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049
岭南特色饮片佛手生产工艺优化及质量标准研究
目 录
一、文献研究 1
(二)佛手的研究进展 1
1、本草溯源 1
2、黄酮类成分 1
(二)干燥技术的研究 1
1、传统干燥 1
2、微波干燥及其联合技术 2
(三)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与评价研究进展 2
1、紫外色谱法(UV) 2
2、红外光谱法(IR) 3
二、炮制机理初步研究 3
(一)蒸制时间对颜色变化的影响 3
1、仪器 3
2、方法 3
(二)蒸制时间对总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4
1、仪器 4
2、方法 4
三、制佛手饮片质量标准研究 4
(一)制佛手饮片性状和薄层鉴别的研究 4
1、仪器 4
2、试药 4
(二)制佛手饮片水分、灰分和浸出物的研究 5
1、仪器 5
2、试药 5
一、文献研究
(二)佛手的研究进展
1、本草溯源
佛手原产于印度,后传入我国种植。佛手以构椽名,始载于宋《图经本草》曰:今闽广、江南皆有之,彼人呼为香椽子。形长如小瓜状,其皮若橙而光泽可爱,肉甚厚,白如萝卜而松虚。虽味短而香芬大胜,……。《本草纲目》曰:拘椽产于闽广间,木似朱奕而叶长,枝间有刺。植之近水乃生。其形状如人手,有指,俗呼为佛手柑。有长一尺四五寸者。又曰:入药用皮瓤,治心下气痛。《异物志》曰:浸汁洗葛经,胜似酸浆也。1963年佛手始收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21。佛手可根据产地不同分为多个品种:文献记载中,不同产地佛手都来源于同一种植物,商品佛手由于产地不同有广佛手、川佛手、金佛手和建佛手之分。广佛手主产于广东高要、肇庆,广西凌乐、灌阳、大新等地;建佛手栽培于福建福安、莆田等地;川佛手产于四川合江、江津、沪县等地,云南易门、宾川等地;浙佛手、金佛手主产浙江金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