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育,势之所趋——浅谈创新教育下的数学教学方式
揭阳岐山学校 罗小萍
【内容提要】数学是一门使人精确的学问,提到数学,许多人都感到数学太呆板,缺乏乐趣。其实,数学中不仅有无穷的乐趣,而且是培育创新思维的极佳工具。 教学方式的转变不仅给教师带来了发展的空间,同时也给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创新教育,势之所趋。
【关键词】创新 和谐 情景 自主 反思
一、营造和谐教学的氛围 首先,建立和谐师生关系其次,营造积极合作的环境。
二、创设创新问题情境 学生们的思维是如此的活跃,创新意识是如此的强烈,我们常常为学生的智慧所感动,总有一种感觉,那就是他们的智慧在闪烁,在飞翔。也完全体现了新教材的意图,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张扬学生的个性。
三. 自主探究,创新思维 让学生体验到探求的快乐,思考的兴趣,创造的愉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创造能力,当好“导演”,使学生的“演技”得到进一步提高。这不仅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四.反思,创新,突破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回答了一个问题或做了一道数学题,并不意味这一活动的终止,更重要的问题是进行反思,只有反思才有发现,才有创新;只有创新,才有突破。以上两条不同的路,从不同的角度展示了“森林”里不同的风光,它说明了一个问题:反思的灵活性可以从条件、结论、方法、思路等多方面对同一个是数学问题能探索和构造不同的数学模型,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五.作业形式的创新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评价建议作了更科学、更广泛、更合理的说明,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既要有书面的作业和考试,还要考察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情况,也可以开展长周期的作业方式。作业的形式可多样化,如口试、作业分析、大型作业、建立成长记录袋、分析小范文、小课题、活动报告等方式。应更多地设计结合现实情景的问题、探索性与开放性问题,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创新是教育永恒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时代赋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教师要以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根本,既要大胆改革教学,为学生创新提供有利情境,又要增强学生观 念,把自主探索的权利留给学生。在教学中渗透创新方法,树立人人都有创新的潜能。
创新教育,势之所趋——浅谈创新教育下的数学教学方式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