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数学“形式化”的再认识
揭西县河婆中学 杨汉华
内容提要:本文对在教学实践中产生的问题——教学形式化、学习形式化、结构形式化等数学形式化问题,进行了作用的产生、相互关系的论述,提出合理发挥形式化的作用,构建形式化与揭示数学本质的动态平衡。
关键词:数学形式化 形式化方法 数学本质 动态平衡
一.揭示数学本质是目标,形式化是实现目标的手段数学的教学活动有其明确的目标:使学生学会用数学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探索世界。数学的教学活动和数学课程努力揭示数学概念、法则、结论的发展过程和本质。因此,数学活动中应淡化形式,注重本质,形式化以揭示本质为目标。因此,过分强调形式化的作用于教学无益,它是实现目标的手段。
二.构建揭示数学本质与适度形式化的动态平衡不可否认,形式化对揭示数学本质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于至今天数学教学出现了“过度形式化”的倾向。如何合理利用形式化为揭示数学本质服务,寻找二者之间相互作用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 形式化可促进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和应用。笔者认为:反对形式化,不是不要形式化。数学的形式化是数学固有特点,形式化思想是理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会将实际问题形式化,也是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基本素质。对数学本质的揭示和问题的解决,形式化有一席之地。
2.数学本质规律为形式化展示作用提供平台。许多数学本质规律的揭示恰好为展示形式化的作用提供了条件。目前,与新课标对应的教科书对内容的处理按“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与应用”的叙述方式编排,通过观察、实践、探索、思考、交流逐步建立这一问题的数学模型,然后应用这一模型去解释一些现象,或解决一些问题。这种形式化揭示数学本质的方式,恰是形式化作用的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应以揭示数学本质为目标,不因“题海战术”、“题型教学”而形式化,或夸大形式化的作用,特别是具体问题的解决,不要依赖形式化的方法。在知识体系的学习中,要做到揭示数学本质与形式化二者完美的结合,需在数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积累,找到二者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合理发挥形式化的思维和方法对揭示数学本质的作用。
对数学“形式化”的再认识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