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5118
浅谈我国的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摘要】 货币政策作为一项重要而有效的宏观调控工具,在保证币值稳定、促进宏观经济平稳增长等方面发挥出重要作用。然而,随着金融创新的不断发展,整个金融体系以及各金融行为主体的行为方式,货币与宏观经济之间内在的相关关系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得传统货币政策操作失去了应有的前提和依据,从而使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不断减弱。鉴于货币政策对于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性,研究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有着十分现实的意义。本文通过对我国货币政策进行有效性的研究和分析,得出重要的结论,并在提高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政策方面提出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从紧货币政策 适度宽松政策
一 、简述我国当前的货币政策
2008年秋冬,当全球金融危机扩散之际,中国政府及时地调整了宏观经济政策。2008年9月中旬,中国人民银行紧急降低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这标志着200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从紧货币政策的终结。2008年11月初,国务院明确提出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正式向公众确立了为应对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操作方向。随后,国务发布的《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制定了落实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具体措施,要求货币政策要保持银行体系充足的流动性和信贷的合理增长,调减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停发3年期央行票据,降低1年期和3年期央行票据发行频率,并明确了信贷总量的调控目标,以及调减公开市场操作力度。
中国人民银行采取了多方面的措施来贯彻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在利率政策方面,央行自2009年9月中旬至12月底,连续五次下贷款基准利率,在不足4个月的时间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就下降了2.16个百分点,降到了2002年2月的5。31%;在公开市场操作方面操作方面,中国人民银行大幅度减少了中央银行票据的发行量,在2008年11月和12月,发行的央行票据总量仅为300亿元和610亿元,若考虑到到期央行票据的赎回,这两个月的公开市场操作实际上是净投放基础货币。自此,同其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