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政干预性强,市场选择性弱
纵观银行业的发展,在银行业较为发达的西方,银行的并购往往是商业银行的自主行为。政府通常只是扮演监督者的角色。在我国银行的并购行为大多是政府为了化解风险,而下达并购的指令。商业银行在指令面前没有选择的余地,我国商业银行的并购大多数是政府指令促成的。受宏观调控和改革需求所迫,政府设计并购方案并参与改革的全过程。由于自身并购内驱力不足,当金融机构遭遇危机时政府通过行政干预,强行撮合,使濒临破产的银行起死回生。这种非市场调控的并购方式,较少的考虑并购双方内部资源整合与经营机制的改革,这样会弱化银行并购的低成本扩张效果,使银行滋生优劣共存的温室效应。
(二)横向的并购方式多,纵向并购方式少
我国银行业并购起步较晚,多数还停留在横向并购的模式上。不能完全发挥优势互补的效应。加之我国的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全,监管水平低下等问题都制约着我国商业银行并购方式的转变。
(三)法律法规的不完善
市场经济是以法制为基础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法律制度不断健全,但是我国有关银行并购的法律体系还有待建设。一些基本的立法和法律不完善。有关于银行并购的相关指导性准则未能出台,并购审查的制度、程序、准入门槛还没有统一的规范;涉及银行并购的社会保险等方面规章有待完善;商业银行市场退出相关法令也没有颁布。由于法律的缺失,商业银行的并购难以走向市场化,法制化,透明化的道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难以与国际接轨成为我国商业银行并购的又一大弊病。
(四)完成并购后战略不清晰
我国的银行在并购之后缺乏清晰的市场定位和明确的发展战略,更多的是强调通过并购而到达的优势,不去考虑通过并购而有别于竞争对手的发展战略。这可能会导致竞争同质化,我国的银行并购没能像国际上银行并购那样能发挥经济效益和制度绩效。银行没有足够的动力去研究,实施并购活动,难以实现快速成长。政府在之中也没有发挥本应有的监管作用。我国银行的并购与发达国家相比,并购的有效性存在巨大的差距。
四、 我国商业银行并购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在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以后,客观上推动了银行并购行为的发生,我国也发生了多起较大的并购活动。如广发银行收购中信银行、中国投资银行并入国家开发银行等等。伴随着我国进入WTO承诺的履行,银行业对外全面开放,外国资本进入我国银行业运作,迎来了新的整合机遇,我国银行业并购呈现出以下趋势:
(一)我国金融市场竞争的格局将因为并购而改变
随着我国的金融业务开放程度加大,国外大型商业银行纷纷瞄准了中国市场,向中国市场渗透。多家外资金融机构通过并购的方式进入中国金融市场。未来我国银行业的竞争不是单纯的中资同外资的竞争,而是中资含有战略投资者的竞争,以及外资同中资的复合型竞争。再之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民营股份制银行积累了一定的实力。目前他们已经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自主并购的主角,他们通过并购的方式走向广阔的国际金融市场,为自己的发展找到了新的道路。因此在未来几年内,我国的银行业会出现既国际化又本土化的竞争;今后银行业会走向银行业产品,银行业服务等更加重要的资源配置竞争。
(二)中小银行会通过并购而发展壮大
根据相关法规,外资银行可以在国内注册法人机构。这样外资银行对我国银行的并购就会更加自由。国外的大型银行可以通过并购我国小型银行的方式“入侵”我国银行业。这样我国的小型银行就会得到外资银行提供的先进管理方式和更多的资源,对于他们的发展壮大,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三)并购行为会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走向国际的途径
面对全球金融一体化的经济形势,,我国银行业应当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扩大开放的同时应当积极的出台政策,促进我国银行打入国际市场。随着银内部管理严格化,公司管理严谨化,资本运行效率化及银行业专业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银行在对外双边贸易谈判的时候有更多资本寻求对等开放,从而积极稳妥的推动中资银行到海外设立分支机构,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程度。
五、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并购行为的对策措施
(一)坚持正确的经营理念与战略思想
理念是企业的文化和精神支柱。分析国外先进银行并购成功的经验,不难发现,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其长期坚持了比竞争对手更有价值的经营理念,使之成为指导银行发展的灵魂。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理念涵盖范围广泛,比如资本理念、创新理念、质量理念、风险理念、效益理念等,这些都是我国商业银行在未来发展中所必须坚持的,但在并购运作上最为突出的是坚持市值稳定增长的理念。市值是通过市场的折现率将银行未来各期利润折现后的现值,它是将现在和未来结合起来,并用一个数值反映所有未来现金流量信息的综合方法。市值代表了银行在市场上值多少钱,市值长期稳定增长才是对股东的最好回报。因此,从为银行股东创造价值的角度看,市值最大化应当是银行并购决策者的正确选择。以此为基础,核心竞争力导向就成为全球大规模银行并购浪潮的航向标尺。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在观念上形成与核心竞争力培育相适应的并购思维,并购时应更多地考虑自身的资源和能力,在自己拥有一定优势的领域开展并购活动,而不是简单地考虑市场份额和短期利益,盲目地进入与自身核心优势缺乏战略关联的业务领域,而应该追求长期稳定的市值增长,对与银行长期发展战略相冲突的多元化产业和不相关业务及时进行剥离,以突出主营业务优势和核心竞争能力。
(二)银行通过并购增强自身实力
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从成立之初就和城市经济共同发展,城市商业银行的规模增长与市场份额和地方经济紧密相连。拥有自己的客户群体和特色服务,还有其他银行无法比拟的地域优势。进入新世纪以来,外资银行对我国渗透的速度不断加快,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抵御外来竞争可以通过并购的方式来增强实力,兴业银行与佛山市商业银行合并设立兴业银行佛山分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佛山位于珠三角核心地带,紧邻广州,深圳等开放城市,地理位子优越性不言而喻。兴业银行看中这个地理位置,以4.3亿并购佛山银行。使兴业银行的业务在珠三角地区高速扩张,对当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国有商业银行与股份制银行通过并购形成优势互补
目前,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大而不强”,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处于“强而不大”的状态。如果股份制商业单独与外资银行抗衡,虽然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实力强大,但总体实力还是难以与国外大型银行抗衡。因此,我们要立足于国情,从实际出发,结合优势实行并购,做到优势互补。国有独资银行拥有雄厚的资产,散布全国的经营网点,巨大的市场份额和客户数量。这些优势都是股份制银行无法撼动的。目前来说,我国四大国有银行无论从总资产,还是从业人员数量都是在国际上排名靠前的。缺少的并不是规模而是效率及优质资产。而目前,新兴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是按照现代企业的管理模式与经营方式组建而成的,在产品研发,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多方面有较强的优势。更重要的是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更注重企业文化的培养和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念的确立。在很多方面优于国有银行,这些都是转型国政中国有商业银行不可或缺的。
浅析商业银行并购行为分析2013(四)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