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范文同学网


自动化 模具 机械 电子 通信 动画 英语范文 工程管理 金融范文 旅游管理 工业工程 生物工程 给排水范文 西门子PLC 历史学 三菱PLC
单片机 财务 会计 法律 行政 物理 物流范文 电子商务 制药工程 包装工程 土木工程 材料科学 汉语言范文 欧姆龙PLC 电压表 松下PLC
计算机 化工 数电 工商 食品 德语 国贸范文 人力资源 教育管理 交通工程 市场营销 印刷工程 机电一体化 数控范文 变电站 文化产业

  • 网站首页|
  • 文档范文|
  • 人工降重|
  • 职称文章发表|
  • 合作期刊|
  • 范文下载|
  • 计算机范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范文|
  • 原创范文|
  • 开题报告

联系方式

当前位置:范文同学网 -> 免费范文 -> 其他专业范文 -> 数学范文 -> 浅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英语文章范文| 日语范文| 德语范文| 西班牙语| 历史专业| 物理学范文| 免费英文范文| 生物范文| 物理教学范文| 化学教学范文| 历史范文| 语文范文 数学范文| 英语教学范文
·电气自动化原创文章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国际经济贸易原创文章范文 ·药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英语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金融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广播电视编导原创文章范文 ·电子商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法律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工商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汉语言文学原创文章范文
·人力资源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摄影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心理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教育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市场营销原创文章范文 ·计算机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物流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小学教育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行政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土木工程管理原创文章范文 ·财务会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原创范文
·新闻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眼视光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播音与主持原创文章范文 ·广告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表演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动画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视觉传达设计原创文章范文 ·数控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录音艺术原创文章范文 ·光机电应用技术原创范文 ·机电一体化原创文章范文 ·印刷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动漫设计与制作原创范文 ·软件技术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书法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应用电子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原创范文 ·机械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酒店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旅游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体育教育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通信工程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护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原创文档范文点击进入 → 教育管理专业原创文档范文   现成文档范文点击进入 → 教育管理专业文档范文

浅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本文ID:LW20633 ¥
浅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有时提出数学问题比解决数学问题更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学生提问减少的原因,探讨培养学生提问及解答学生提问的几种方法,唤起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 关键词: 培养 学生提问 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造性、创造能力的..

浅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有时提出数学问题比解决数学问题更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学生提问减少的原因,探讨培养学生提问及解答学生提问的几种方法,唤起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
关键词:    培养    学生提问 
 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造性、创造能力的基础。提问是创造性思维的诱因和动力。早在30年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思考,有了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我们有许多教师时常感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其实,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不强的一个内在表现便是不愿深入思考去寻找和发现问题,而只是习惯回答别人提出的问题。这正与我们过去只要求学生回答问题,而不去重视、训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一.学生提问减少的原因
 1.教师缺少对学生提问意识、提问能力、提问方法的培养训练。
 2.怕教师、同学讽刺、嘲笑、批评,对自己没信心,怕丢人现眼。
 3.对学习不感兴趣,认知水平较低。自己研究不深 ,存在惰性。
 4.迷信权威,迷信教师,迷信现成答案。
 5.观念的障碍。认为提问是教师的“专利”,教师只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而不注重学生思维过程的分析,失去了学生产生问题的很好机会。
 6.性格因素,不愿意问老师、同学,把问题憋在心里,积重难返。
 二.如何培养学生提问
学生提出问题,它反映了学生对教材的认识程度。学生提出问题的过程既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了解学生认知水平的良好契机。
 (一)多问
 李政道博士说:学习是从“发问”开始的,没有自己的问题,就永远没有创造。在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并积极支持他们用自己的思考方法去理解,或是重新认识问题。
 1.鼓励学生“敢问”。
 “敢问”是一种良好的心理行为。学生在提问时往往会想:“我的问题行吗?”“我的问题是否太浅,同学们会笑话我吗?”等顾虑。这时,教师就应及时鼓励学生,创造一种气氛让学生敢于提问,也可把自己的不理解、新建议提出来,有时这些问题可能是许多同学的疑问。
 (1)创设适宜的课堂气氛。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要表示注意的态度,要以和悦的态度去倾听,有时一个赞赏目光、手势都会给学生极大的信心。
 (2)善待学生“插嘴”, 善待学生超范围提问,及时表扬鼓励。教师的表扬肯定能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对于抓不住要点问题的学生,不嘲笑、讽刺,而应耐心引导,耐心解释,让学生懂得最可怕的是不提问题;对提出好问题的学生,应鼓励其进一步的探索,大胆创新。
 (3)适当地启发引导。让学生提问之前,教师的讲解、引导要富有启发性,能激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起学生的探索。
 2.激发学生“多问”。
 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学会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思考方法,诱导学生步入学习的过程。教师可以从正面、反面等引导学生提出疑问,让学生经过注意、困惑、思考、提问、释疑等心理阶段,激发学生“多问”。
 (1)要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带着那些位于知与不知,理解与不理解的问题来课堂。例如,在学习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时,可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从上海到广州,一般可以乘火车,路程约为1811公里,也可以坐轮船,航程约为1690公里,还可搭乘飞机,只有约1200公里,要求学生仔细阅读,并询问:“对于这三种行程,你们能发现并提出什么问题吗?”诱导学生提出:“为什么三种行程各不相同呢?飞机的行程为什么最短呢?”接下来,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将问题抽象概括出几何图形,进一步发现并得出公理内容,进一步启发学生:能不能在现实世界中找出应用这个公理的实例?
 (2)要设置适当的难度,但必须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学生有一种“跳一跳摘得到”的乐趣。
 学生的问题有时抓不住要领,教师要在关键时扶一把,尽可能让学生多问。
 (二)从模仿、回答教师问题中学会提问。教师提问,通常设计:
 (1)“为什么?”、“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你的理由
 是什么?”   (可让学生了解知识发生过程)
 (2)“你还有别的办法吗?”(求异思维)
 (3)“你有更快捷的方法吗?”(联想、发散、创造)
 (4)“你自己认为哪些正确,哪些有问题?”(自我调节,自我纠正)
 (5)“与上一题比较,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对比与联系)
 (6)“如果要这样的话,要怎样改动?”(假设想象)
 学生在回答教师问题的过程中,对教师提问的模式、方法也有所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逐步模仿从而掌握。
 (三)培养好奇心,使学生在探索中产生问题。
 好奇心是创新的动力。强烈的好奇心会使人对外部的事物产生敏感性,追根寻源的欲望。对学生来说,从小就要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平时认真观察事物,并做到边观察边动脑筋的良好习惯。
 (四)给学生提供提问的时间和空间。
 提出问题首先得发现问题,而发现问题就需要时间和空间,去观察,去思考。所以,在教学中必须给学生创造观察的场地和思考的时间,让学生有机会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解题前或解题后都应给学生留有充分充足时间,让他们思考解题途径,反思解题过程,促进他们提出新见解、新思路、新设想和新途径,指出推广的前景。
 (五)培养“怀疑”,使学生有自己的创见。
 创新来源于“怀疑”。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的第一篇范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项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就是19岁时不迷信权威产生怀疑后而写成的。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怀疑开始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最容易引起思维的不断深入。例如:设α、β是方程x2-2kx+k+6=0的两个实根,则(α-1)2+(β-1)2的最小值是(  ):
 A、-     B.8      C.18      D.不存在。
教师分析:α+β= 2k,αβ=k+6
 ∴(α-1)2+(β-1)2=α2-2α+1+β2-2β+1
 =(α+β)2-2αβ-2(α+β)+2
 =             

教师问答案是否是(A)?引导学生进行怀疑,批判,从而促使学生思考,得:
 ∵原方程有两个实根α、β,∴Δ≥0  Δ=4k2-4(k+6)=4k2-4k-24≥0
  ∴k≥3 或k≤-2
  ∴当k≥3时,(α-1)2+(β-1)2的最小值为8
 当k≤-2时,(α-1)2+(β-1)2的最小值为18
 ∴正确应选(B),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热情地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怀疑”,要鼓励学生不惟书,不惟师,敢于怀疑、反驳、否定别人的理论,这样往往会导致新问题的发现与突破。
 (六)教给学生质疑方法,使学生的“问题”有质量。
 疑问是发现之母,但许多学生不知该从何处下手提出问题。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适时点拨诱导,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实现从“扶到放 ”的飞跃,逐渐使学生提出的问题有较高质量。
 1.从结论入手。这在数学中经常会运用到。
 2.引导学生自己研究教材,针对课本提出问题。
 教师可指导学生这样提问:这一章,这一节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定理、公式有什么含义?适用范围是什么?如何运用(正用,逆用,变用)?
 3.引导学生自己研究习题,针对习题提出问题。从方法上另辟蹊径。教师可指导学生这样提问:这个问题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一题多解)?有没有更一般的情形?用这种解法能解决其他问题吗?(一法多解)
 4.从矛盾处入手。多想为什么会这样?是怎样产生矛盾的,要引导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
 5.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问题。
 发现并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是良好数学素养之一。因此应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发生在身边的现象,然后概括成数学问题。如储蓄利率、降价销售、24点问题等。
 三.如何解答学生的提问。
 教师解答得当与否不仅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威信、教学的信度,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问的积极性。教师要认真对答学生的提问,乐于解答。在解答时,应以最佳方式来使学生满足,使其听懂,印象深刻。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解答方法有:
1.直接回答法。
 2.教师讲授法。有时某个问题可能是大部分同学的问题,教师可在全班讲授。
 3.同学代答法。某些问题对部分同学是问题,对另一部分同学可能不是问题,可由同学们内部自己解决,直接或间接请个别同学代为回答。
 4.反问法。当学生提问时,不提示或稍为提示,马上直接反问学生。这种方法针对的内容一般是那些判断分析,具有推测性的问题。
 5.启示法。即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按照思维方式,逐步诱导,慢慢地将学生的思路引导至正确方式方法上来,最终由学生自己总结出正确结论。
 6.讨论法。对那些存在争议、当前还没有定论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教师犹如“助产婆”边主持边引导,最终得出结论。
诚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向教师提问的可能性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对教学内容确实不懂就问,有的对其它领域内容出于好奇心而问,也有的想为难教师而问,等等。因此,教师要根据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当时环境和具体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解答。
 让学生多问、善问,增强学生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引导、培养和不断训练。放手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比通过被动的回答问题,更能催发学生创造力的萌芽。只有让学生做提问的主人,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才会更浓厚,学习责任感也才会更强,思维潜能才能更加得以释放。
 参考文献:
 1.《普通心理学》  叶奕乾  何存道  梁宁建主编    华东师大出版
 2.《中学数学思维训练》 王家燕  王前  刘玉忠  刘莉编著  杭州大学出版社
 3.《学习策略研究》     刘电芝主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浅谈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相关范文
上一篇:概念课中的情境创设 下一篇: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学习兴趣..
点击查看关于 数学教学 培养 学生 提问 能力 的相关范文题目 【返回顶部】
精彩推荐
电气工程自动化原创范文  电子商务原创文章范文
人力资源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土木工程原创文章范文
工商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药学专业原创范文
汉语言文学专业原创范文  会计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计算机技术原创文章范文  金融学原创文章范文
法学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市场营销专业原创范文
信息管理专业原创文章范文 学前教育专业原创范文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英语专业原创范文
教育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行政管理专业原创范文
热门范文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范文说明 | 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钻石会员 | 硕士文章范文


范文同学网提供文档范文,原创文章范文,网站永久域名www.lunwentongxue.com ,lunwentongxue-范文同学网拼音首字母组合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友投稿上传,如发现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并删除  E-mail: 17304545@qq.com

Copyright@ 2009-2024 范文同学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