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阳山县黎埠镇谭兆中学 池剑锋
【内容提要】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学方法。本文从数学课堂教学的角度,总结出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探究性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探究 探究性学习
一、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探究数学实验是指在一定的数学目标的指导下,对具体有一定数学意义的实物、模型、事物,以及数字、图形、数学符号、式子、题目等,进行观察、变换、制作、演示、求解以获取感性认识和数学信息的活动。“做数学”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要求学生用亲身的体验方式来经历数学、探究数学。在数学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特点,设计“做数学”的情境,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在实验中合作、探究、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培养学生协作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二、让学生在疑难辨析中探究。科学是在十试九误中发展起来的,任何成功都需要经历众多错误思想的洗礼,更需要失败经验的支持。毫不例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必然会遇到无数的困难与挫折,需要经受多次的错误才能达到深刻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错例,从中精选出典型的进行研究,力求找到学生的错源和思维的弱点,并精心组织学生进行辨析探究,让学生明辨真伪,克服思维懒惰性,依靠性和呆板性,达到激活思维、以误启真,深化知识的目的。
三、让学生在解后反思中探究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数学的探究能力,就是在解决数学问题过程中,对问题提供的信息智能化重组,深度加工,从而不断提出新问题,并不断地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能力。解题教学是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阵地,解题后反思,是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探索,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它能打破常规,走出思维定势圈架,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探索同一问题,收到“舍其形、取其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四、让学生在操作实践中探究。数学源于生活,源于实践。数学教育的目标之一就是学会“用数学”。为了贯彻落实第三届全教会中指出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精神,我们要充分发挥新教材的优势,利用活动性强的材料,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实际调查实践中展开对数学知识探究性学习,通过制作模型,采访调查,撰写实习报告和小范文,以增强学生的数学体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促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形成与发展。“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是当今新课程改革的三大主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数学、探究地学习数学,是改变学生被动学习数学的有效途径。如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开展自主探究学习是摆在我们一线教师的主要课题。本文仅做抛砖引玉,使“自主探究学习”在新课改中大放异彩。
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