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233
“三农”问题与我国经济发展
[摘 要]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约占世界总人数的1/5,同时也是一个农业大国,其中有9亿的人口生活在农村。理所当然的,农业也就成了我国的第一产业,农业在我国占据了举头轻重的地位。当前农业、农村、农民中存在相当突出的问题,原因主要是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政策、环境以及农业天然生产要素不适合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三农问题”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关系到改革开放的全局,更影响到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的发展。同时它也是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就要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搞好农业结构调整,保证农业健康、稳地发展;加强农村管理体制的战略性改革,缩小城乡差距。这样才能真正确保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本文就“三农问题”和我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一些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产业结构 制度完善 减负
一、“三农”的概念
“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实际上这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但三者侧重点不一,必须一体化地考虑以上三个问题。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关系到社会稳定、国家富强。“三农问题”独立地描述是指广大乡村区域,只能以种植、养殖生产为主,身份为农民的大部分国民的生存状态的改善与产业发展以及社会进步问题。系统的描述是指21世纪的中国,历史形成二元社会中,城市现代化,二、三产业发展,城市居民的殷实,受制于农村的进步、农业的发展、农民的小康相对滞后的问题。中国的国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且不论质的提升,仅从量上考虑,中国的重大经济问题都依赖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突破。“三农问题”实质是城市与农村发展不同步问题,结构不协调问题
农业问题
一 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生产率低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经营以种植业为主,种植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粮食作物占有很大的比重,经济作物的种植和经营规模比较小,从而无法在激烈的国内、国际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联产承包之后,我国家庭农业经营生产分散、规模小。我国农户约2亿个,出数量有限的国有农场和极少数农村实行规模经营外,劳动生产率低。特别是我国加入WTO的大背景下,中国农业将面临国际规模农业的竞争压力。另一方面,我国的地域辽阔,地域差别大,农业的产量会有较大差别。
二 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
我国农村,特别是广大的中国西部地区,农民对生产的投入大部分仍然集中在土地与劳动的投入之上,普遍采用的是一种外延式的扩大再生产,粗放经营方式,广种薄收、超载过牧、乱砍滥伐现象仍然存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盐碱化、旱涝等自然灾害的加剧,从而削弱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 农业生产资源短缺,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