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中的个人隐私保护问题及技术研究
[摘 要] Internet的飞速发展,带动了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电子商务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廉价、高效的商务活动,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电子商务的隐私问题则成为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屏障之一,因此,本文针对电子商务中的隐私保护问题进行叙述。
[关键词] 电子商务 隐私 网络安全 保护
电子商务是利用先进的电子技术从事各种商业活动的方式。具有开放性、全球性、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
由于Internet的开放性和其他因素的影响,网络给人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得用户的大量个人信息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被收集和利用。在网络的传播中,个人隐私受到严重的挑战。调查表明消费者对电子商务的安全担忧造成零售商的巨大损失,而消费者不接受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担心通过网络会泄露个人隐私数据。因此,如何保护网上个人隐私信息安全是电子商务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一、隐私的保护问题
美国互联网犯罪投诉中心(IC3)的统计数据表明消费者的安全担忧主要有:拍卖欺骗、商
品未交付,信用卡欺骗、计算机入侵、垃圾邮件等网络犯罪。除此之外,消费者还担心个人信息的安全。造成用户隐私受到威胁的原因很多,其中Internet的结构特性和各种网络技术成为网络隐私泄露的主要原因。Internet的开放与共享,为人们搜集个人隐私、非法散布隐私提供了平台。
现在随着互联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安全成了新的安全研究热点。网络安全就是如何保证网络上存储和传输的信息的安全性。但是由于在互联网设计之初,只考虑方便性、开放性,使得互联网络非常脆弱,极易受到黑客的攻击或有组织的群体的入侵,也会由于系统内部人员的不规范使用和恶意破坏,使得网络信息系统遭到破坏,信息泄露。
电子商务市场中的有效数据开发,都是一对一的营销、客户关系管理和个性化服务等发展策略,电子商务企业不得不要求用户注册并且提供相关个人信息,包括身份、年龄、出生年月、身份证号、收入、职业、个人爱好、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上网卡号、认证密码等。这些信息可能在未经消费者允许的情况下被收集和保存。侵犯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网络由于身份受到一定的遮掩,非法盗用、假冒他人姓名进行活动的现象屡见不鲜,而盗用或篡改、歪曲他人肖像在网络中也是容易实现的,来源不明的污蔑、诽谤更是比比皆是。
二、电子商务中个人隐私权的概念及其分类
(二)、隐私权及网络隐私的定义
隐私权一词最早是由关国法学家路易斯.布兰蒂斯和萨莫尔.华伦于1890年发表的一篇著名范文《隐私权》中提出的,演变至今,己成为一项公认的独立的人格权。国外理论一般认为“隐私权是个人对其私人领域的一种控制状态,包括是否允许他人对其进行亲密接触的决定和他对自己私人财物的决定”。隐私是一种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当事人不愿他人知道或者他人不便知道的个人信息和当事人不愿意他人侵入或他人不便侵入的个人领域。互联网涉及的主要侵入权形式有一下几个方面:
(1)擅自在网上宣扬、公布他人隐私。
互联网上宣扬、公布他人隐私的途径有电子邮件、聊天室、新闻组等方式,非法将他人隐私暴露。
(2)篡改、监看他人的电子邮件。
在个人通信秘密和隐私的问题方面,虽然从理论上讲电子邮件(E-mail)不是一种非常安全的通信方式,邮件在传输过程中有被篡改的可能。ISP把其客户的邮件非法转移或关闭,造成客户的邮件丢失和个人隐私或商业秘密的泄露。
(3)垃圾邮件的寄送。
互联网上还有一种较为普遍的入侵隐私的现象是垃圾邮件(Junk email),即邮箱中充斥着大量与本人无关的内容。
(4)非法获取、利用他人的隐私。
互联网上对人们隐私权构成侵犯的最大危险来自于个人信息的手机和传播、公开或不公开、正当或不正当地收集消费者的信息。一些网络公司使用具体跟踪功能的Cookie工具测定并跟踪用户在网站上所进行的操作。消费者认为网络公司的行为是一种被授权的黑客行为,是对自己隐私权的亵渎,是带有欺骗性的。
我国有学者认为“隐私权是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犯、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的一种人格权”。
对网络用户而言,隐私权主要体现为次定是否向他人公开个人信息的权利,自己使用或许可他人使用个人信箱的权利,个人信息被收集前收到相关通知的权利,确保信息准确无误的权利,个人信息安全受到保障的权利等等。
(二)电子商务中个人隐私权的分类
首先,从权利形态来分有隐私不被窥视的权利、不被侵入的权利、不被干扰的权利、不被非法收集利用的权利。其中,隐私不被窥视、侵入的权利主要体现在用户的个人信箱、网上账户、信用记录的安全保密性上;隐私不被干扰的权利主要体现在用户使用信箱、交流信息及从事交易活动的安全保密性上;不被非法收集利用的权利主要体现在用户的个人特质、个人资料等不得在非经许可的状态下被利用上。
其次,从权利的内容分可以有个人特质的隐私权(姓名、身份、肖像,声音等)、个人资料的隐私权、个人行为的隐私权、通讯内容的隐私权和匿名的隐私权等。
三、电子商务中保护个人隐私的迫切性及措施
(一)电子商务中保护个人隐私的迫切性
面临个人隐私受到严重威胁的现状,使得电子商务中个人隐私成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之一,同时也使个人隐私安全成为电子商务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许多消费者不愿意参与电子商务交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出于对自己个人隐私安全的担忧,从而丧失了对电子商务的信心。因为个人隐私安全的原因是的大批的消费者和网络用户远离电子商务,严重影响着电子商务的顺利发展。所以,保证用户在电子商务活动中的个人隐私安全不仅能够留住一大批的电子商务潜在消费者和客户,更重要的是,能够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对电子商务的信心,为电子商务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石。
(二)、电子商务中保护个人隐私的措施
1、法律保障
政府立法是加强在线隐私保护的极其必要和有效的手段。通过法律的具体规定对电子商务企业在网上搜集用户数据和隐私的行为提出一定的限制,使其在网上搜集用户隐私材料的行为更规范,相对于用户来讲更透明,对网上贸易涉及的敏感性资料和个人数据给予法律保护。但是网络信息空间广、容量大、传输快,单纯依靠政府通过立法或司法监督来切实保护网上隐私权不大可能。因此,很多网络业发达的国家在加强立法的同时鼓励行业自律,依照法律和行业惯例制定个人资料使用政策和隐私权保护政策。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是针对网络信息安全采取的一种强行限制,是国家利用法规、法律等强制性力量对信息服务单位和信息用户利用信息资源进行法律调整、制裁的一种手段,它使人们的信息行为自觉或被强制地局限在正当合理的范围内,从而限制非法的、偶然的和非授权的信息活动,支持正常的信息活动。网络信息安全是信息社会健康发展的保证,针对信息安全工作的具体运作,必须确立调整信息源、信息用户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从而建立起网络时代信息安全的法律与政策调控体系。这些信息安全法律准则由合法信息系统、合法用户、信息公开、信息利用、信息限制原则等组成。规定信息安全管理机构,明确安全责任、法律责任。例如,在行业内部组建独立的非营利性的组织,对申请认证的网络运营商的隐私政策和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凡是符合隐私行业指引的网络运营商可以通过认证,并可以在其网站或网页上张贴认证标志;网络运营商在网站的醒目位置设置隐私政策声明栏目,发布隐私政策声明以表明对用户隐私权的充分重视。这既有利于提高网络运营商的商业信誉,也可以增添用户使用互联网的信心,扫除消费商对个人隐私保护的忧虑。
2、提高消费者的防范意识
消费者在商务时都要随时注意,不要想网站透露自己真实的个人信息,提高个人意识,不要随便下载软件,往往软件里的病毒最多,入侵电脑获取个人资料,不要把个人重要的信息放在电脑里,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定期清除历史记录、杀毒。访问完网站之后通过浏览器的Internet选项,删除过时的Cookies文件。对于部分被保存在内存中的Cookies,可借助注册表编辑器来修改系统设置,使得关闭IE浏览器时自动把Cookies文件删除。消费者还可以安装Cookie管理工具,如Limit Software公司的Cookie Crusher,有效地防止Cookies泄露隐私。Web Bugs是一种比Cookies更厉害的网络跟踪方式,使用IDcide公司制作的软件IDcide Privacy Companion,能避免被Web Bugs追踪,从而避免个人资料泄密,保护消费者的隐私。
四、结论
隐私方面的担忧让消费者对上网感到顾虑重重,网络隐私问题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最大障碍。使得人们不太相信网络,让电子商务很难发展。如果个人隐私能更好的保护,应加强电子商务隐私保护的立法,积极与世界各国合作,利用各种安全技术手段,保障公民的网络隐私权不受侵犯,促进电子商务产业快速稳步发展。则有希望让人们更加对网络充满信心。从而让电子商务更好的发展,也为电子商务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石。
参考文献
[1]、齐爱民——电子商务法原理与实务——武汉大学出版社
[2]、赵秋雁——电子商务法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3]、李广建——电子商务技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