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105
企业员工工作倦怠的研究——以广东省某公司为例
[摘要] 职业倦怠是在压力下引起的情感枯竭和身心疲惫的状态;不良的人际应酬、歧视性的不公平和工作缺乏稳定感是导致员工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心理援助计划、公平和公正的待遇以及员工保险计划可以有效降低员工职业倦怠。
[关键词] 工作倦态 引起因素 应对方式
一、 工作倦怠的概念
工作倦怠又叫做职业枯竭,是指在压力状态下,组织中的成员在情绪、情感和行为等方面被过度消耗后引起的消极状态。这一概念最开始在助人行业如心理咨询和社会工作者中产生,然后被引入到了生产性的企业中,其目的是用来描述企业员工在长期压力下可能出现的身心俱疲的状态[徐长江, 时 勘.工作倦怠: 一个不断扩展的研究领域[J]. 心理科学进展,2003,( 6) : 680-685.]。
工作倦态的产生有其社会原因。首先是,随着企业竞争的加剧,变革的加快,很多企业把生存和发展的压力不断向下渗透,逐渐将这些压力转移到了管理层和一般员工身上;其次,在组织外部,员工也受到各种压力的挤压,比如,家庭婚姻状况(特别是双职工家庭)、养老和托小等家务责任,这些,都给本来已经在工作后筋疲力尽的人们增添了额外的有一层压力。组织内和组织外的双重压力,是组织中的各种成员始终处于应对紧张的状态之中,久而久之,他们会感觉到自己在应对一般任务时都感觉到才思枯竭和身体疲惫,并进而出现抑郁、焦虑、容易发怒、缺少耐心等心理体验,这时,学者们就称他们处于职业倦态状态之中。实际上,职业倦态总是组织内外各种压力要素综合起作用的结果。
但是,为了组织的竞争力的提升和组织绩效的改进,管理者和学者更关注员工职业倦态产生的组织内部原因、后果和克服的方法,因此,职业倦态具有浓厚组织意义。
二、引起工作倦怠的因素
职业倦态由各种因素引起,这些因素可以归为三个类别,一个是组织内部因素,其次是组织外部因素如社会生存压力,还有员工个体心理素质因素,但本文重点分析组织内部的因素[李 锐,凌文铨.工作投入研究的现状[J]. 心理科学进展,2007,15( 2): 366 - 372.],因为,管理者对组织内部因素的影响力最大,可以人为的设置组织内部因素,以便改变员工的身心状态。
1、不良的人际应酬
组织内部因素很多,比如,超负荷的工作绩效任务,不良的工作物理环境等。但对于某有限公司而言,则情况有点例外。在这里,人际关系的维护是引起很多员工职业倦态感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对与女员工而言。这一点和该公司的经营业务、管理方式和生存环境有关系。
在这个公司内部,很长时间形成一种不太好的文化模式,员工之间的竞争非常厉害,这好像是公司领导可以培育的组织文化,很多员工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便可以委屈自己,来展现自己能干的一面。比如,公司规定,如果客户来到公司洽谈业务,那么,员工有责任和领导一起接待客户。我们知道,中国的文化是一种关系式的文化,在餐桌上的议事日程是必须的。很多员工为了在领导面前展现这种应对客户的能力,便学会了这种恰当方式。特别对于女员工而言,因为不胜任餐桌上这种商谈业务的方式,感到特别沮丧和焦虑。同时,这种强调销售业绩的组织,让员工们拼命干,然后在下班后便是拼命玩,唱歌、喝酒是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