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部门贯彻、实施的过程中,相关部门还会制定执行、贯彻政策的某些细则和说明,它要解决的
是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阐明该政策的目标与意义,明确政策对象的范围,指出贯彻执行该政策的
主要责任部门和相关责任部门,明确社会福利资源的来源及筹集方法,指明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关
系及如何去推动该政策的实施,说明政策实施效果的检查评估及事故责任的承担,等等。这些围
绕政策的贯彻执行而开展的行政工作就是宏观社会行政。
所谓微观社会工作行政,指的是在政府机构或社会服务机构中比较接近于具体服务的基层从
事的行政活动。社会政策是经过一系列细化、具体化的过程而逐渐变为具体的面对政策对象的服
务活动的,越接近于这些服务活动,行政工作就越具体、越微观。在社会政策实施系统中,最基础
的是服务人员向政策对象提供具体的服务,而对于这些具体的服务的管理活动,就是微观的社会
工作行政,它包括围绕基层的具体服务而展开的计划、组织、协调、监督、评估等活动。
综合各位学者对社会工作行政的界定,我们认为,要完整地定义社会工作行政的涵义,以下几点是必不可少的:其一,社会工作行政是一个以专门解决和防御各种社会问题为其设立目的、隶属于政府公共行政的一个部门;其二,社会工作行政是一种以实现社会福利为目标的、通过行政程序确保服务功效的间接的社会工作方法;其三,社会工作行政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参与其中的动态的、持续不断的和全面的过程,其主体人员包括专业人士、非专业人员、董事会(或理事会)、民众及社区团体。基于以上对社会工作行政的概念的解析,我们认为,社会工作行政不是一个理论性的工作,更多的是属于实际工作的范畴,它既包括与政府的政策实施相关联的宏观部分,也包括与社会服务机构从事服务活动相关联的具体活动。因此,社会工作行政就是依照行政程序,妥善利用各种资源,实施社会政策,以向有需要者提供社会服务的活动。社会工作行政的核心内涵是执行、实施社会政策,即在宏观上和微观上将社会政策转变为社会服务的活动。
3.社会工作行政机制与体制
机制,原指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生物学和医学通过类比借用此词,指生物机体结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以及其间发生的各种变化过程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相互关系。泛指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并在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广泛应用。 在任何一个系统中,机制都起着基础性的、根本的作用。在理想状态下,有了良好的机制,甚至可以使一个社会系统接近于一个自适应系统——在外部条件发生不确定变化时,能自动地迅速作出反应,调整原定的策略和措施,实现优化目标。那么以次我们可以认为,社会工作行政机制应为社会工作行政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
机制与体制是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的,要想了解社会工作行政体制的概念,我们首先应对体制有所认识,体制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并不容易理解,而且不同的学者们也为其做下了很多相对差异的阐述。较具代表性的有:张国庆:体制是制度的、具体的、外在的表现形式和实施方式,是地有关制度主体,包括正式组织、社会团体及个人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谢庆奎认为:体制不是体系与制度的总称,而是体系与机制的总称。 综合以上的观点,我们认为,行政体制就是国家行政管理的制度架构模式,包括行政组织的设置、目标的选择、职权的划分、行为运作的模式、人事管理制度的设计等。 那么社会工作行政体制应是指国家对社会福利事业的行政管理体制,相应地,社会工作行政体制是指国家权力和社会民众共同参与建构的、实施专业化社会福利服务的制度化的架构,它包括了政治制度、福利体系、组织体系等内容。其组织管理模式和其他公共领域的行政管理没有太大的区别,仅仅是在服务对象、内容和方法方面有所不同,或者由于服务及管理内容的特殊性,导致管理模式与制度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二)社会工作行政的内容
1.从机构的层级看
社会工作机构有各种类型和层级,就政府机关及其职能部门来看,它们的工作内容更具宏观性。主要有:(1)对社会问题的调查与研究;(2)社会政策的制定和社会立法的创立与修订;(3)社会福利制度方法的研究与试验;(4)社会工作制度与标准的建立;(5)社会工作经费的预算、筹集、配置、使用等;(6)社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7)社会工作机构的建设与协调等。相对于政府机关及其职能部门,各类基层机构的职责有:(1)研究所在地区的情况、确定服务目标;(2)实现机构的服务方案、工作程序以及实现机构的工作目标;(3)进行资金的分配、管理和会计工作;(4)选择机构的工作人员;(5)维护机构的设施;(6)提供服务、保存资料、向有关方面做出交代;(7)评估活动效果和人员的效率;(8)进行有关工作的研究。
2.从专业责任的角度看
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下属的社会工作行政委员会从专业责任的角度出发,指出社会工作行政的内容有:(1)确定与修正机构的目标;(2)对单位和工作人员进行领导;(3)制定和评估政策;(4)发展计划,并适应环境的新需要;(5)协调关系;(6)争取服务对象的支持,与之建立积极的工作关系;(7)做好预算,落实资金来源;(8)招募、使用、考核、培养工作人员;(9)管理资源;(10)记录、评估和报告工作情况;(11)向有关方面反映情况,促进社会政策的制定和修改。
3.从行政的一般内容看
社会行政作为行政的一支,其内容也可以从行政的角度来予以考察。关于行政的一般内容,也曾经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较有影响的有亨利•法约尔(Fayol)的管理理论和古立克(Gulick)的行政理论。亨利•法约尔是一名法国工程师,他在1916年发表了著名的《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认为一般的管理活动至少应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即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古立克是一位美国学者,他在1937年出版了《行政学散论》(又名《行政科学范文集》),将行政的内容分解为7个方面:计划(Plan)、组织(Organization)、人事(Staf)、指挥(Direction)、协调(Coordinate)、报告(Report)、预算(Budget),他创造了POSDCORB一词,认为这就是行政。
(三)社会工作行政的一般过程
社会工作行政是一种重要的间接社会工作方法,是一种把社会福利、社会保障政策转变为各种社会服务活动的程序。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各级政府的社会工作机构、国家与社会的福利保障单位及基层社区组织的行政管理,把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活动,包括对各种团体、群众性社区组织和大量群众性社会工作活动的组织、领导、管理和提供服务,以使社会工作机构顺利实现工作目标,同时确保其工作对象得到合格的服务。在现代社会,社会福利体系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而社会福利体系的建立与正常运作与社会行政工作的实施是分不开的。社会工作行政按其运作程序主要包括这样几个环节:组织、计划、执行、评估。
1.组织。社会服务计划即工作目标确定之后,如何将各种资源统筹配置去实现目标以及选择怎样的组织形式能更有效地实现目标都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工作行政人员必须了解组织结构的性质,并把它作为社会服务中的一个要素;必须敏锐地意识到机构中与其他人的角色关系,包括正式的关系与非正式的关系。
2.计划。社会服务计划就是在社会政策转变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预先对社会服务的提供进行科学的设计和计划,以增加社会服务的可行性。计划是一种干预方法,是通过推测、系统思考而有目的地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手段,是人们试图控制事件、社区或社会发展进程的一种方式。社会计划就是经过选择以及合理化的过程来制定社会政策,并使此政策得以实施。
3.执行与管理。社会工作行政的执行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决策、领导、人事、督导、激励、协调、控制、财务管理等。社会行政中的管理就是把行政学与管理学的原理和方法运用于社会工作机构和社会服务组织,以求得组织与机构的高效率。管理在社会行政体系内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社会工作行政的涵义及其机制的思考——基于社会工作行政体制视角(二)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