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州国有银行正向股份制商
业银行转化。在转化过程中,由于风险贷款增加,严重阻碍银行
自身和地方经济建设的发展。针对风险贷款带来的危害性,进行
分析、研究、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策,从而使我州商
业银行走出困境,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建设。论文从以下几方面
写作:
一、风险贷款形成后对我州国有商业银行造成的危害和制约
1、经营效益下降,亏损增加,影响了银行的正常经营
2、难于地方经济建设所需的信贷资金
二、我州国有商业银行形成的风险贷款成因分析
1、历史因素
2、银行因素
3、企业因素
三、对风险贷款转化的对策
提出风险贷款转化的七条基本措施、方法。
四、结论
银行必须实行贷款风险管理,转化风险贷款,适应今天金融
体制改革的要求,支持我州经济建设的发展。
德宏州国有商业银行风险贷款
转化的对策思考
多年来,我国实行的是计划经济,银行都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组成的,结构单一,职能不明确。经营管理直接受国家政府行政部门的指挥命令,银行的许多贷款都是属命令贷款、政策性贷款、行政贷款,使银行原来发放的贷款很大一部份形成了风险贷款,使银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经营落后、底子簿,无支柱产业,国家为了帮助其发展经济,许多政策性贷款,民族地区三照顾贷款等都由本地区银行发放。但本地区的经济起步晚、基础差、经营管理水平低,受地理环境影响大。无法适应今天的市场竞争。大多数企业、商业、公司、商号都连续几年出现了严重亏损,甚至面临倒闭、破产。无法归还银行的贷款和利息,使银行的大部份贷款变成了风险贷款,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经营和生存。而银行正在向商业银行过渡,它必须参与市场竞争,但包袱越来越重,去年德宏州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只有两家商业银行盈利,其他两家商业银行都发生了亏损。银行亏损,贷款质量下降,风险贷款增加,正常贷款就减少,银行贷款周转就慢,新增贷款就减少,这将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如继续下去,就会产生恶性循环,整个地区金融业的衰退,将影响本地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也无法适应今天经济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要求。因此,鉴于目前经济大环境和新形势的影响,作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行(处),应把转化银行风险贷款当做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来做。逐步丢掉身上的包袱,轻装上阵
一、风险贷款形成后对我州商业银行基层行(处)造成的危害和制约
1、经济效益下降,亏损增加,影响了银行的正常经营。德宏州共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即: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去年末存款余额74.4亿元,贷款余额37.5亿元,存贷比例为50.4%,小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存、贷比例规定75%的要求。由于各家银行,多年来受政策和自身因素的影响,许多贷款形成了风险,截止2004年末,不良贷款占比高达25.75%,直接影响到经营,去年整个德宏地区商业银行共实现利润2005万元,其中两家亏损2882万元,亏损最高的达2619万元,个别的行已连续亏损几年。如果没有省行、总行的支持、帮助,也就象地方上有的企业那样倒闭了。由于银行经营效益差,风险贷款增大,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支持就显得力不从心,信贷资金大部份投入了那些亏损企业,贷款到期无法收回,资金无法再周转,再投向经济效益好的企业,更无法支持地方的支柱产业扩大再生产。如此下去将出现恶性循环,地方经济得不到发展。银行经营日益困难,如果继续亏损下去,有的行可能出现破产。因此,风险贷款造成的危害是十分严峻的,它既影响银行的经营,又影响地方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是以盈利为目的的银行,以“三性”原则作为经营原则,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按《巴塞尔协议》规定银行资本与风险资产的比例为8%,存贷比例为75%,贷款必须实行全面的风险管理,商业银行经营的好坏,从存贷比例,风险贷款占比就可以基本看出来。某行的风险贷款占比大,他的信贷资产质量就越差,经营效益就不好,反之,信贷资产质量高,经营效益就好。我州商业银行基层行(处)现在普遍经营效益不好,就是由于风险贷款占比过高,带来的危害和制约。
2、难于满足地方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
我州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类型,非常适应农作物的生长。“十五”期间,我州确立了蔗糖、电能、建材、“18”生物工程、旅游、边贸加工、医药七大支柱产业,需要银行给予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由于大量的银行贷款已形成风险贷款,无法按期收回,这些发展前景可观,能够带来收益和效益,产品有销路的行业亟待开发项目由于信贷资金的制约,将对其发展形成极大的不利影响。从而制约我州整个经济建设的发展。
二、我州国有商业银行形成风险贷款的成因分析
1、历史形成的因素。党的十六大后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加快了步伐,国有商业银向股份制商业改造,已成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必经之路。商业银行就是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求发展的银行,在经营上按“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三性原则经营。管理上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其经营的目的就是要获得最大的利润。而我州属于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原因,金融事业十分落后,发展缓慢。1950年4月德宏解放,随着建立人民政府后,6月全州各县才相继建立了中国人民银行机构。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金融工作为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主要是扩大银行基层机构建设,实行“统收统支”的信贷管理体制,开展放款业务,集中支持工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支持国有商业的发展壮大,扩大商品流通,稳定市场物价,促进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农业、手工业,走合作化道路,代理发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发行新人民币,有力地支持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但到了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由于受“左”错误路线影响,金融部门大破规章制度,形成有章不循,管理松驰,帐目不清的局面。当时信贷工作只强调服务生产,忽视信贷监督,强调充分供应资金,忽视资金使用效益。贷款不管有无计划,不管有无物资保证,盲目支持“大办工业和商业”、“大购大销”银行则“大存大放”,要多少贷多少,造成了严峻的信贷资金失控,风险增大,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使自己背上了包袱。文革时期,十年动乱给党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灾难,金融工作再次受到冲击,深受其害。把行之有效的各项规章制度,信贷管理原则,信贷操作规程视为搞修正主义,“管、卡、压”各项业务以“突出政治”为标准,不按经济规律和银行的规章制度办事,贷款以政治需要为主盲目发放,进一步加快了信贷失控贷款风险的形成。
2、自身形成的因素
近年来虽然纠正了过去那些不符合经济规律和银行规章制度的做法,国家进行了经济体制改革和金融体制改革,但由于受多年经营管理模式的影响,银行适应不了新形势的要求,加之银行业务人员文化知识层次不齐,管理人员对新知识、新观念、新制度、国家金融经济政策掌握不够。在具体工作中,贷款管理未按风险管理,贷款还存在随意性、盲目性,业务人员未按贷款制度,操作规程办理每笔贷款,还有行政贷款、人情贷款现象。在前几年经济过热时期,头脑发热。不加分析、预测,盲目向商业企业注入大量贷款,减少了支柱产业工业贷款,结果经济退热时,首先商业性质的贷款就无法收回,形成新的风险贷款。
3、企业造成的因素
因有企业质量低,效益差,亏损严重是造成风险贷款的直接原因。就德宏州来说,过去的国有企业都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先后成立的,随着国有经济政策的变化,经济体制的改革,现步入市场经济。而企业法人经营管理水平低,无法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无法参与市场竞争。造成了这些国营企业经济效益差,连年发生亏损,有的停产、停业,有的宣布破产。使银行造成了巨大的贷款风险。据统计,全州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按五级贷款清分,截止2004末,不良贷款占比高达25.75%,余额为96,795万元。
三、对风险贷款转化的对策思考
贷款实行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经营的一项基本要求,更是我们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行处必须遵循的。故各基层行处要组织业务人员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经济政策,金融政策和法规,学习国家颁布的《人民银行法》、《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商业银行业务知识操作》等,从而提高业务人员的思想素质和业务技能,在办理业务中,按政策和规章制度办事,杜绝新的贷款风险产生,在日常工作中应采取以下措施和对策。
1、实行政策性业务与经营性业务彻底分离。消除行政干预。理顺银行与财政的关系,规定各自的职责范围,逐步纳入法制化的轨道。政策性业务由政策性银行办理,经营性业务由商业银行办理,商业银行不再承担由于政策而形成的风险。
2、转变现有贷款方式。积极推行以实物抵押品的放款。如价值高、易变现有价一级证券、贵金属、建筑物、土地等。即抵押贷款,取消信用放款方式广泛推行抵押,担保贷款。
3、强化信贷约束机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本地区经济发展趋势为投向,对效益好,有发展前景,适销对路,有出口创汇的企业和商业给予积极支持。严把贷款关,严格按贷款的程序审批,发放每一笔贷款。不准违章违规操作,搞关系、人情、行政命令贷款。尽量避免新贷款发生风险。
4、对已形成的风险贷款要进行风险管理监控。建立风险贷款台帐,对已形成的每一笔风险贷款都要登记、分类排队、专人专项管理。
5、对由于受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影响造成的关闭、倒闭或名存实亡的企业,受自然灾害的企业,要积极主动征求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部门意见,申报核销呆帐损失,对由于经营管理不善,长期亏损,扭亏无望面临倒闭的企业,应及时与政府和其主管部门联系,促使其走兼并、转让、个人承包之路。对有发展潜力,市场前景好,扭亏有望的企业,适当注入启动资金,以贷活贷,放水养鱼,促其发送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扭亏为盈,逐步转化风险贷款。
6、各行要成立处置、清收风险贷款管理部门,积极主动向当地党委、政府部门汇报风险贷款的具体情况。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在当地党委、政府部门的领导和支持下,处置清收各项风险贷款。
7、运用法律手段强行清收。对于主观因素造成银行信贷资金严重损失的企业或个人,应依法收贷,充分发挥法律对商业银行的保驾护航作用,确保银行信贷资金损失,转化风险贷款。
总之,只有对新发放的贷款尽量杜绝造成新的风险贷款,对老的贷款风险逐步转化,这样才能使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商业银行基层行(处)的风险贷款减少。经营效益提高,走出困境,才能达到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要求;才能适应今天金融体制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要求;才能使国有商业银行改制成真正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才能更有力地支持德宏经济的迅速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