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LW38988 我国山区旅游扶贫协同治理模式研究——以贵州省A县为例 (字数:12290)中文摘要贫困山区长期脱离市场经济的影响,企业不能直接在经济利益上与村民进行沟通协调,必须通过政府途径向村民传达和实施旅游开发各环节方案。由于政府资源和职能有限,单一的政府主导模式也不能适应旅游扶贫的发展。2018年9月,A县正式..
XCLW38988 我国山区旅游扶贫协同治理模式研究——以贵州省A县为例 (字数:12290) 中文摘要 贫困山区长期脱离市场经济的影响,企业不能直接在经济利益上与村民进行沟通协调,必须通过政府途径向村民传达和实施旅游开发各环节方案。由于政府资源和职能有限,单一的政府主导模式也不能适应旅游扶贫的发展。2018年9月,A县正式退出国家贫困县行列,实现了脱贫摘帽。作为曾经的贫困山区人口大县,A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旅游+扶贫”双轮驱动、双向融合,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作用,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扶贫治理,走出了一条“旅游产业促脱贫、扶贫开发兴旅游”的发展之路,让越来越多的农民甩掉了贫困帽子。文章通过对A旅游扶贫协同治理模式的实践分析,探索该县获得成功脱贫的经验,但也总结出了仍存在的一些问题,为我国旅游扶贫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A县 生态旅游 旅游扶贫 协同治理 目录 一、 绪论1 (一) 研究背景1 (二)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1 二、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1 (一) 核心概念1 (二) 理论基础及与本研究适切性分析2 (三) 协同治理理论与旅游扶贫的适切性分析2 三、 A县旅游扶贫协同治理案例分析3 (一) A县旅游扶贫开发可行性分析3 (二) A县旅游扶贫协同治理经验分析4 (三) 多元业态、项目式运作的治理模式5 (四) A县旅游扶贫协同治理困境6 四、 我国其他山区旅游扶贫路径与启示略析7 (一) 我国其他山区的典型性旅游扶贫路径7 (二) 我国山区旅游扶贫长效路径的启示8 五、 我国山区旅游扶贫协同治理发展对策9 (一) 发挥政府政策引导作用,加强多元主体协同开发9 (二) 旅游扶贫决策中促进基层利益主体参与9 (三) 完善旅游扶贫协同治理综合评估机制9 (四) 加强技术和人才在旅游扶贫协同治理中的作用9 六、 结语10 参考文献11
|
| |
上一篇:村干部素质培养和行政管理的研究 | 下一篇:浅析大数据时代下网络问政 |
点击查看关于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