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出口相关因素的数量与实证分析
【内容摘要】近两年来,中国国内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通货膨胀水平也在低位波动;对外经济则呈现出良好势头,进出口总量和贸易顺差不断增加,资本流入速度加快,外汇储备上升迅速。众所周知,人民币汇率是中国的货币部门对实际经济部门发生影响的重要变量,人民币汇率发生变动,中国的进出口额将随之变动。除此之外,外商直接投资和关税收入对其也有很大的影响。下面,我们对这三个因素与进出口总额之间大关系具体进行数量和实证分析。
【关键词】进出口总额 美元兑人民币汇率 外商直接投资 关税收入 对外开放
数量分析
通过分析我国1983—2002年进出口总额的历史资料,建立一个单一方程模型。影响我国进出口总额Y(亿美元)的主要因素有:美元兑人民币汇率X1(人民币/1美元),外商直接投资X2(亿美元),关税收入(亿元)。数据详见下表:
obs Y X1 X2 X3
1983 436.2 1.9757 9.2 53.9
1984 535.5 2.327 14.2 103.1
1985 696 2.9366 19.6 205.2
1986 738.5 3.4528 22.4 151.6
1987 826.5 3.7221 23.1 142.4
1988 1027.8 3.7221 31.9 155
1989 1116.8 3.7651 33.9 181.5
1990 1154.4 4.7832 34.9 159
1991 1357 5.3233 43.7 187.3
1992 1655.3 5.5146 110.1 212.8
1993 1957 5.762 275.2 256.5
1994 2366.2 8.6187 337.7 272.7
1995 2808.6 8.351 375.2 291.8
1996 2898.8 3.3142 417.3 301.8
1997 3251.6 8.2898 452.6 319.5
1998 3239.5 8.2791 454.6 313
1999 3606.3 8.2783 403.2 562.2
2000 4743 8.2784 407.2 750.5
2001 5096.5 8.277 468.8 840.6
2002 6207.7 8.277 527.4 705
设模型的函数形式为:
Y=β0+β1X1+β2X2+β3X3+μ
(1)、运用OLS估计方法对上式中的参数进行估计,结果如下: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1/22/04 Time: 21:27
Sample: 1983 2002
Included observations: 20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77.44442 242.5923 0.319237 0.7537
X1 12.51885 62.56311 0.200100 0.8439
X2 3.806575 0.837710 4.544026 0.0003
X3 4.179271 0.589401 7.090707 0.0000
R-squared 0.961760 Mean dependent var 2285.960
Adjusted R-squared 0.954590 S.D. dependent var 1665.343
S.E. of regression 354.8802 Akaike info criterion 14.75829
Sum squared resid 2015040. Schwarz criterion 14.95744
Log likelihood -143.5829 F-statistic 134.1352
Durbin-Watson stat 1.520587 Prob(F-statistic) 0.000000
(表1)
模型为:Y^=77.44442+12.51885X1+3.806575X2+4.179271X3
Se=242.5923 62.56311 0.83771 0.589401
t =0.319237 0.2001 4.544026 7.090707
R2 =0.96176 F=134.1352 n=20
(2)各种检验与修正:
①多重共线性检验与修正:
运用综合判断方法进行检验:因为R2很大,F值也很大,而t值比较小,则说明模型存在多重共线性。
运用逐步回归法对模型进行修正,由回归结果可以看出,X1对Y的影响并不显著,删除X1以后进一步回归,估计结果为: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11/22/04 Time: 21:36
Sample: 1983 2002
Included observations: 20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117.4947 133.1508 0.882418 0.3899
X2 3.912997 0.628686 6.224090 0.0000
X3 4.202279 0.561518 7.483783 0.0000
R-squared 0.961664 Mean dependent var 2285.960
Adjusted R-squared 0.957154 S.D. dependent var 1665.343
S.E. of regression 344.7149 Akaike info criterion 14.66079
Sum squared resid 2020082. Schwarz criterion 14.81015
Log likelihood -143.6079 F-statistic 213.2231
Durbin-Watson stat 1.536288 Prob(F-statistic) 0.000000
(表2)
新模型为:Y^=117.4947+3.912997X2+4.202279X3
Se=133.1508 0.628686 0.561518
t=0.882418 6.22409 7.483783
R2 =0.961664 F=213.2231 n=20
由上式可见,模型的统计检验效果均有较大改善。
②、异方差性检验与修正:
运用图示法进行检验:
E2与X2相关关系散点图如下:
E2与X3相关关系散点图如下:
由上图可见,模型的随机误差项不存在异方差性。
③自相关性检验与修正:
运用图示法进行检验:
由上图可看出,残差e不呈线形自回归,表明随机误差可能不存在自相关。
下面我们用DW检验:
由表2可得,DW=1.5363,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查Durbin-Watson表,n=20,k(解释变量个数)=2,得下限临界值dL=1.1,上限临界值dU=1.537。因为dL<DW值<dU,所以根据判定区域知,无法确定随机误差项是否存在自相关性。
综合以上两种检验结果可知,模型随机误差项不存在自相关性。
实证分析
我们就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外商直接投资、关税收入对进出口总额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1)、外商直接投资
外商直接投资对东道国(主要指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使东道国迅速进入全球分工体系,利用东道国的资源优势促进出口增长,以换取本国发展所需的外汇。
二是提升东道国的出口结构,由初级产品出口向工业制成品出口转变。
三是提升进口商品结构,由消费型进口转变为生产型进口。
就目前而言,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长与外商直接投资密切相关。它对我国进出口之所以有这么大的促进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我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外资企业实行的是出口导向型政策,许多外资企业的产品必须全部返销国际市场,不得进入国内市场。
第二,来自港澳台的中小投资者选择在祖国大陆投资设厂,看中的是优惠的引资政策、廉价劳动力和大陆的资源禀赋等因素,以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许多早期投资设厂的最初目标就是国际市场而不是国内市场。
第三,外商对国外市场更了解,在营销手段、分销渠道等方面相对国内企业而言具有优势。特别当一些西方国家对我国国有企业采取外贸歧视政策时,外资企业在出口方面的优势就更为突出了。由此可见,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的促进作用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因此当历史条件发生变化时,这种影响也将发生变化。
众所周知,由于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主要执行的是以出口为主和进口替代政策,使我国外商投资企业具有了较强的外向性,成为了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力量,对促进我国进出口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利用外资,积极发展外商投资企业已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扩大对外贸易,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方式和不可或缺的带动因素。
我们可从下表中外商投资企业的出口额占全国出口额的比重从1980年的0.05%上升到1997年的41%看出外商直接投资,特别是上一年外商累计直接投资额,与出口额之间存在较高的正相关关系,说明了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出口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数据见表3:
(资料来源:《世界经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相关分析,作者:杨迤)
所以,我国需要寻求探索积极的发展对策,利用财政、金融等宏观调控手段,协调利益、理顺关系,引导外商投资企业在我国能有一个健康、有序的运作和蓬勃的发展,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外商投资企业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的带动作用。
(2)关税收入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关税的地位与作用非常重要。关税被WTO视为合法的调控和保护手段,而非关税措施受到WTO严格的限制,数量限制被WTO视为非法,这就凸现了关税政策的重要性。WTO成员国都充分运用关税政策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征收关税是一种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措施,同时也是调节一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措施。许多国家都是通过低税、免税和退税来鼓励商品的出口,通过提高或降低税率来调节商品的进口。
自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为我国的基本国策以来,我国在对外贸易领域,实行以降低关税扩大进出口的贸易政策,实际关税水平由1979年的12.28%下降到目前的3.08%。(注:实际关税水平是有说服力的,也是对国际贸易有实质影响的关税水平。如果用名义关税来衡量,我国目前的关税水平仍在12.7%,不能反映真实的贸易状况。)实际关税水平的大幅度下降,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1978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06亿美元,2001年超过5098亿美元,年平均名义增长速度为15%,同期GDP的名义增长速度为15.3%,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明显。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作为WTO成员国,关税水平偏高。因而,中国的关税政策一直是WTO及其成员国关注的焦点。为了能尽快的融入国际社会和增强国际竞争力,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制定相关政策并逐步调整自主降低关税税率以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3)、美元兑人民币汇率
由数量分析结论可知,人民币汇率(主要是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对进出口总额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与所取数据的偏差有很大关系,但事实上众所周知,人民币汇率是中国的货币部门对实际经济部门发生影响的重要变量,人民币汇率发生变动,中国的进出口额将随之变动,从而GDP发生变动。
表4为中国1990~1998 年人民币名义汇率与进出口量值的变化情况,其中的进口量值与出口量值是以1990年为基准年份,用美国通胀率对中国各年的进口值和出口值进行修正计算的结果,即以1990年美元价计算的我国进口量和出口量。
表4 中国1990~1998年人民币名义汇率与进出口值的变化情况
年份 名义汇率(兑一美元) 当年出口值(亿美元) 90年价格计算的出口值(亿美元) 当年进口值(亿美元) 90年价格计算的进口值(亿美元)
1990 4.78 620.9 620.9 533.5 533.5
1991 5.32 719.1 690.4 537.9 515.5
1992 5.51 849.4 791.4 805.9 750.9
1993 5.76 917.4 829.9 1039.6 943.3
1994 8.62 1210.1 1066.9 1156.1 1024.4
1995 8.35 1487.7 1275.9 1420.8 1138.6
1996 8.31 1510.7 1259.2 1388.3 1166.6
1997 8.3 1827 1497.1 1423.6 1166.9
1998 8.28 1837.6 1457.8 1401.7 1121.3
(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对我国外汇率变动与进出口贸易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作者:徐璋勇/刘彤安/樊正棠)
所以,我国应该从当前国情出发继续实行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并逐步向管理制度下的浮动汇率制度过渡,以促进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
参考文献:
原始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规划财务司----数据库---历史资料
《国际商务研究》(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学报),加入WTO后中国经济开放度变化分析,作者:李建军
《世界经济》,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进出口影响的相关分析,作者:杨迤
《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 对我国外汇率变动与进出口贸易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作者:徐璋勇/刘彤安/樊正棠
《经济计量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计量经济学》,统计出版社,作者:于俊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