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科学课前3-5分钟复习,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具有重要的功能。
学生方面。可以巩固上一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的思维重现能力得到训练,记忆型知识点让它在记忆细胞中得到再现。学习程度一般的学生由于没有课后看书的习惯,下课铃声想起也就意味着与本节内容分手;优秀的学生往往对基本知识的落实不在乎,我几乎能做竞赛题,还在乎笔记本与书本。教师实行科学课上前3-5分钟的复习,可以促使学生回归书本,让前一天所学的知识在头脑重现一次,让学生的记忆细胞得到训练和巩固。这一点在目前细胞学中也已经得到认可,奥运冠军刘翔不断训练起跑的目的是让他的细胞记忆能力得到加强,从而在起跑阶段不需要刻意去人为控制,让跑7步上第一栏成为刘翔的习惯。
服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体现的规律,可以解决学生许多学习的困惑。很多学生由于不知道遗忘规律,每次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总是唉声叹气,埋怨自己的头脑不如别人,从而埋上自我放弃念头的种子。而教师一味以深奥的心理学知识劝说学生,学生总是只能似懂非懂,心存戒备。高明的教师不是一味地说理由,而应该提供解决的办法。课前复习3-5分钟这种模式的建立,正是帮助学生在无形中延缓遗忘曲线发生的重要方法。让学生在无形中佩服自己的记忆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教师方面。养成科学课上前3-5分钟复习的习惯,有利于科学课上氛围的创造。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往往要从活泼的课间顿时回到安静的课堂。思绪的变化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不是很容易。每节课上前面的3-5分钟复习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思绪的回归和教学氛围的创造,给学生情绪的安顿提供一个缓冲的空间。学生为了实行科学课上前3-5分钟的复习,必须找到笔记本和科学书,避免了科学课已经上课而学生还没有找到资料的尴尬场面的出现。由于全班同学已经开始自觉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教室里已经是一片朗朗的读书声,教师走入课堂的神经也会兴奋起来,为新授课的开讲铺设了极佳的道路。
利用课前3-5分钟的复习,教师可以有目的地为新知识的突破扫清可能的困惑。科学中许多章节内在连接和逻辑性非常突出,章节的编排具有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3-5分钟的复习提问有目地地加强对于本节课有重要牵连知识的反馈,让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不会因为旧知识的没有记忆、内化而影响新知识的接受,有利于学生在教师似乎“无痕”的教学引入过程中突破难点学到新知。
三、科学课上课前3-5分钟复习的实施策略
1、科学课上课前3-5分钟复习条件
(一)教师上课时注意板书设计和教材的回归是关键。
学生课前复习必须有内容,而内容的重要来源是教师的重点板书,注意板书设计是开展这一活动的重要前提。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深入,现代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带来的巨大效应不可小视。容量大,材料丰富学生接受视觉和听觉的强化更加有利,但多媒体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不可避免。信息量大,信息种类复杂,与此同时带来的信息在学生面前呈现的时间短,学生对知识消化不良的现象时常发生。“信息来不及记录,老师幻灯片放置太快。”这是许多学业处于中等程度学生的心声。如果教师能够把重点知识在黑板上呈现出来,让学生自己通过动手把笔记记下来;或者教师在书本上与学生一起把重点知识画出来等等。一方面有助于弥补多媒体课件带来的学生无法记笔记的现状;另方面有助于学生借助笔记回忆知识,以利于科学课上前3-5分钟课前复习的开展。
学生的课前复习时间只有3-5分钟,因而板书的书写确保一个原则,少而精。教师板书可用提纲式或图表式的方式把重要知识点呈现在黑板上。板书的内容必须是教师想让学生记住的或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的,是课堂教学的精华。因此教师在黑板上书写内容时并不是随心所欲的。言简意赅,重点突出是书写板书的要义,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重要催化剂,也是大面积提高学生科学成绩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拿着笔记本一节课的重点内容就了然于胸,稍微花点时间便可以记住重点。让一本厚厚的科学书变成了一本薄薄的笔记本。提高复习效率是显而易见的。以下为笔者使用的提纲式板书。如《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板书设计:
电磁铁的优点
2.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