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班班委 2008. . .
(注:喜报保持每半个月汇报一次,用以维持学生的精神刺激,后期则可以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适当延长报喜周期.)
班委给家长发去的表扬短信统计表
学生姓名 短信内容 时间 电话号码
(注:表扬短信根据具体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
四、科学课上前3-5分钟复习时注意事项
实行科学课前3-5分钟复习的模式,一旦形成效果是比较明显的,但在形成阶段需要注意下列事项
1、及时反馈,持之以恒促使学生习惯的形成。学生习惯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教师在实行科学课上前3-5分钟复习的过程中要做到持之以恒,每节课前要有时间去反馈。如果还是在习惯养成阶段偶尔忘记反馈,则必须抽出时间补上这一环节,如果经常忘记反馈很有可能养不成这种习惯。因为根据巴甫洛夫的神经学,条件反射的形成必须由非条件刺激巩固,而且必须多次反复。要想学生在没有反馈和监督的情况下完成习惯的培养,那是非常困难的。课前不反馈,更可怕的是学生对你失去信任,对你的语言进行打折处理,教学将会变得非常困难。
2、教师不能一味为了复习而放弃新课主战场。教学内容中每节课都有新的内容和教学要求,教师不能为了课前复习而忘记了教学的重点在于新课。在课前复习时间段会出现:学生回答不上来,学生回答引起其他学生哄笑,学生思想开小差,完成听、默写后神情回不过来,或懊悔,或喜悦等各种情况。无论在课前复习的哪个环节上出了困难和意想不到,教师都必须以大局(新课)为重。教师必须迅速把学生的这种状况扭转过来,我们设计课前复习是为了知识点的落实和再现的目的不能忘了。我们重点在新课不能马虎。
3、教师在准备新课时必须精益求精。由于一节课的时间又缩短了3-5分钟,实行课前复习对学生有影响,对教师的要求也更高了。教师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对课堂精益求精。教学的引入,教学逻辑,教学程序必须再三考虑。一些不需要的,或并不是重点的知识要合理处理,教学细节的准备要更加完善。通过10几年的教学,发现其实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很多环节可以精简。一节课抽出3-5分钟是完全有可能的。浪费3-5分钟也是很容易的。而这取决于教师对自我更高的要求。
4、这一模式与最近较新的某些教学观点有些冲突。实行这一模式与有些专家认为的课前15分钟效率最高,应该上新课的观点有些矛盾。这也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但是我思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平行班中学生考出来的成绩较其他对照班的平均分要高2-5分,这是一个事实。学生没有那种认为科学很难学、很难记的想法也是现状。这种模式从一个系统来讲并没有特别之处,它只不过把复习放在了课前,与其他教学流派中提到的新课后复习,其实从一个整体来说,是统一的。只要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成绩,我想这种模式应该就一定有生命力。
【小结】
科学课上前3-5分钟的复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平均分、降低学生的E率,提高后20%的成绩是很有帮助的。连续几年的E率为0或非常接近0,平均分或综合K率处于全市领先也许与这不无关系。当然实行科学课前3-5分钟的复习要注意及时反馈是非常重要的,要养成一种习惯必须要有监督机制。在本校推广的时候我们强调教师必须反馈,进行科学课堂笔记的展览和表彰也是为了促进这一习惯的养成。学生一旦养成了这种习惯,教师的感觉是很好的,教师教学的动力也会反过来被学生激化。试想一位教师走进教室的时候,全体学生都在认真准备你的课时,你的感受如何?有一位教师由于忘记这一天换课,时间已经过去了10多分钟,当教师走进教室的时候,没有一个学生在开小差,大家都在积极准备课前复习,下课回到办公室后教师感动得多差点流眼泪。一旦课堂变成了这样,学生的成绩不提高都困难。当然教师在实行科学课上前3-5分钟的复习时,对教师的要求是明显增加了许多,但这是苦尽甜来的最佳诠释。
【参考文献】
《自然科学教师备课手册》 自然科学教师备课手册编写组 浙江教育出版社
《现代学校心理辅导》 吴增强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中学物理教材教法与实验》 魏日升 张宪魁 XX师范大学出版社
《班主任工作漫谈》 魏书生 漓江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