承兑汇票承兑、贴现的风险
银行承兑汇票是商业银行发案率较高、风险危害较为突出的一种结算品种。其风险的主要表现:一是银行对承兑申请人资信审查不力,为不具备承兑条件的单位承兑,出现申请人到期无法全额偿付银行资金;二是银行对申请人商品交易的真实性审查不严,申请人利用虚假合同骗取银行信用;三是越权承兑、化整为零,逃避上级行监督管理,或不按规定的企业资信等级收取保证金,银行承担垫款风险;四是由于内控机制不健全,导致内外勾结,内部人员作假骗开银行承兑汇票,这类风险给银行造成的危害较大:五是贴现环节票据审查不严格,不按照规定的流程操作进行查询和查复,以及对假身份证件缺乏足够的防伪手段,导致犯罪分子诈骗成功形成银行资金损失。在实际工作中,银行承兑、贴现风险是风险较大、防范较难、损失较重的风险。
对策:
1、牢固树立稳健经营的指导思想,正确处理安全和效益的关系。安全原则是商业银行经营的首要原则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活动中。一定要夯实制度基础,牢固树立安全效益、稳健经营的指导思想。
2、加强制度基础建设,完善会计内控制度。商业银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主要是用来规范操作、防范风险的,如果制度本身存在漏洞,或者已经滞后于业务的发展,那就会给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商业银行应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各自实际组织情况对现有的业务制度进行清理,在全面综合考虑各项业务特点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标准的、操作性强的柜员岗位责任制和业务操作流程。
3、加强技术防范成本投入,切实防范业务风险
目前,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段越来越高明,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如通过扫描等高科技手段伪造印鉴、通过网络虚开账户等等,对这些案件,业务人员通过目测验印、电报查询等老办法去防范已毫无效果。因此,商业银行要充分依托银行业务电子化建设,增加对票币、证件的高级别鉴伪设备,运用支付密码系统、开发往来业务的自动勾对系统等,提高银行防范风险的科技含量。
问题3、银行内部控制通常包含哪些要素?
答:
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是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一般包括机构设置与权责分配、治理结构、内部审计、企业文化、人力资源政策等。
2.风险评估。风险评估是企业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营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
3.控制活动。控制活动是企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用相应的控制措施,将风险控制在可承受度之内。
4.信息与沟通。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确保信息在企业内部和外部进行有效沟通,信息沟通能够保证企业及时准确地收集和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
5.内部监督。内部控制系统需要被监督,内部监督是企业对内部控制建立实施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现内部控制缺陷,并及时加以改进,确保企业内部控制能持续有效的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