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3247
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摘 要] 本文论述了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内涵及其在我国中小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并探讨了在新经济下顺应国际大趋势,积极推进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理工作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中小企业 问题 对策
一、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概述
所谓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标准形式或者使其他企业和个人可以模仿的标准样式。一种人力资源模式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与本国、本地区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状况有着紧密的联系。在我国现今背景下,主要有两种典型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比较落后的控制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即传统人事管理模式和科学先进的承诺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这两种管理模式之外还有许多介于这两种模式之间的过渡模式。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已超过1千万家,占全国全部工商注册登记企业总数的99%。中小企业在全国工业产值和实现利税中分别占60%和40%左右,流通领域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提供了大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但是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由于管理人才缺乏、管理手段落后和管理制度不健全,相当一部分企业仍习惯于传统生产型的经营管理方式,缺乏对市场的适应和把握能力,生产的盲目性很大;加之人员文化素质低,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很多中小企业只能从事劳动密集型和粗加工的产业,产品往往不具备竞争力。据统计,全国大型企业每百名职工中拥有的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为10.46人,中小企业仅2.96人只相当于大型企业平均水平的28%。由此可见在我国中小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仍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人事管理模式的禁锢,且对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和模式运作的具体条件也没有过多的加以考虑。面对企业内外环境的激烈变化,中小企业要想长久保持竞争优势并逐渐壮大,建立真正适合自己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