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LW38908 我国基层社会微腐败问题研究以河北省A市为例 (字数:15844)摘 要随着十九大的召开,腐败问题再一次被提上了议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腐败仍然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然而,在众多腐败问题之中,基层社会的微腐败无疑是我们党反腐工作的一大重点。“微腐败”又被称作“小腐败”、“亚腐败”、“灰色腐败..
XCLW38908 我国基层社会微腐败问题研究以河北省A市为例 (字数:15844) 摘 要 随着十九大的召开,腐败问题再一次被提上了议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腐败仍然是我们党面临的最大威胁”。然而,在众多腐败问题之中,基层社会的微腐败无疑是我们党反腐工作的一大重点。“微腐败”又被称作“小腐败”、“亚腐败”、“灰色腐败”、“边缘腐败”、“非典型腐败”以及“隐形腐败”等等,它和一般腐败一样,是公职人员的一种公权力乱用行为。究其本质,微腐败就是公职人员利用极小的职位影响力产生的情节并不十分严重的腐败问题。由于“微腐败”的表现形式复杂多样也没有明确的界定,此外,“微腐败”的一些特点,导致它仍然得以滋生与蔓延。微腐败和它伴生的微腐败文化,不仅破坏了政治生态违背了社会公平正义,如果放任其生长还会诱发恶性腐败事件。针对目前我国对基层社会微腐败的研究现状,尤其是微腐败治理机制并不全面和透彻,对微腐败的定义官方没有统一意见,学者们对此也各成一派,各执己见,至今没有给出一个准确清晰的标准。因此笔者在范文中,以河北省A市为例,界定“微腐败”的概念,并对其治理进行初步研究,探寻具有实际意义并具可操作性的治理建议。 关键词:基层社会,微腐败,A,治理 目录 一、引言1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1 (二)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综述1 1.国外学者相关研究1 2.国内学者相关研究2 3.研究现状评述2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3 1.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3 2.采用的研究方法3 二、微腐败的概念界定与理论阐释4 (一)概念界定4 1.定义维度4 2.微腐败的定义4 (二)微腐败的危害4 1.崩塌的道德生态5 2.流失的政府信任度5 3.诱发恶性腐败5 4.弱化治理成效5 三、微腐败的特点及成因分析6 (一)微腐败的特点表现6 1.界定模糊6 2.対价微小6 3.行为普遍6 4.习俗延续6 5.行为无罪感6 6.社会腐蚀7 7.危害间接7 (二)微腐败的成因分析7 1.主体主观原因——人性的弱点7 2.社会环境客观原因8 四、A市微腐败治理分析9 (一)治理现状9 (二)治理困境9 1.界定机制不清晰9 2.治理机关模式与微腐败主体的矛盾10 3.治理体系的过敏反应10 (三)治理机制构建10 1.专业性和动态性相结合的治理标准10 2.法律、行业、个体三方合力治理11 3.倡导推行反腐文化11 4.建立反馈系统12 五、结 论13 参考文献14
|
| |
上一篇:基于激励理论的员工绩效考评机制.. | 下一篇: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环境问.. |
点击查看关于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