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
——以张丽莉老师感人事迹为例
当前中国共产党在推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张丽莉因2013年5月8日的那场张面对突如其来的失控客车,她毫不犹豫地将学生推开危险的这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伟大举动可谓颇有现实意义。张老师这种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精神与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爱对社会的大爱是分不开的,才会有她在学生生死攸关时的这一自然之举。张丽莉不仅是一位拥有崇高职业精神的教师,更是一位对社会尽责的态度的共产党员。
作为教师来说,张丽莉具有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崇高职业精神。短短5年间,她就在全校90多名青年教师中脱颖而出,被评为学校“教师新秀”、“青年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获得佳木斯市“菊花杯”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由于常年身体超负荷工作,导致家人期盼已久的孩子流产。产假没休完,身体也没有完全康复,她就重新返回课堂,她说等送走文档班后再要孩子。
在与学生日常相处的过程中,张丽莉让每一个学生都学会懂得爱。为了让班里的同学在冬天里能够喝到热水,自己掏钱为班级买电水壶烧水,由于电水壶放在黑板的旁边,粉笔灰容易掉到里面,担心学生喝不干净的水,还细心地用一块小毛巾盖住了壶嘴;张佳岩刚上初一的时候不是很听话,张丽莉基本上每隔一个月就会找她谈一次话,劝她集中精力学习;张老师还资助班上贫困学生学习生活;只要班级的孩子生病住院,张丽莉都要到医院去探望,并在下班后抽出时间照料。她还会组织同学集体去医院探望;她有本工作日记,记录着班上50多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家庭状况、性格特点,甚至最近的情绪变化、微小进步……正如她自己所说:“人们都说老师是园丁,是因为我们经常用语言去播种,用粉笔去耕耘,用汗水去浇灌,这是我们的教师特点。因此,我们也可以获得桃李满天下的喜悦和成就。”
作为党员来说,张丽莉老师一直是对社会尽责的态度。由于教书育人的功能性,张老师一直在践行着对社会尽责的态度。张丽莉老师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伟大壮举相继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见义勇为全模范”等荣誉称号。
一个党员的社会尽责从张老师点滴学习工作中就能体现出来,张老师的本领不是天生的,是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获得的。张丽莉出生在一个教育世家,从小就渴望做教师。张丽莉进入依兰师范学校后,依兰师范学校的培养,为张丽莉在日后工作中逐渐显露出的优良品质打下了良好基础。张丽莉每天早晨5点多就让闹钟叫醒,7点多到校,晚上8点左右才回家,常常备课到深夜,因而被同事起了个“拼命三郎”的“雅号”。“要么不做,做就做到最好”是张丽莉的座右铭。为提高教学水平,张丽莉经常听课,对每堂课都能找出有效点和无效点,并虚心与老教师探讨交流教学方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谈到的:“要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做好工作、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知识。”“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说的就是反对学习和工作中的“空对空”。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并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很快,张丽莉老师就在全校90名青年教师中脱颖而出,成为学校着力培养的青年教师骨干和最受学生喜欢的教师。张丽莉潜心研究教育教学规律,每个年度都制定阶段性发展目标。初一学生刚入校,重点抓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初二学生进入青春期,着力加强学生的情感教育;等到了初三,学生即将面临中考,开始进行学生心理健康的调适,以减轻中考给学生带来的压力。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张丽莉十分注重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心得体会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