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辩问题
资产的作用主要体现哪些方面?
答: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可以提供企业资产总额及其分布信息;
(2)可以提供进行财务分析的有关数据资料;
(3)能够直接或间接地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4)它为企业所拥有,即使不为企业拥有,也是企业所控制;
(5)它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2、《巴塞尔协议》将利率和汇率风险概括为什么风险?为什么?
答:利率风险是指市场利率变动的不确定性给商业银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巴塞尔委员会在1997年发布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中将利率风险定义为:利率变化使商业银行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与预期成本发生背离,使其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或实际成本高于预期成本,从而使商业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指原本投资于固定利率的金融工具,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可能导致其价格下跌的风险。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将利率风险分为重新定价风险、基差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和选择权风险四类。 汇率风险是指汇率波幅所造成的风险。汇率波幅会影响海外贸易和投资盈亏、亦有不少人视汇率的波幅为投机获利的机会。各国的中央银行均负债控制汇率的波幅、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根据在Shapiro所著的Multinational Financial Management(2006)中对于汇率风险有更明确的划分,分为三种基本的风险:换算风险(Translation Exposure)又称做会计风险(Accounting Exposure),而将经济上的外汇风险再分为营运风险(Operation Exposure)和交易风险(Transaction Exposure)。
范文指出控制、管理银行的风险就要在根本上解决以人的问题为核心的产权制度问题?试解释此话是何含义?并说明控制、管理银行的风险为什么要涉及产权制度问题?
答:银行业作为经营货币的企业与生俱来就规定了其风险的本质,与其说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企业,更不如说是为了获得利润而经营风险的组织。所以风险和利润对银行来讲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同为一体,过分强调哪一方都会给银行的发展带来阻碍,只有充分掌握风险在银行经营中的特点,将风险经营、管理与防范结合起来,在硬币的两面之间寻找有效的平衡,才能收到利润增长与风险防范的最佳效果,才可以在风险与利润的动态错位中谋求长远的发展。
一、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特点
(一)经营风险具有全方位、全时段、全过程的特性
经营风险存在于商业银行的各种经营项目和各个业务环节中,同客户打交道有信用风险,在市场上运作有价格风险、汇率风险,即使不同客户打交道、不同资金打交道,只做内务工作,还有操作风险,用人还有道德风险.所以,银行的风险是全方位的、全时段、全过程的,不可能将风险拒之门外。银行所能做的只是将风险管理起来,去识别风险、去判断风险、去分散风险、为风险背后的利润提供相应的保障。
(二)经营风险具有难确定、多角度、多变换的特征
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产生的根源多来自人为因素,人的行为得不到有效地控制,导致经营风险的难确定性,包括从银行内部的经营者、员工到银行外部的客户、市场的消费者,他们的行为都或多或少地影响银行经营的方向,给银行带来多变的风险。迫于竞争的压力,银行本身的经营也在不断地创新,多范围的改革与创新自然引起多角度、多变换的经营风险。此外,外部环境的转变、企业的多变、市场的竞争压力迫使银行进行不断改变,不断完善,但在转变的过程中,经营风险控制与成熟体制下的风险控制相比其本身就在不断的变化,因而所带来的风险更是难以界定。
(三)经营风险具有来的急、难控制、危害大的特点
商业银行经营中的许多风险因素事先往往不易把握,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严重的危害,令银行措手不及。对于银行来讲风险本身就有较好的潜伏基础,它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将其本身进行伪装,让监管者很难对其进行充分的估计和控制,但一旦风险累积到可控范围之外的时候,它的危害性就显露无疑,造成很大的损失,并伴有一定的连锁反应。如由于储户的提款需求具有随机性,难于事先预测,特别是自有资金较少、吸纳存款数额和储户多的银行,一旦出现挤兑就会使银行难以应付,并带来连锁的挤兑风潮等等。
由于上述特点,商业银行在应对经营风险的过程中,要以时间的眼光来注视风险,以系统、动态、超前的思维来看待风险,最后,以灵活、有效、明确的方法来管理、防范风险。
二、现阶段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主要形式
(一)信贷集中
商业银行的竞争意识在入世后压力过重的环境中,显得过于明显,银行竞争的焦点都集中在那么几家、几十家优质客户上,忘记了银行业最忌讳的问题--资产的单一和集中。出现所谓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的现象,实质很多民营企业、中小企业依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银行错位经营的思路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和发挥。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更大程度上是银行妄自菲薄的一种心理障碍。结果在单个银行本身来看似乎出于理智的举措,转变为银行业的整体经营风险。就好似所有的银行都将各自的鸡蛋同时放到一个篮子里,篮子受宠若惊,一步没走好,鸡蛋一个都没有剩下,产生的后果最终还是银行自身来承担。
(二)循环贴现
循环贴现是指存入保证金、开出银行承兑汇票、银票贴现、再贴现而形成的一笔信用无限放大的循环。比如,一家企业在一家银行贷款1000万,然后转存为存款,并作为保证金,如果开立承兑汇票的保证金是50%,那该企业就可以获得2000万的承兑汇票,然后拿承兑汇票到另一家银行贴现2000万,然后再存,再开汇票,再贴现。如此往复下去,很少的钱却支持了很大的一笔资金运动,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了问题,由1000万的信用累积起来的1亿、几亿甚至更多的泡沫就会全面破碎,给银行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损失。
(三)虚增存款
存款是贷款的基础,而贷款又是现今我国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存款上不去,贷款就没有了根本的保障。银行为了扩大规模,就采取了虚增存款的方法,最后导致真实的存款没有增加,而在虚假存款基础上的真实贷款却放出去了,存贷比率失调,虚假存款引起真实贷款倒逼银行,造成银行风险不断累积。
(四)关联贷款
关联贷款涉及的面比较广,涉及到企业集团、法人代表、跨国公司、个人关系。无论是企业集团内部各方的关联,还是多个企业一个法人的关联,还是跨国公司的变相骗贷,以及个人与银行经营者之间的幕后交易,其最终的目的只有一个损害银行利益,肥了自己的腰包。这些都是银行经营的漏洞,是银行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所在。
(五)抵押高估
抵押高估是一种虚假欺诈行为,会产生两方面的反应。一是这种高估的行为银行知道,但由于各种不可明信的原因,谁都不说破,听之任之;另一种是银行不知道,被骗了,等到发现问题的时候怎么都收不回来放出贷款的原值,更谈不上利息了。无论是哪种反应,结果是银行吃亏,风险不断累积,现阶段的巨额不良资产就可看出问题的一二。
资本风险
答:资本风险是指由于银行的资本数量不足及其结构不合理,使银行资本不能发挥资产损失最终弥补能力与债务最终清偿能力,从而影响银行正常营运并危及银行生存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