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实践活动 培养自主能力广东省湛江市第二十三中学 欧 毅【内容摘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新课程提倡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把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是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词】实践活动 调查研究 自主能力 创新能力(一)开展劳动手工制作形式的实践活动,促进基础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新教材中,有大量的可进行手工制作的内容,只要教师略加改编,就可给学生提供一个实际问题。这142
些问题超越了原有的认知结构,但通过思考又可得到解决。手工制作可将数学知识升华,达到直观教学的目的,从而使学习数学变得富有趣味,富有创造性,令学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二)开展探索性的课外实践活动,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随着教材的改革,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课外实践活动课的开展在实施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新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教师应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安排好课外实践活动课,让学生参与到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对实际问题进行观察、思考、探索得出结论。让他们在这一空间里,尽情发挥个人能力,以拓展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探索问题的能力。(三)开展情境式教学的实践活动课,丰富数学知识背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在心境愉快,趣味盎然的环境中学习,不仅可以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而且能提高学习效率。良好的数学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前提。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目标、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恰当地运用导语和现代化教学技术等手段来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四)开展社会调查形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是时代的呼唤,是适应社会的需要。数学教学在传授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家庭意识、社会意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引导他们关注生活,在自己的生活中去搜寻,从他人的经历中去感悟,让学生经历一个“从生活到知识再到生活”的螺旋式的上升过程。新课程的背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这要求我们日常教学中让学生走出课堂进行调查、查阅有关资料、阅读有关读物,从中体会到数学的无穷魅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正确的教学模式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课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课改的深入,数学活动课开展的形式会更多样化,内容也将更丰富,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会得到更好地发挥。
开展实践活动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