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6512
关于民营企业中员工激励机制中存在的缺陷及完善对策
目录
一、企业激励机制理论概述……………………………………………………….1
二、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缺陷………………………………………… 2
2.1用人制度任人唯亲,高素质人才容易流失……………………………………2
2.2职位薪酬水平形成“低端不低,高端不高”畸形曲线………………………3
2.3忽视员工社会福利保障方面的制度建设………………………………………3
2.4员工激励具有任意性,激励约束机制不完善…………………………………3
2.5重视物质激励而忽视精神鼓励…………………………………………………3
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缺陷产生的原因…………………………….3
3.1缺乏有效的个体激励机制………………………………………………………3
3.2激励形式单一,漠视对员工深层次的激励……………………………………3
3.3激励措施针对性不强,结构不合理……………………………………………4
3.4未建立健全优秀的企业文化……………………………………………………4
3.5沟通反馈渠道不畅通……………………………………………………………4
改进和完善民营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的对策………………………………….4
4.1有效建立公司的激励和考核制度………………………………………………4
4.2重视福利保障体系建设…………………………………………………………5
4.3破除传统的家族管理观念………………………………………………………5
4.4实施观念、制度和技术相结合的三维绩效考核方案…………………………5
4.5创新企业文化建设,为激励机制建立良好的文化氛围………………………5
4.6建立多元化沟通和反馈机制……………………………………………………5
结论与认识…………………………………………………………………….6
一、企业激励机制理论概述
激励问题是现代组织理论和管理理论的中心问题。从实质上看,激励实际上就是通过满足员工的需要而使其努力工作、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在企业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不同的人工作的努力程度不同,绩效也不同。
中国民营经济源于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的经济体制改革。
经历了70年代末到80年代中的“个体户阶段”、80年代后期的“私营企业阶段”、92年至90年代中的“高速发展阶段”
及90年代中后期的“景气低迷阶段”。可以说民营企业是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国有企业改革的间隙成长起来的,是国有企业改革缓慢发展和社会改革快速发展的产物。民营企业基本起源于家庭经济,即使在完成原始积累,具有一定规模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