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增加值的影响浅析
农业首先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衣食之源。农业作为提供食物、衣料的生产部门,无论对于经济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的国家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经济全球化及贸易自由化进程中,农业一直是最敏感的经济部门,对于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进入新世纪,我国加入了WTO,这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我国经济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我国拥有12亿多人口,有9亿在农村,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也是农产品的消费大国,农业是我国12亿人口的生存之本。所以,研究农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发展程度,
显得尤为重要。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之一,没有农业的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的现代化。首先,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机械把大工业成果、自然科学和自然力引入农业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资源利用转化率和农产品商品率,从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转移出农业劳动力从事其它工作和增加农民收入,推进非农产业发展,也使现代生物技术由于有现代装备和工程技术手段支持而得以实施和进一步发展。其次,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机械化是不可逾越的发展阶段。发达国家大多在20世纪40-60年代基本实现了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大体开始于20世纪40年代,70年代后先后实现现代化。也就是说,发达国家都是在农业机械化的基础上向现代化迈进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机械化是现代化的先行因素,而不是同步因素,基本实现机械化的时间比基本实现现代化一般要早20-30年,农业现代化是在机械化基础上的更高级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有较大发展,农业生产方式正由人畜力手工劳动向机械化生产改变。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加快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进程,增强了农业机械化对农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综合保障能力。
为此,我们从1985-2001年的数据出发,分析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农业增加值的贡献。资料如下:
年份 农业增加值Y(亿元) 农业机械总动力X(万千瓦)
1985 2671.391 20912.5
1986 2907.627 22950
1987 3385.388 24836
1988 4060.498 26575
1989 4464.029 28067
1990 5267.604 28707.7
1991 5663.864 29388.6
1992 6286.592 30308.4
1993 7446.396 31816.6
1994 10100.030 33744
1995 12163.445 36118.1
1996 13848.458 38546.9
1997 13626.656 42015.6
1998 14102.136 45208
1999 14443.873 48996.1
2000 14668.521 52573
2001 14581.862 55172.9
资料来源:《2002中国农业发展报告》
首先我们设定模型,并根据上表中的的数据进行最小二乘法分析,得到如下结果: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12/03 Time: 07:29
Sample: 1985 2001
Included observations: 17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6122.377 1522.387 -4.021563 0.0011
X 0.425832 0.041717 10.20774 0.0000
R-squared 0.874159 Mean dependent var 8805.198
Adjusted R-squared 0.865769 S.D. dependent var 4762.782
S.E. of regression 1744.964 Akaike info criterion 17.87699
Sum squared resid 45673483 Schwarz criterion 17.97501
Log likelihood -149.9544 F-statistic 104.1979
Durbin-Watson stat 0.316651 Prob(F-statistic) 0.000000
下面对模型进行t检验:
对于给定的,查分布表得临界值=2.120,而10.20774<2.120,说明农业机械总动力X对农业增加值Y有显著影响,且农业机械总动力每增加一万千瓦,会引起农业增加值平均增长0.425832亿元。可决系数和修正可决系数都比较高,表明模型在整体上拟合得比较好。
然后再对模型进行异方差检验:
将观察值按解释变量的大小顺序排列
将排列在中间的大约1/4的观察值删除掉,除去的观察值个数记为c(c=3),余下的观察值分为两个部分,没部分的观察值个数为(n-c)/2=7。
提出检验假设
为同方差性; 为异方差性
(4)分别对两部分观察值求回归模型,结果如下: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15/03 Time: 07:35
Sample: 1985 1991
Included observations: 7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4983.847 1178.146 -4.230247 0.0082
X 0.348922 0.045167 7.725132 0.0006
R-squared 0.922694 Mean dependent var 4060.057
Adjusted R-squared 0.907232 S.D. dependent var 1147.840
S.E. of regression 349.6069 Akaike info criterion 14.78645
Sum squared resid 611124.9 Schwarz criterion 14.77100
Log likelihood -49.75258 F-statistic 59.67767
Durbin-Watson stat 1.043681 Prob(F-statistic) 0.000580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2/15/03 Time: 07:37
Sample: 1995 2001
Included observations: 7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9212.830 1306.597 7.051009 0.0009
X 0.103396 0.028408 3.639670 0.0149
R-squared 0.725985 Mean dependent var 13919.28
Adjusted R-squared 0.671182 S.D. dependent var 864.3506
S.E. of regression 495.6413 Akaike info criterion 15.48454
Sum squared resid 1228302. Schwarz criterion 15.46908
Log likelihood -52.19588 F-statistic 13.24720
Durbin-Watson stat 2.087459 Prob(F-statistic) 0.014909
并计算两部分的剩余平方和=611124.9与=1228302,它们的自由度均为=5,k为估计参数的个数,于是构造
=0.4975
在上式中,统计量服从F(5,5)分布。
(5)判断。在给定显著性水平=0.05,查表得临界值,,则拒绝,接受,即误差项不存在异方差。
最后再进行自相关检验。
假设:不存在一阶自相关,:存在一阶自相关
DW=0.316651,n=17,k’=1,查表得:,DW<,说明误差序列不存在一阶正自相关。
通过上述检验,说明模型是可靠的,能够适当反映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农业增加值的贡献。
而通过对模型的回归分析,可看出我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是较低的,对我国的农业增加值的贡献十分低下。根据1985-1991年的数据建立的模型中可看出每增加一万千瓦的农业机械总动力使农业增加值增长了0.348922亿元,而从1995-2001年的回归结果可看出每增加一万千瓦的农业机械总动力使农业增加值仅增长了0.103396亿元,明显的农业机械总动力对农业增加值的贡献减小了,说明在农业生产中机械生产的发展速度小于其它影响农业增加值因素的发展,且它在农业生产中的所占地位在下降。
制约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有:1,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缓慢。世界各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只要农业劳动力因转向非农产业而不足时,才能推进农业机械化。由于我国非农产业不够发达,以及城乡分割体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农业劳动力向非农转移很慢。至1999年,农业劳动力占整个劳动力比重仍高达百分之五十,且近两年农业劳动力绝对数量不降反升,总量达3.5亿人以上。2,家庭经营规模太小。我国农民平均每户经营耕地1990年为十亩,1999年下降为8.8亩,劳动力平均耕地1999年为3.65亩。在这样的空间上是难于推进机械化的。3,农民收入水平低,增长慢。1999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200元,生活消费支出为1600元,平均每户结余2500元。如果考虑到收入差距、农机养护使用支出等因素,则大多数农民不具备购买农机的能力。4,农业电气化滞后,到1999年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百分之四十,而机电灌溉仅占有效灌溉面积的三分之二,占人口百分之七十的农村用电量仅为2173亿度,占全国发电量的百分之十七。5,农民文化水平低。据统计,1995-1996年小学文档生每年平均有1900多万人,约有三百万人没有完成初中义务教育,估计占百分之三十。这样的教育水平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的推广。
总总迹象表明:我国现在农业机械化程度远远不能够满足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在以下各方面积极稳妥的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1,要把主要农产品生产过程机械化和产业化经营有机结合起来;2,对农业机械化进行结构性调整;3,因地制宜,有重点的推荐地区农业机械化;4,大力促进农业技术进步;5,建立与农业机械化相适应的农村经济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