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LW74036 新媒体时代下政府舆情危机应对研究——以“上海踩踏事件”为例内 容 摘 要随着经济持续发展,科技伴着时代日新月异,网络跻身成为最便捷的信息传播工具,也成为政府与公众信息互通的重要桥梁。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诞生与普及为网民通过互联网发表自由的言论、观点提供便捷,与此同时网络的双刃剑性质显现,谣..
XCLW74036 新媒体时代下政府舆情危机应对研究——以“上海踩踏事件”为例 内 容 摘 要 随着经济持续发展,科技伴着时代日新月异,网络跻身成为最便捷的信息传播工具,也成为政府与公众信息互通的重要桥梁。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诞生与普及为网民通过互联网发表自由的言论、观点提供便捷,与此同时网络的双刃剑性质显现,谣言散布、舆情危机也常常接踵而至。因此,政府应该加强舆情危机的应对能力,发展完善现代传播体系,响应党的“十八大”号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 在以往的研究中,人们对公共危机有一定的关注度,但在我国,要如何加强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方面的研究却只有短短几年时间,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为政府应对舆情危机提供一定价值的路径选择,从而更加有利于维护政府的领导形象和社会的稳定。 本文从2014年12月31日发生在上海外滩的踩踏事件案例出发,采用了文献研究、个案研究、网络内容分析法,探究事件中网络舆情的产生和演进,回顾当时政府的应对情况,从中探索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舆情的一系列问题,总结和寻求政府舆情危机应对的规律和方法。 本文的新意在于:以舆论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各种分析方法,还原相关数据,整理事件发生时期的信息等,多角度研究公众与政府的互动问题,对过往政府的处理方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古今中外宝贵经验,从人文道德、社会事实等层面归纳出应对舆情危机的对策。也将汲取新时代党的旨意精神,结合“互联网+背景”,提出了善待新闻媒体、做好事件的善后和评估工作等应对建议。 本课题主要分为五个基本研究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重点介绍了本课题研究成果的发展历史背景及重要学术意义、国内外相关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相关学术文献资料、研究综述以及研究途径。第二章主要是根据范文主题对“新媒体”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研究并且总结了舆情管理等理论基础。第三章是对本文选取的案例即“上海外滩踩踏事件”的回顾和分析,追溯其中的前因后果,揭示相关舆论演变的根本原因,也叙述了政府的措施和事件的影响。第四章是整合分析了政府舆情危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第五章结合新媒体时代背景,参考近年来各国公共危机应对方式,着重研究和整理了政府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策略,力图提供一些具有创新性和实际意义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网络舆情问题;新媒体;公共危机 目 录 1 绪论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 1.1.1 研究背景1 1.1.2 研究意义1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2 1.2.1 国内文献综述2 1.2.2 国外文献综述4 1.2.3 文献评述5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途径5 1.3.1 研究目的5 1.3.2 研究途径5 1.3.3 研究的创新与难点6 2 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6 2.1 新媒体时代概述6 2.1.1 新媒体的内涵与特点7 2.1.2 新媒体的功能及影响7 2.2 舆情的相关概念7 2.2.1 舆情的概念7 2.2.2 网络舆情7 2.2.3 舆情危机及其应对意义8 2.2.4 理论基础8 3 上海外滩踩踏事件概述9 3.1 事件发生过程9 3.1.1 事发地概况9 3.1.2 事件发生经过9 3.1.3 事件处置情况9 3.1.4 事件发生原因10 3.2 事件中网络舆情的发展过程10 3.2.1 前期:公众舆情尾随踩踏四起10 3.2.2 中期:媒体聚焦进行官员追责11 3.2.3 后期:中央媒体助力,拉响舆情尾声11 3.3 政府舆情危机应对情况分析12 3.3.1 政府舆情危机应对措施12 3.3.2 政府舆情危机处理结果12 4 政府舆情危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3 4.1 存在的问题13 4.2 原因分析13 4.2.1 网络舆情危机意识薄弱13 4.2.2 预警机制不完善13 4.2.3 舆情监管漏洞百出14 4.2.4 媒体管理机制有待加强14 5 新媒体时代政府舆情危机应对策略15 5.1 树立网络舆情危机意识15 5.2 加强网络舆情引导16 5.3 善待新闻媒体16 5.4 做好事件的善后和评估工作17 6 结束语18 文献
相关范文 |
| |
上一篇:城市社区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 下一篇:襄阳市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现.. |
点击查看关于 媒体 时代 政府 舆情 危机 应对 研究 上海 踩踏 事件 为例 的相关范文题目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