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财富不能创造文化,文化却能创造财富”。这是国外企业流行的一句名言。它说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经济文化一体化日趋显著的前提下,文化力在企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重要。随着市场的国际化、人才的国际化、资本的国际化,企业已经从传统的产品竞争、人才竞争、资源竞争走向文化的竞争,谁拥有自己的企业文化,谁就能扩展文化对品牌的影响力,谁提高产品的文化附加值,谁就能获得竞争的主动权和制胜力量。
3. 企业发展中遇到巨大困难甚至危机时,企业文化将起到凝聚力的作用。长期形成的一种团队合作的精神,长期形成的一种不畏困难的精神,长期形成的一种不满现状的、积极进取的精神都会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表现出来,这不是金钱可以买到的。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生活和工作久了的人,遇到危机时就会产生一种本能似的巨大的抵抗力,这种力量可以使企业化解危机,渡过难关。
老板文化代替企业文化
1. 由于胶带企业是以中小型的民营企业为主,所以老板的意识、思想和文化对企业文化有很大的影响,甚至企业文化被老板的文化所代替。有些企业甚至什么事情都是老板一个人说了算。
2. 可以肯定的是,老板文化不等于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以企业的存在而存在的,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企业文化,而不是不同企业有不同的老板文化。但老板都想将自己的个人文化转变成企业文化,所以企业文化也必然凝聚了老板的文化精髓。由此可以看出,老板个人的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老板会塑造出来不同的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文化的个性。
3. 观察胶带行业成功企业的发展经历,在企业的创业初期,老板文化在企业文化的形成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随着企业的发展,老板文化的作用逐渐减小,并逐步走向民主与开放。企业所有员工共同参与讨论并提炼企业文化,使得企业员工的价值观趋于一致,建立被员工认同的一种客观的、稳定的企业文化,所以这时的企业文化更多的融入了集体的智慧。
人情代替企业文化
1. 目前的胶带企业中,有一种思想是越讲人情味的企业文化就是越优秀的企业文化,人情部分的代替了制度,使得奖罚不分明,是非不明确,以主管的心情随意进行决策和管理,致使管理混乱,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2. 市场经济决定了绩效大于人情。市场竞争对企业是残酷的,如果企业内部相安无事,好人主义,企业管理就会陷于混乱。优秀的企业文化,驱动员工不断的改进个人绩效,提高工作效率,开发人力资源,而不是取悦员工。有人说,企业是要以人为本,但以人为本是要求员工通过辛勤的劳动获得合理的回报,员工的工作效率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效益和发展,员工的前途是建立在企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的,所以企业文化不是人情味。
3. 企业发展了,员工才有前途。企业严格的管理是针对事而不是针对人的,如果员工把职责范围内的工作做到最好,就不会被别人指责。如果对不合格的员工的姑息,那就是对优秀员工最大的不公平。
缺乏个性以及口号式的企业文化
1. 很多胶带企业在当前的企业文化建设中,有一种是盲目模仿其他企业,从而使企业的文化缺乏个性特色,这种文化没有针对企业的本质特点,所以对企业是毫无意义的。还有一种是口号式的企业文化,如:顾客就是上帝!效率就是生命!等,这种企业在办公室门口张贴口号和标语来鼓舞员工的士气。这种空洞的口号脱离了员工,就更是背离了企业文化的本质。
2. 企业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企业所具有的独特的管理模式,没有标准统一的模式,也不是迎合时尚的标语,虽然有许多企业的文化在某些方面存在着相似的地方,但都应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和独特的。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抵制诱惑和冲动,不去跟风、随大流,才能真正地构建起有个性的企业文化。许多企业的实践证明,形成真正的企业文化远非提出几个口号那样简单和容易。建设企业文化,是要经过大量的、艰苦细致的工作,花费很多心血,经过较长的时期才能逐渐巩固下来。因此,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企业文化被干部、职工承认、接受并真心实意自觉实行的过程,是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的认识深化过程。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切忌“一哄而上”、“一刀切”。要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扎实、长期的培育工作,才能渐渐地形成企业文化。
3. 企业文化是属于企业自己的而不是属于别人的,是通过实际问题体现出来的,是影响企业的实际行为的。企业文化是否有特色,应该看它是否适合自己的企业,适合自己企业的文化才是真正有个性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塑造有鲜明特色的本企业文化。在行业特色上。行业特色主要体现在企业精神上。一个企业独特的企业精神,只能从其创业、发展、开拓市场的实践中产生发展起来,并成为企业的合力,体现企业的特色。它是一种巨大的无形资产,是金钱买不来的。企业精神的培育和发展,能够凝聚人心、激励斗志,成为企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品牌特色上。品牌本身代表了一定的文化品位,在市场竞争中,企业没有特色品牌,就谈不上经营特色,也就很难立足于国内外市场。如果有了品牌特色,既增强了企业员工的自信心,也增强了消费者的信任,更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在用人特色上。在美国企业普遍强调一级管一级、什么级别享受什么待遇的大环境中,英特尔公司却强调平等的用人之道,可谓独树一帜。海尔集团公司"赛马出人才"的观念及"日清山高"的日常管理模式,给广大职工设置了一个"赛场",只要是"千里马",哪怕是一个试用工,只要有了业绩,就可以得到重用。创造条件育人才,良好环境出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独到的用人特色正是企业文化的灵魂。微软公司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为全世界数以亿计的用户提供了无数杰出的软件产品。微软公司一贯倡导员工终生学习的理念,对员工宽容和自由,给员工一个充分发挥创造力的空间,诚实和守信;公开交流,尊重他人,与他人共同进步;勇于面对重大挑战;对客户、合作伙伴和技术充满热情的价值观,这种从发展过程里长期积累的精神财富公司文化, 是企业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用富有魅力的企业文化推动胶带企业的持续发展
建立富有个性和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种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是以人的管理为中心,把员工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科学地组织起来,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的的整体管理方式,它应以人为主体,以价值为核心,以文化为引导,以规章制度为保证,并且突出鲜明的个性。胶带行业要培育有特色的企业文化,需要全体员工参与,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 精神文化实际上包含了企业的历史文化以及企业在意识形态领域内的行为,企业精神是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体现了企业所有员工的意志和利益,反映企业理念、宗旨、目标、价值观的总体精神,是突出企业特点和优势的时代精神与企业个性的一种群体精神,是企业员工及健康人格、向上心态的体现,是员工对企业的信任、自豪和荣誉的集中体现。它不仅鲜明地显示企业的经营宗旨和发展方向,而且深刻地反映了企业的个性和它在管理上的影响,起到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如胶带行业的龙头企业佛山亿达公司在建厂的10年中在实践中共同铸就了“团结、务实、稳定、创新”的企业精神。
2. 产品文化是通过产品、服务和联络等形式具体体现出来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企业的衣食父母”,将文化管理融入到产品的质量管理中。诚信是品牌和企业竞争力的基础,现在是客户经济时代,诚信是链条的主人,有诚信才有品牌,有品牌才有竞争力,是一个价值链。原来竞争讲内因决定外因,而现在讲的是外部的客户决定企业的内部。即使企业内部做得很好,如果产品卖不出去,没有得到社会上用户、消费者或顾客的认可,这个企业也会垮台。创建自己的企业品牌文化,国际企业文化专家和世界五百强企业家断言,品牌是企业生存发展、稳健经营的可靠保障。胶带行业的品牌同样决定着企业的生存,佛山亿达公司注重品质,他们的品质政策是“品质稳定、客户满意”,正是这种务实的品质政策使得“wonder”品牌成为目前国内最响亮的品牌之一。企业在同行纷纷亏损的时候仍保持强劲的发展趋势。
3. 制度文化。企业的制度文化由企业的法律形态、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构成的文化,它是企业文化的中坚和桥梁,把企业文化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企业的制度文化一般包括企业法规、企业的经营制度和企业的管理制度。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与企业有关的法律和法规、企业的经营体制和企业的管理制度等问题。企业的法律体现了社会对企业的制约和影响,反映了企业制度文化的共性。企业的组织形态和管理形态体现了企业各自的经营管理特色,反映了企业制度文化的个性。所以胶带企业必须建立一套适合自己企业的规章制度,包括企业法规、企业经营制度、企业的管理制度和经营观念。
(二)发挥好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凝聚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粘合剂,可以把员工紧紧地粘合、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根本目标。企业的根本目标选择正确,就能够把企业的利益和绝大多数员工的利益统一起来,是一个集体与个人双赢的目标。在此基础上企业就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否则的话,企业凝聚力的形成只能是一种幻想。如学雷锋的文化假设是:雷锋精神的核心本质就是奉献,做好本职工作就是奉献,踏踏实实地做好了本职工作的精神,就是雷锋精神。并把自己的人生追求与公司的目标相结合,帮助员工了解公司的政策;调节人与人之间、个人与团队之间、个人与公司之间的相互利益关系。从而形成文化对华为人的行为的牵引和约束。
(三)企业文化是企业网罗人才留住人才的制胜法宝
在当今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人才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取得大量的优秀人才,并留住人才,对企业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些是能够推动企业实现升值的人力资本。对这些人才的争夺已经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跨国公司纷纷看好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在中国本土企业和跨国企业争夺资源和市场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优秀人才也成为国内外企业竞相争夺的目标。 这就使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然而在这个人才争夺战中,“最重要的不是金钱,而是企业文化。”如果单纯以金钱报酬为标准,只会造成员工没有归属感,频繁跳槽,企业不敢投资对员工进行培训,长此以往,形成恶性循环,对人才成长和企业发展都会造成消极影响。
充分展示企业文化的精神激励作用
企业对员工的激励包括物质激励、精神激励和工作激励,物质激励和工作激励是最直接的激励方式,但精神激励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
精神激励是满足员工情感上、精神上的需要,对员工的工作予以肯定、表扬和奖励。通过让员工实现自豪和满足感来实现价值观的落地,提高企业营运效率。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说,物质不再是非常重要的东西。他们不全是经济人。根据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可知,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它们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的需要,社交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物质需求是最底层的需求,当物质满足了之后,就会有高层次的需求。此时物质利益对他的吸引力就非常小了。因此,作为企业,单纯靠高薪,高待遇是不容易网罗人才、留住人才的。因为只凭借高薪是无法满足他们高层次需求的。只有企业文化才会对他们起到很强的吸引作用,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归属感。
企业文化所形成的企业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出来,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提高各部门和员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经营能力。例如亿达公司对员工设定了胶高的任务目标,但是在业绩考核方面却不仅以是否实现了目标为标准,而且将指标与去年同期比较,若没有完成指标,会充分考虑造成指标没有完成的原因,是环境因素还是个人问题。如果是个人问题,分析该员工与以前比较是否有较大的进步,并且以正面奖赏的形式对员工在成长的过程中遭遇的挫折进行鼓励。不像有些胶带企业那样员工一犯错误就对其进行惩罚,这样就有效地保护了员工的创新精神。因此亿达公司的高指标不仅仅是一种考核标准更是一种激励手段。
总之,企业文化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有些物质资源也许会枯竭,惟有文化生生不息。企业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无形的资产和财富。企业文化会极大的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只要做到企业和企业文化的互相协调,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使两者同步运行,建设出一套优秀的企业文化来,一定会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到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王吉鹏:《企业文化热点问题》,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6
时英中:《私营公司企业文化管理实务必备手册》,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刘光明:《企业文化案例》,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王璞、武凌:《企业文化咨询实务》,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王吉鹏:《企业文化的39个细节》,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王吉鹏、李明:《企业文化诊断评估理论与实务》,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张德:《企业文化建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李建军:《企业文化与制度创新》,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