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对社会公益事业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不能停留在最起码的要求上,而主要是指企业关注本企业的经营和利润以外的社会需求,为社会公益做出自己的贡献。本来,每一个公民都对社会负有责任,单单把企业突出出来,首先当然是因为大量的社会资源和社会财富集中在企业手中,他们处于强势,责任与能力相适应。面对社会日益严重的贫富不均,企业和企业家由于财力雄厚,自然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众多慈善家从大企业家中产生是中外的通例。
企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同鱼水关系,二者谁也离不开谁。由于人类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环境保护运动开始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成为地球人的共识。社会领域内环境保护浪潮的兴起、国内政府对环境保护的积极干预和公众环境意识的提高,促使环境保护成为人类维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自觉行动。公司企业也开始将环境保护、环境管理纳入企业的经营决策之中,寻求自身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一致性。“将环境问题当作经济问题来看”是人们提出的要求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一句口号,对于企业来说亦如此,大的企业有保护环境的实力,更应做好带头作用。
二、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
(一)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和谐、安宁、友好的社会环境有助于企业的健康生长,反之,企业的良性发展也可以推动社会进步与和谐。企业的发展,在拉动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制造了大量就业岗位,为科技的发展进步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与良好的环境。构建和谐社会,不仅应当是政府的重要职责,更是每个企业不可推卸的社会责任,在政府的引导下,不断发展并逐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将“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紧密结合,遵守市场规律的同时听从政府调节,对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竞争环境、合作环境有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要求是以人为本,企业是市场的主体,它直接接触的对象就是个体的人、市场、社会。企业若能履行其社会责任,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实现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对于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企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形成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的局面,建立诚信友爱的社会氛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都将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提高竞争力、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社会的良性发展,也是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和降低经营风险的有效途径[1]。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提高与企业个体利益的实现有机结合起来,会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尊重和支持,并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企业信息的发布所带来的透明度可以使顾客对企业和产品产生信任,这种信任使顾客不愿转换品牌,形成较高的品牌忠诚度,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地位和市场竞争能力。而基于对企业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认同,员工会产生较高的工作满意度和自豪感,可以减少员工流失,并有利于企业吸引优秀人才。
(三)经济的深层次发展,需要更多的社会责任
经济的发展本身会造成更多的贫富差别,而市场并不存在着解决这些问题的机制。所以,当经济越来越发展、全球化越来越深入的时候,社会的问题也会越来越严重;而这些社会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政府,另一方面需要企业本身的参与——因为企业也是造成这些问题的直接原因之一。
三、我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食品安全事故频发
一些企业借我国市场经济体系不完善之机,在生产经营中盲目追求高额利润,屡屡发生卫生安全隐患等损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如饿了么、人参掺白糖等事件等给消费者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引发行业信任危机。有些企业在广告及其促销中,发布虚假信息,误导欺骗消费者,甚至在低价的幌子下出售假冒伪劣产品。更有甚者,一些号称有着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上市公司,违法违规经营,欺骗股东等现象也屡见不鲜。2014年6月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存在大量采用过期变质肉类原料的行为。该事件给社会带来了极大地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