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出于自我发展或是工作需要,美语学院教师都有强烈的培训需求,然而调查发现,教师们普遍认为,目前工作中最主要的困难就是缺少培训进修机会,甚至不少教师近2年从未参加过任何培训。而且有些培训项目形式大于内容,教师接受培训的实际效果与其期望效果之间存在较大差距,他们的培训需求实际上并没有完全得到满足 因此,教师的培训需求大大超过目前有限的培训供给,必须加大培训的力度。
2.培训效果不甚理想
培训效果的优劣会直接影响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以及日后工作的实效性。虽然从总体上说,教师对各种形式与内容的培训活动持肯定态度,但是由于条件所限,培训过程中存在培训方式单一、培训内容不合理、培训师资薄弱、培训管理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 导致在很多培训活动中教师水平并没有通过培训得到较大提高。教师培训依然存在着效果较差的问题。
3.培训考核及评价体系落后
培训项目存在“重形式,轻考核”的现象,缺乏具体的教师培训评价制度,只要求教师通过培训拿到证书,其他的目标比如教学技能的增长、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专业知识的更新、专业技能的提高等,都没有具体考核办法。比较而言,前者是易量化的硬指标,而后者是难以简单量化的,但后者对培训而言更为重要。因此,必须制定相关办法,采取适当的奖罚措施。建立实际有效的教师培训考核评价体系。
(四)学院教师培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学院办学经费来源有限,培训资金不足
目前,我国公办高校收入的主要来源是政府经费占48%,其次是事业收入(学杂费是事业收入的主要部分)占44%;而全国民办高校中只有20%得到过政府资助,并且额度很小,90%以上主要收入来源仍是学杂费,很多民办高校更是100%的来源于学杂费收入。虽然2002年国家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给予民办院校一定的税收优惠,鼓励金融机构运用信贷手段,支持民办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很多问题。对于美语学院而言,主要收入来源是学杂费收入,收入来源单一,办学经费紧张,因此用于教师培训的资金有限,如2013年,美语学院仅投入约15.9万元用于培训,有限的培训资金使得许多教师培训项目不能实施,影响了教师培训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功能的充分发挥。调查结果表明79.6%的教师认为,美语学院对教师培训应优先考虑如何解决资金缺乏这一重要问题。
2.美语学院对教师培训的重视度不足
基于民办院校的特殊性,为了更好的发展,在保证正常教学的情况下,美语学院的各项工作多围绕各时期的主要任务展开,如每年二、三季度美语学院的工作多以招生为主,在这一时期,美语学院对教师培训工作投入精力和时间有限,多为相应的招生培训或学生的就业培训,而处于教学主导位置的教师所需要的教育教学培训却无暇顾及。美语学院无法对教师培训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及时间,造成教师培训无系统性的培训计划、无足够的培训支出、无相应的培训激励体制、无相应的职业提升规划,这些将直接影响到教师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
3.美语学校教师培训缺乏全面性、系统性与连续性
目前美语学院缺乏一个整体而系统的教师培训计划,现在的教师培训主要是为解决教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其实,教师培训还具有促进学院发展和改善教师身心健康的功能,完善的教师培训涉及教师的体格、教学、科研、思想、品德与信仰等,这些需要学院人事、教学、财务与后勤等部门协同配合才能顺利完成,而不单是人事部门和教学部门的事情。教师培训的连续性,能促进教师思想、能力与学院的发展相适应。完善有效的教师培训系统可以降低培训失败风险,提高培训效果。
(五)提升美语学院教师培训工作的建议
1.改变培训观念,营造培训文化氛围
首先,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教师培训工作,确立教师培训是美语学院投资未来发展的观念, 思想上的重视,就会增强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要确立以终身教育理念指导和规划美语学院教师培训工作。强调教师培训工作要面向全体教师,给予所有教师参加培训学习的机会与条件。美语学院要想在民办教育领域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教师培训就必须覆盖全体教师,为每一类教师的成长提供培训保障。此外,要树立能力本位的观念,注重美语学院教师实践动手能力的提高,坚持深化理论知识和提高实践技能相统一 。只有加强美语学院教师实际应用能力的培训,强调实践教学环节,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才可能培养出既懂得理论知识,动手操作能力又很强的学生,才能提升学生的就业水平。
2.加大投入,对重点培训项目给予重视和资助
要想做好美语学院教师培训工作,经费保障是关键,而当前经费投入短缺依然是制约民办教育持续快速发展的“瓶颈”,据不完全统计,相同层次的教师培训,民办高校要比普通高校教师的培训成本高1/3左右。所以,民办院校在争取政府对教师培训给予扶持的同时,应加大教师培训的资金投入,设立教师培训专项经费,要建立多渠道、多元化的经费筹措模式,通过政府支持、企业参与和学院自筹多方面筹措教师培训资金。在经费有限的条件下,要突出培训重点,对重点培训项目给予重视和重点资助。一是重点培养学院青年学科骨干与学科带头人,加强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并以其为核心形成学科梯队,提升学院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二是重点打造一批名师,有一批自己的“名牌”专业。建立能体现本学院专业特色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三是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民办院校应将“双师型”作为教师的重要特征,从制度上支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重视提高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加强学院教师实际动手能力的培训,鼓励教师到企业、公司兼职、调研。以便他们快速积累实践经验。
3.强调培训需求分析,开发实用有效的培训项目
培训需求分析是确定培训目标、设计培训规划的前提,也是进行培训评估的基础,因而是搞好教师培训工作的关键。对教师培训需求进行深入分析,是保证教师培训有效性和针对性,开发实用有效的培训项目的关键所在。教师个人的培训需求通常基于教学教育工作和自身专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及阶段性的特点。不同专业、不同职务、不同年龄教师的需求有着明显的差异,同一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的不同阶段也存在着不同的培训需求。因此,学院管理部门在设计培训项目之前,应收集整理所有教师的培训需求信息,进行培训需求调查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发展战略和专业发展的需要, 明确培训目标,开发适应教师队伍现状的培训项目。
4.拓展培训渠道与类型,突出校本培训
教师培训的传统渠道主要有高校进修、实训基地培训、会议研讨、企业锻炼等。近年来,随着校本培训理念的介入,校本培训已经成为教师培训的重要类型一方面,校本培训是解决培训资金短缺的一个最好办法。充分利用校本资源开展校本培训,对民办高校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校本培训能有效解决教师培训中的“工学”矛盾问题。美语学院教师教学任务繁重,脱产进修困难重重,校本培训是在职的岗位培训,让教师在工作中学习,化解工作和学习的矛盾。此外,校本培训还能促进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实现学校与教师间的和谐发展。民办高校应当突出发展校本培训,依托美语学院的发展,结合美语学院的专业建设以及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精品课程展示、公开课比赛、教育专家讲座、教师论坛、专题学习以及课程开发等形式,建立一种院级的学习型组织,使学院的教育资源实现共享,增强教师培训的效益。
5.加强组织与管理,规范培训全过程
教师培训的组织与管理,直接影响培训活动是否顺利开展以及能否取得预期效果。首先,要加强组织,成立专门的培训机构,建立教师培训制度,完善制度落实的各项措施。民办高校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建立教师培训制度,规范培训的组织与职责、考核与评价、确定培训的形式和主要内容以及培训对象及范围等。可以考虑借鉴国外的经验,对一些学科带头人实行 “学术”休假制,对专任教师明确规定培训类型、培训时长的要求,从制度上保证教师培训活动的顺利进行。此外,应加强管理,制定出统一而卓有成效的管理办法,建立以教师为主体的学院、处、二级学院三级管理体制。做好培训过程中的后勤服务和教学管理, 以及培训结束后对受训教师进行的跟踪调查,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
6.强调考核评价,确保培训效果
民办高校教师培训效果不强,很大原因是“为了培训行为而进行培训”,对培训过程缺少考核,对培训效果较少评估,于是没能及时发现教师培训工作存在的问题,无法及时改进培训工作。因此,应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师考核评价措施,激发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性,改变简单按考试通过率评价的做法。将培训与教师的聘任、考核、评优、职务晋升等挂钩,增强教师对培训工作的内需力,使教师把培训真正看作是提升自己综合能力、增强教学技能以及职业生涯发展的有效途径,从而使教师更自觉、更主动地参与培训工作。应规范培训过程,对受训教师提出明确要求,即要在规定的期限内达到相应的标准。要改变单一的考核方式,采取考试、讨论、专家评估、教师间互评、教师自评、总结性评估等多种形式进行,把过程考核与结果考核相结合。需加强培训效果考核,把培训考核与学院的教学研究活动联系起来,通过让参加培训学习的教师进行主题报告、汇报学习体会等,检验培训成果,也使培训成果扩大化。
五、结论
作者通过对于企业培训内容和方法的探究,根据作者所在美语学院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民办高校这一特殊的“企业”形式在教师培训方面的主要情况、问题,并提出了提升教师培训效果的一些建议,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增强民办高校在教育领域中的竞争力。且通过本文的论证,希望能为其他类似民办高校这样的“企业”在培训方面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
【引文注释】:
[1]企学网管理员.常用的员工培训方式有哪几种,企学网,
【参考文献】:
[1]姚裕群.《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2]石金涛.《培训与开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德斯勒.《工商管理经典译丛:人力资源管理(第1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4]王淑珍.《现代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5]韩斌.《弗布克HRM工作手册系列:培训管理工作手册》[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6]赵思.《浅析当前高职院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今日科苑,2010,(4).
[7]牛国鹏.《高职教师入职培训工作的思考》[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4).
[8]范洁梅,杨林生.《高职院校教师“学校—企业—基地”三位一体继续教育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0,(5).
[9]安艳.《高职院校教师职后培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职教论坛,2010,(1).
[10]张 军.《中小学校长培训评估的问题及对策》[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