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人民币首先成为区域核心货币的过程。而人民币国际化和区域化对我国经济发展、对外贸易、稳定金融货币秩序都有重大作用。人民币国际化要从三个方面主要着手:加强人民币的可兑换程度促进人民币在国际上的流通,发展人民币金融产品以形成由人民币计价的金融市场,在国际贸易中扩大人民币结算规模。另外,发展人民币离岸金融以及在对外援助和贷款中直接使用人民币也是具体的手段。目前,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地位十分重要,要充分利用香港特殊的经济地位,同时伦敦、新加坡、上海等人民币离岸金融中心的发展建设也应加强。人民币在亚洲地区已成为客观上的区域货币,这是由中国的经济贸易实力所决定的。人民币在东南亚地区,尤其是与中国接壤,边境贸易发达的缅甸、越南、老挝三国事实上已经成为民间和当地政府认可的硬通货。在哈萨克斯坦、蒙古、朝鲜等贸易密切的国家,人民币的事实区域货币性质也已形成。这些情况在与拉丁美洲部分国家的美元化情况极其相似,但与美元作为一种开放程度高且早已在心里因素上被世界认可并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全球性货币”相比,人民币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2.注意处理同相关国家的关系
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必然伴随的是中国在经济和政治领域里的崛起,这必然对原有的国际和地区秩序造成冲击,或者说,随着国家间经济政治实力的此长彼消,陈旧的不适应甚至阻碍全球经济发展的体系必须做出改变,但这又必然触动相关国家的利益。如何处理好同相关国家尤其是地区和全球性大国的关系,势必影响到人民币国际化以及亚洲区域货币合作的进程。
中日关系、中美关系、中国同东盟关系以及其他亚洲邻国的关系都会决定亚洲货币合作和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以致成败。中日作为本地区最有影响力的大国,在经济、贸易、金融领域里的合作已十分紧密,2003年前的11年,日本一直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包括港澳)在2004年已经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的最大贸易伙伴国。日本在中国的直接投资常年保持高水平,在近年虽因中日关系紧张导致下降,但自2011年起,日本在华投资从新回复并上升到新高度(2011年投资总额108.3亿美元、2012年投资总额112.1亿美元)。从中可见,中日经济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政治关系,领土问题和历史问题是中日关系的主要症结,在历史问题上日本对“靖国神社问题”、“历史教科书问题”、“南京大屠杀问题”、“慰安妇问题”等缺乏诚恳态度,使中国民众对日本的抵触情绪较高。而在“钓鱼岛问题”、“东海油气田问题”等领土问题上,中日之间的分歧也很大。对于中日关系这一在事实上决定今后亚洲走向的问题上,经济先行,搁置争议是目前中日两国所能做到的,但日本政府对于恢复为所谓“正常国家”的态度和中国对日本战争罪行的态度是短期内难以找到能使中日两国共同满意的解决方案的。中日两国能否像法德两国一样成为区域联盟的主导核心是不乐观的。中美关系是影响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国与国关系,中美关系十分复杂,涉及相当多的方面。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潜在影响力巨大,处理好中美关系对人民币国际化、区域化的影响是核心性的。“台湾问题”和“朝鲜问题”是中美政治领域的核心问题。中美经济关系主要体现在投资、贸易、汇率、知识产权几个领域。其中如何处理好中美两国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的分歧对亚洲货币合作至关重要。人民币汇率问题虽是中国内政,但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也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对待其他国家对此的态度。人民币升值有中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但一定要避免“广场协议”签订后日元快速升值导致经济泡沫的覆辙。在处理中国同东盟等其他周边国家关系时一定要注意避免大国心态,做到与周边国家共同发展进步,这在2013年10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最新讲话中已得到明确体现。具体来讲,进一步加强中韩关系,同时处理好“南海争端”,为中国和平发展赢得一个稳定的外部环境是极其重要的。
3.重视大中华经济圈在亚洲货币合作中的作用
在亚洲现有的经济货币合作中,东盟作为已有一定规模并且机制化组织化程度较高的一体化组织,当前看来似乎是最容易首先实现货币一体化的区域,但由于东盟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较大,既有新加坡这样的高度发达国家,也有柬埔寨、老挝这样的经济落后国家。在经济金融开放程度、政治经济体制等方面差距也很大。同时在领土、民族、宗教等方面东盟国家间的冲突也时有出现。尽管东盟提出要在2015年实现东盟一体化,但在东盟共同货币方面却并不积极。亚洲地区另一潜在的可率先实现货币一体化的地区是大中华地区,与东盟相比大中华地区在货币整合上有更大的优势。除去政治上的争论,两岸四地在语言文化、传统宗教等方面的优势是东盟所无法相比的。在经济领域里,中国大陆GDP排名世界第二,台湾地区GDP排名世界第二十七位,四地GDP总量超过九万亿美元,四地外汇储备总量超过四万亿美元,四地经济互补性强,经济各具体点,四地贸易关系密切,直接投资广泛,信息、人力、技术等要素流动性强。香港作为人民币最重要的离岸金融中心,凭借香港高度开放自由的经济金融体制,在人民币国际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中港在经济上的互补性,贸易的高度依赖,大陆游客对旅游业的带动,使人民币在香港某种程度成为“全流通”货币。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澳门。在中国大陆与台湾之间,经贸交往已十分紧密,在制度建设上,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的不断完善进一步加强了两岸间的关系。从各种角度观察,在人民币国际化程度日益深化的情况下,在中港澳台四或退一步在中港澳三地之间首先完成以人民币为核心货币的货币合作,以致最终实现四地的单一“人民币区”是可以期待的。
五、结论和前景
亚洲区域货币合作是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情况下的必然趋势,是为进一步发展地区经济,稳定地区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的必要措施。亚洲国家经济互补性强,依存度高,在众多经济金融指标上已满足“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条件,但由于亚洲国家在政治经济体制、经济发展程度、语言文化、宗教传统等方面差异巨大,在领土、历史等问题上存在矛盾,短期内很难实现单一货币形式的“欧元模式”。日本自安倍晋三上台后,右翼势力进一步抬头,并与美国重返亚太政策互相唱和,不断强化军力、增加军费、强推“特定秘密保护法”,在政治安全外交等方面加紧围堵中国,近期更借中国“东海防空识别区”大肆炒作“中国威胁论”。在2013年12月13日至15日举行的日本与东盟特别首脑会议上,日本以经济促政治,极力拉拢东盟国家对抗中国。大幅提高与印尼、菲律宾的货币互换额度,重新启动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的货币互换并加大对越南、老挝、缅甸等国的贷款额度,大有在亚洲货币合作中独树一帜另走单边路线的趋势,给亚洲货币合作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是否会对已存在的亚洲货币合作机制造成冲击值得关注。目前,亚洲货币合作还处于较浅层次,较为可行的措施是进行亚洲国家和地区间的经济政策协调、救助机制的完善、汇率政策的合作,在强化以上三个领域合作的基础上,加强亚洲地区经济的一体化程度,为未来货币的一体化打好基础。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国际政治地位的提高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深入,首先在语言文化相通、经贸关系紧密的两岸三地实现以人民币为主导货币的货币合作,进而实现大中华地区的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平行使用,最终是有可能过渡到单一货币区的。而大中华地区的次区域货币合作又会刺激东盟乃至整个亚洲货币合作进展速度,在东盟内部也加强整合的情况下,以次区域分别进行货币合作再进行全区域的货币合作是较为可行的。2013年在文莱首都斯里巴加湾市举行的第16次中国-东盟(10 +1)领导人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提出“2+7合作框架”,包括两条政治共识和七个领域的合作设想,具体包括,两点共识:第一点共识,推进合作的根本在深化战略互信,拓展睦邻友好。第二点共识,深化合作的关键是聚焦经济发展,扩大互利共赢。七条建议:第一,积极探讨签署中国-东盟国家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第二,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判。第三,加快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第四,加强本地区金融合作和风险防范。第五,稳步推进海上合作。第六,加强安全领域交流与合作。第七,密切人文、科技、环保等交流。其中主要涵盖政治经济安全基础设施等领域,第四条和第二条具体来说,中国与东盟各国应当积极探讨制定区域金融合作的未来发展路线图,打造亚洲货币稳定体系、亚洲信用体系和亚洲投融资合作体系,中国和东盟互为第一大和第三大贸易伙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拥有19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近6万亿美元,和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并列为世界三个自由贸易区,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间自由贸易区。由此可见在金融贸易日趋融合,政治安全协调加强的基础上,在大中华地区和东盟之间的货币合作的前景是广阔的。
引文注释:
[1]本文所指的亚洲国家主要是东亚国家,包括中日韩和东盟国家
[2]宋弘威 王璐璐,美元化与区域货币合作的关系,经济研究导刊,2007(8)
[3]宗良,人民币国际化理论与前景,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年7月
[4]程传海,次区域货币一体化:东亚的机遇与抉择,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年3月
参考文献:
1.谢洪燕,东亚货币合作与人民币地位研究,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年9月
2.宗良,人民币国际化理论与前景,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年7月
3.程传海,次区域货币一体化:东亚的机遇与抉择,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年3月
4.付丽颖,日元国际化与东亚货币合作,商务印书馆,2010年4月
5.习辉,区域货币合作理论与路径,中国金融出版社,2011年7月
6.丁文丽,大湄公河次区域货币金融合作:理论、基础与对策,人民出版社,2009年2月
7.阿文德•萨勃拉曼尼亚 马丁•凯斯勒, 东亚成为“人民币区”,金融时报中文版,2012年10月
8.张洪梅 汪晓红,欧元模式与东亚货币合作模式的比较分析,东北亚论坛,2009
9.屠年松,中国—东盟自由自由贸易区建成后的金融合作,云南社会科学,2010(5)
10.郭泰 杨韶南,亚洲货币合作的理论与实践:文献综述,中国外资,2010(10)
11.曹龙骐,“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专题研究,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1月
12.李克强,在第16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10月
论亚洲货币合作的主要障碍和前景2012(四)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