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在微电子技术的基础上,计算机的存储器和处理器也开始走向微型化。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其实就是电子技术微型化的结果。
数字化技术。数字技术一开始就与微电子技术紧密相连,它是通过二进制数字“0”和“1”对图文声像等信息进行存储、运算、加工等,并对信息进行编码、压缩、解码的技术。它是建立 在微电子技术的逻辑电路的基础上的,是将电子元件构成的逻辑电路集成在芯片上,因此,数字技术与微电子技术是密切相联系的技术。
通讯协议技术。计算机实现网络化也就是实现互联网的功能是与另个重要技术—通信技术分不开的。计算机网络是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台独立的计算机系统互相连接起来,按照共同的网络协议,来完成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的共享。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技术也将随之不断发展。我们看到的将不仅是新媒体技术所承载的传播介质的改变,更重要的是由新媒体技术所引发的传播影响力的变化。
(二) 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新闻传播变化
1.《新闻联播》报道内容的多样化
每年春节回家都是春运潮开始后媒体热议的话题,同时也是无数在外地打工、生活的人们关注的话题。2015年从发布春运计划起,各媒体就将春节回来作为一个栏目、专题甚至策划进行发布,从2014年12月起至2015年3月10日春运结束,百度共收录有关春节回家的新闻百万余篇(如图1所示),去掉同样新闻不同媒体发布,收录的新闻也超过十余万篇,涉及媒体上千家。
图1. 2015年春节回家百度新闻收录
央视的《新闻联播》策划了为期9天的《2015回家过年》节目,自农历的腊月二十八开始直到羊年正月初六,节目针对农民工摩托自驾千里回家、多年未回家打工家庭旅途自拍、以及采访在外过年不回家的打工群体等多个主题进行了报道,新闻内容采用了地方台上报的新闻内容、央视记者随访的内容、公众利用手机自拍上传的内容(见图2)。
图2.新闻联播报道百姓自拍内容
除了自拍,互联网、大数据、自媒体都成为新闻联播的新闻源,这些来自个体或第三方机构的新闻源经过审核并重新整理后通过《新闻联播》的载体向全球观众进行新闻内容的传播。在“新媒体”参与新闻的制作发布后,与以往不同不仅仅是新闻传播的内容更加丰富了,传播的信息及时了,同时传播的手段也更加多样化了。2010年起,《新闻联播》节目开始加入以百度指数及搜索引擎变化带来的大数据新闻,通过数据变化的分析,为观众揭示现象变化的由来。2015年,《新闻联播》节目还引入了让大众通过新闻视频的方式向家人、朋友道出新年的祝福,让观众来“说”新闻,拉近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新媒体技术除了带来内容上的变化外,在新闻制作及发布渠道上也曾经,作为中国传统媒体的典型代表,电视是《新闻联播》唯一的传播渠道,在固定的时间、以固定的方式传播新闻,但有了各种各样的技术手段后,《新闻联播》便可以随时随地播报新闻,并且播报的时间和内容可以由观众自主选择。
手机客户端、微信公众号、央视官网,这些传播渠道不仅仅是新闻的传播的媒介和渠道,更是新闻源的入口,通过这些渠道使得《新闻联播》不再是固定时间播播的栏目,而成为随时随地向全球观众进行新闻内容发布和分享的新闻节目。
“新媒体”作为一个笼统的相对性概念,学界很难对期进行精准的界定,通过各种界定方式掌握新媒体的特征及通过这些特征把握和利用好新媒体进行新闻传播更为重要。
2.微博、微信自媒体传播影响力增强
新媒体技术对新闻报道的影响——由新媒体技术下的媒体议程设置谈起(二)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