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450
论ERP系统在我国企业的应用
[摘要]企业所有的资源可以概括成三大类: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ERP也就是对这3种资源进行全面集成管理的信息系统。概括地说,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利用现代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全面地集成企业的所有资源信息,并为企业提供决策、计划、控制与经营业绩评估的全方位和系统化的管理平台。80年代初提出的MRP II以制造资源为中心,集成资金信息,实现了物流与资金流的同步控制。进入90年代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推动着各类制造业对供需链管理信息系统的更新,ERP覆盖了整个供需链的信息集成,并且不断被赋予更多的内涵,已经能够体现精益生产、敏捷制造、同步工程、准时生产等诸多内容。
从MRP II 到ERP的发展过程
MRP II、ERP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MRP II 是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制造资源计划)简称,它是以物料需求计划MRP(Materials Requirements Planning)为核心,覆盖企业生产活动所有领域、有效利用资源的生产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人-机应用系统。
自十八世纪产业革命以来,手工业作坊迅速向工厂生产的方向发展,出现了制造业。随后,几乎所有的企业所追求的基本运营目标都是要以最少的资金投入而获得最大的利润。追求这一目标的结果使制造业产生了诸多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60年代人们在计算机上实现了“物料需求计划”,它主要用于库存控制。可在数周内拟定零件需求的详细报告,可用来补充订货及调整原有的订货,以满足生产变化的需求;到了70年代,为了及时调整需求和计划,出现了有反馈功能的闭环MRP,把财务子系统和生产子系统结合为一体,采用计划-执行-反馈的管理逻辑,有效地对生产各项资源进行规划和控制;80年代末,人们又将生产活动中的主要环节销售、财务、成本、工程技术等与闭环MRP集成为一个系统,成为管理整个企业的一种综合性的制定计划的工具。美国的Oliver Wright把这种综合的管理技术称之为制造资源计划MRP II 。它可在周密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