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LW54675 网络问政困境研究 (字数:12465)中文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使得我国居民的整体生存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们的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而社交需求开始逐渐的凸显,并且随着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参政意识的逐渐深入,这种社交需求的具体体现之一就是参与政..
XCLW54675 网络问政困境研究 (字数:12465) 中文摘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使得我国居民的整体生存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人们的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基本得到了满足,而社交需求开始逐渐的凸显,并且随着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参政意识的逐渐深入,这种社交需求的具体体现之一就是参与政治改革。而新时代的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网络问政成为了一种新兴的公民参政形式,已经出现,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欢迎。网络问政及时社会管理新局面所面临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时代发展赋予我们的紧迫任务。对于政府来说,利用网络了解民间舆情、倾听民众呼声,让网民参与政府决策并对具体的实施进行有效的监督,可以极大程度的消除信息源头和决策层之间的信息阻碍,为科学决策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持。然而,网络问政作为一种新兴事物,在我国缺乏相应的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会遇到多方面的阻力,造成了许多的困境,这些阻力和困境既是我们所需要面临的问题,同时也是网络问政发展的必经之路。本文以网络问政的困境及其解决策略为研究对象,全文分为四个部分展开研究: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交代了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和方法等;第二部分是基础理论综述部分,对于网络问政的相关理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第三部分是问题提出部分,根据我国网络问政的具体实施现状,从不同角度分析其问题所在,并寻找成因;第四部分就具体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并对全文进行总结。 关键词:网络问政;困境;措施 目录 一、绪论1 (一)选题的背景、目的及意义1 1.选题背景1 2.选题目的1 3.选题意义1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 1.国外研究现状1 2.国内研究现状2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2 1.研究方法2 2.研究思路2 二、网络问政的相关概念综述2 (一)网络问政的主要内容2 1.网络问政的内容分类2 2.组成网络问政的元素2 3.网络问政的渠道3 4.网络问政平台的队伍建设3 5.网络问政的主要形式3 (二)网络问政的主要特征4 1.网络问政参与的平等性4 2.网络问政的互动性4 3.网络问政参与的实效性和便捷性4 4.网络问政的开放性4 5.网络问政成本的节约性4 三、网络问政实施过程中的困境分析4 (一) 政府方面的困境4 1.传统思维难以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4 2.形式主义和“万能回复”严重的伤害网民的感情5 3.网络时代舆情泛滥使得网络问政信息真伪难辨5 4.人才紧缺5 5.信息孤岛阻碍了数据的开放和共享5 (二)民众方面的困难5 1.网络社会的虚拟性使得问政主体身份识别困难5 2.网民问政无序的现象,使得政府对网民缺乏信任5 3.网络问政中民意代表存在质疑5 4.网民素质过于低下6 5.网民参与问政的机制不健全6 (三)技术方面的困境6 1.大数据投入不足6 2.信息过滤技术不够先进6 3.信息资源建设缺乏整体规划6 4.网络问政平台形式化危机6 四、解决网络问政困难的策略6 (一)政府层面困境的解决策略6 1.加强网络问政立法6 2.加强舆情管理7 3.避免问政形式化7 4.建立长效的问责机制7 5.建立网络发言人制度7 6.网上问政和网下问政相结合7 7.健全回访机制和网络监督7 8.促进政府信息公开7 (二)民众层面困境的解决策略8 1.建立网络问政身份证体系8 2.提高网民素质8 3.加强网络监督8 4.加强网络道德和法制建设8 (三)技术层面困境的解决策略8 1.推进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8 2.推进基层政府网络问政平台建设8 3.打破部门间的信息壁障,整合信息发布系统8 结语9 参考文献10 网络问政困境研究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群体性事件特点及成因分析——以.. | 下一篇:论我国监察赔偿制度的构建 |
点击查看关于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