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在会计防范经营风险中的作用。
(一)、健全的会计核算系统能够充分揭示银行的经营风险。
(二)、严格的会计监督体系能抑制经营风险
(三)严密的会计内控体系能抵御金融风险。
会计在防范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一)、在会计核算方面:
(二)、在会计监督方面:
(三)、在会计管理方面:
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会计工作,全面防范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
(一)、全面履行会计功能。
(二)、按照稳健性原则深化会计改革。
(三)、加强会计基础建设,纠正会计行为偏差。
内 容 摘 要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保证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前提,为了在银行业务经营有效的贯彻三性原则,从而起到防范金融风险的作用,本文认为必须充分认识到银行会计在防范银行风险中的作用,并通过分析会计在银行防范风险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着手,再通过全面履行会计职能、深化会计改革、加强会计基础建设等方面加以发展,杜绝会计行为的偏差,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标本兼治,加强经营核算,才能实现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
试论商业银行在经营风险中的会计防范
防范和化解经营风险,是保证商业银行稳健经营和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贯彻商业银行“三性”原则的基本要求。会计工作由于其贯穿业务处理始终的独特条件,在防范经营风险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为此,本文就如何运用会计在商业银行业务核算、经营、管理等方面经营风险,谈几点自已粗浅的认识。
银行会计在防范经营风险中的作用。
银行会计通过其职能的发挥,可以对银行资金和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的、系统的记录和计算,可以准确地反映银行资金的取得和形成、分布和占用、使用和周转等情况,因而在防范经营风险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一)健全的会计核算系统能够充分揭示银行的经营风险。金融风险能否得到有效防范,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风险是否被充分揭示。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能够全面反映银行经营状况,反映银行经营过程中不变资产的数额和程度,通过会计提供计算资本风险比率、固定资本比率的各项指标,可防范资产风险;通过会计能够反映资产的流动状况流动比率,可防范支付风险;通过会计能够全面反映经营成果,提供考核银行各项绝对 (利润或亏损)和相对(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成本率、费用率)经营成果的指标数据,可防范盈利性风险。
(二)严格的会计监督体系能抑制经营风险。银行会计
的监督职能就是通过认真执行各项会计制度,对银行取得和使
用资金的合规性进行审查监督,对银行资金取得和使用的合理性加以检查分析。会计监督是国家通过法律赋予会计部门对经济活动的监督职责。会计部门在核算中,对涉及资产、负债、盈亏以及信用行为的各项经济活动,按照国家经济、金融规章和盈利性、流动性和风险性原则进行审慎监督,提出意见和改进措施,抑制金融风险的发生。
(三)严密的会计内控体系能抵御金融风险。 欺诈和违章、违规操作形成的风险是金融风险防范的一个重要内容。严密的会计内控体系能够有效预防欺诈和操作等金融风险的发生。多年来,银行系统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会计内控制度,如印、押、证、机分管制度,重要空白凭证领用登记、使用销号制度,“四双”制度,内外账务定期核对制度,事后监督制度,会计人员离岗离职交接登记制度,审贷分离制度等等。这一系列制度的制定和实施不仅有利于提高会计核算质量,而且也是加强内部控制,防范经营风险的有效手段。
会计在防范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健全的会计核算体系,严密的会计内控制度和严格的会计监督体系,能够有效地防范商业银行经营风险,促进商业银行稳健经营。但是,现行银行会计工作在防范经营风险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在会计核算方面:一是受商业银行长期行使客观反映职能的影响,其会计信息的反映重点放在银行执行信贷计划等客观需要上,而对商业银行内部经营管理所需的微观信息则缺少相关性和针对性。二是受无规则竞争,小集体利益的驱使,现今会计核算信息的“三假”(假帐、假报表、假证)现象日益加剧,使会计核算严重失真,导致银行经营中出现了假存款、假贷款、假利润或亏损等虚假的会计信息。如虚增存款现象,贷款占用形态不及时调整、截留收入、虚列成本、乱摊成本等。三是目前银行的会计核算质量不高,难以满足银行特定的管理要求。比如银行为防范信贷资产风险,就需要及时掌握贷款余额的期限结构、贷款种类、对象结构、贷款质量结构等,但银行会计却很难提供详尽的核算资料。四是呆账准备金的计提比例较低,产生了大量的应收利息带来的风险。执行权责发生制,对促使银行加强信贷管理,及时追索贷款本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就现行执行看,它又导致商业银行盈亏不实,垫交税款,增加银行经营风险。按现行制度规定,借款单位无款付息,其欠交部分作应收利息核算,而这部分应收利息均将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必须缴纳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和所得税,再参加利润分配。而这部分资金银行只有用营运资金垫付,这使“六自”方针经营的商业银行承受巨大的风险。
在会计监督方面:一是银行会计长期代表着国家行使社会经济监督职能,而对银行内部监督空泛无力。二是商业银行会计职责尚未得以强化,会计业务的独立性差,会计机构和人员难以履行监督职责。严密的内部会计监控体系尚未在商业银行得以确立,如农业银行将原有的县一级稽核部门上收一级后,削弱了基层经营行的监督检查能力,而上一级核部门由于人员、时间的影响,在检查监督中不能全面地进行检查监督。三是进行会计监督尚缺少直接遵循的一般准则,进行会计监督所应坚守的规范化原则、授权分责原则、相互制约原则、账务核对原则、安全谨慎原则等尚待商业银行确立和执行。四是进行内部会计监督尚缺乏科学的指标体系和标准,监控内容尚不全面,不仅事中监控不力,而且缺乏防范风险所需要的事前和事后监控。
在会计管理方面:一是会计体制改革不到位,不能满足防范风险的要求。2000年会计体制改革以来,商业银行的会计虽然伴随其自身的商业化变革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迄今为止能够适应商业银行发展的经营管理型会计体制尚未得以确立。作为集团化经营的商业银行,现时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在全行统一法人主体下财会管理体制严重分散,基屋行处核算秩序混乱,使会计部门无论从纵向上,还是横向上均不能发挥会计的反映监督功能和管理功能。二是会计制度不够健全,不便防范风险。商业银行的财会制度,是在其进行商业化变革中,伴随业务开拓和发展,边实践边制订的。就现时的执行看,这些制度仍缺乏统一性和系统性,政出多门,各业务部门(如国际业务、信用卡和房贷三个业务部)都有自己的一套制度。其业务核算制度,如科目设置使用、凭证审核传递、报表编报等规定,远远不能满足商业银行改善经营管理、防范风险 的要求,有的甚至存在漏洞,加剧了经营风险。三是有章不循,监管不力,直接增加了人为作案风险。银行会计基本制度强调:“双复核”、“三分管”、“六相符”,以达到相互制约的目的。但在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有章不循,凭证管理、签章、传递违规处理、违规滥用会计科目、往来账项长期不符、一人临柜办理业务等现象时有发生,导致内部作案大量发生。四是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低,制度观念落后,法律意识淡薄,也是增加经营风险的主要因素之一。商业银行在急速商业化变革的过程中,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实行外延式急速扩涨政策,使会计人员整体素质跟不上业务发展的要求,会计队伍存在着人员少、新手多、队伍不稳定等问题,真正精通商业银行会计的专门人才严重不足,在经营决策的管理层也严重缺乏懂会计的“行家”。
进一步改进和加强会计工作,全面防范商业
银行的经营风险。
防范和控制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会计工作是大有可为的。商业银行必须从稳健经营和防范风险的要求出发,认真组织核算,不断健全会计反映监督两个基本职能,加强对经营过程的追踪和监控,从根本上防范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为此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和强化会计工作:
(一)全面履行会计功能。首先,要建立起“集中统一管理与分级授权核算”相结合的会计核算体系。全面整顿会计工作秩序,积极治理“三假”。提高会计工作核算质量,增强会计信息的可加工性,以便为改善管理和防范风险,提供及时可靠的会计信息。二是要增强会计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进一步明确监督职责,建立科学的监督指标,尤其以安全性为主的流动比率、资产风险率、贷款收回率、坏帐损失率等指标体系,以改变和改进监控不力的局面。三是要运用管理会计的理论方法,切实加强分析预测工作,积极参与经营决策。四是严格执行《票据法》及〈支付结算办法〉,在改进结算服务的同时,积极防范结算风险。
(二)按照稳健性原则深化会计改革。从近两年的会计现状来看,会计管理体制严重分散,会计核算秩序混乱,会计职能的发挥得不到保证,均是深化改革的当务之急。因此,必须在机制上建立起能适应统一法人要求的“统一规范管理、分级授权核算”相结合的会计核算体制。在政策上;应切实贯彻稳健性的会计原则。一是授权制界定各级行的会计管理职责,强化会计监督和控制功能,增加会计核算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二是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核算程序,实现前台与后台、经营与管理、核算与监督分开,实行岗位轮换制度。三是进一步落实稳健性的会计政策,进一步提高呆帐准备金的计提比例,扩展提取范围。以切实增强商业银行抵御经营风险的能力。
(三)加强会计基础建设,纠正会计行为偏差。目前,银行经营中存在多方面的风险。但最大、最根本的风险是资产质量低下和经营亏损。如何保全银行资产是商业银行防范的基本策略。近年来在会计岗位出现的高风险因素,集中反映了银行内部会计基础薄弱、人员素质低、会计管理制度不严、会计人员有章不循、会计行为不端的问题。为了减少银行资产损失,防范经营风险,就必须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标本兼治:一是要在银行基本会计制度的基础上,健全适合本单位、本岗位的规章制度,健全各项业务的操作规程和规范,做到每笔业务自始至终都能有制度约束,以堵住制度上的漏洞,减少制度风险。二是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切实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做到执纪必严、违章必纠,切实避免执纪不严损失。三要更新会计观念,使会计人员真正树立起符合商业银行经营和防范风险要求的主体责任观念、参与管理观念、风险观念和法律观念,以自觉纠正会计行为的偏差,使防范风险、改进管理成为会计人员的自觉行动。四是要加强会计环境建设,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培养会计人才,有针对性地搞好岗位培训,尤其要注意提高会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提高会计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以促进和保证防范风险、改善经营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总之, 银行业在会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风险,已引起国家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温家宝总理指出:“会计、统计制度是否健全,是银行存在的基础。没有健全的会计制度,根本无法对银行的真实业绩进行考核,更谈不上遏制国有资产流失。银行当务之急,是要认真建立健全会计制度和存贷款内控制度”。“必须建立铁的制度”。因此,商业银行会计工作必须从恢复信誉出发,加强经营核算,健立和完善各项内控制度,做到违章必究、有章可循,使商业银行经营风险在会计领域得到有效防范和化解,实现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
参 考 文 献
《青海农村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