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内容摘要2
一、假日经济概述3
(一)假日经济的定义3
(二)假日经济的特征3
(三)假日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3
二、我国假日经济发展现状3
三、我国假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及限制因素4
(一)我国假日经济可持续发展优势4
(二)我国假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5
四、促进我国假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6
(一)强化公众对假日经济的认识6
(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鼓励消费6
(三)强化假日经济的宏观调控6
(三)创新假日经济发展方式7
参 考 文 献8
内 容 摘 要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也不断提升,消费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特定,消费量主要集中在假日。如此背景下,也逐渐形成了假日经济的现象。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扩大内需为其重要方式。诞生于这一背景下的假日经济,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我国消费市场的积极发展,且逐渐的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的强劲动力。然而当前我国的假日经济的发展在不少方面有着一定的不足和缺陷,要想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充分全面发展,就需要从多方面的对此进行调整和改善,以此实现假日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关键词:假日经济;消费;可持续健康发展
假日经济发展形势
一、假日经济概述
(一)假日经济的定义
所谓假日经济,指在特定的节假日,由人们对商品的集中购买及消费过程中,给经济市场的发展造成相应程度影响的综合性的经济模式。在我国社会转型起劲,假日经济明显的推动了消费市场的发展,假日经济也涉及到来较为广泛的领域和行业,除集中发展的旅游产业外,还包括了体育业、餐饮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及娱乐业等第三产业。
(二)假日经济的特征
假日经济进一步促进了内部需求的扩大,推动了经济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行为,假日经济有着与其他经济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发生时间的固定集中性,大多数消费行为的发生时间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或双休日;消费行为的多样性,无论何种消费形式,譬如旅游消费或者逛街等,所涉及的行业及领域都非常广泛;消费具有多种动机,大部分消费者在消费形式选择时往往以物质或精神需求的满足进行;消费区域性,不同区域有着不同的假日经济消费理念,也显现出消费规模的不同特点。
(三)假日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假日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我国社会转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有着其重要意义。
第一,假日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我国从宏观上改善严峻的通货紧缩形式,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及壮大,保证社会生产力在黄金周前提上得到迅速发展。第二,促进假日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有助于推动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进而优化和调整我国产业结构。第三,发展假日经济,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其与精神文化的共同发展。第四,假日经济能够全方位的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第五,在假日经济发展的环境下,我国交通业必然要对许多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善,也从客观上呈现了交通运输业发展过程中的现代化特点。
二、我国假日经济发展现状
假日经济是一种闲暇时间内发生的经济现象,它作为社会总消费的一部分,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当前,我国假日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出集中化和调控不足两大特点。
集中化。目前,假日经济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在缩短经济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方面,假日经济的作用更是不可忽视的。但由于目前我国假日经济集中分布于三个黄金周内,甚至国内把假日经济就理解为“黄金周经济”。这也造成大量的企业与公司在黄金周到来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来进行宣传与经营管理,导致“黄金周经济”扎堆的现象,这种过于集中的经营方式的弊病也相当明显,供需不平衡被进一步放大,消费者在黄金周消费存在井喷现象,波动过大的经济消费特点也对相关产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每到长假时间,交通部门的压力就骤然增加,同时各大景区也人满为患。
另外,由于集中性消费的特点,平时能接待2000人的旅游景点,可能在假日要接待5000人,势必会造成服务质量的下降,这种供需的严重不平衡也埋下纠纷与安全隐患。甚至有游客投诉,去了旅游景点,没有看到风景,只看到密密麻麻的人群。同时,大量的旅游人流也造成旅行社之间的盲目竞争和无序竞争现象,有的打出“低价出游”“零团费”等幌子,却暗中降下接待标准;有的以次充好,强迫购物,过景点而不入。这样的旅游质量自然无法使消费者提及享受与开心。
调控不足。假日经济关系着社会经济背景下的生态环境管理、公共安全管理、公共政策交通等各方面的调控。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角色,政府不仅要担当起假日经济的指挥棒职责,同时还要细化管理,对公安、通信、旅游、工商、交通等部门进行协调统筹,进而达到满足游客综合性服务的目标。从这一角度来说,目前我国假日经济由于宏观调控上的不足,存在着较严重的难购票、难订房、安全卫生无法得到保障等问题。
同时,目前我国假日经济还存在着市场供给结构水平低,消费水平低的问题,很多假日经济的经营者把消费理解得相对简单,其经营的重点放在吃喝玩乐四个字上面,而这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产生了距离。从最初的走马观花式的图新鲜,到当下注重文化品位与文化熏陶的旅游需求,这不仅体现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实质,同时也对旅游服务的提升提出了新的需求。而我国很多景区不善管理与维护,景点特色几十年如一日,不重视创新与文化深挖,不重视新旅游热点的开发,在全国各地很多“民俗游”、“文化游”的景点,都还停留在建几个仿古建筑,放一些仿古商品的阶段,并且风格特点大同小异、互相模仿,让很多旅游者感觉索然无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假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我国假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优势及限制因素
(一)我国假日经济可持续发展优势
就宏观层面而言,经济增长时需要内需来拉动的,旺盛的需求才会给其产出及相关产业带来更好的发展。1997年,我国面临着严峻的通货紧缩形式,为了长期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我国便需要以一系列的措施来扩大内需。“黄金周”便成为其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而这次调控的进行,充分发挥了居民的消费能力,以旅游为主导的相关产业链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和壮大。这种基于闲暇时间的经济应用模式,有效利用了闲暇时间对于消费的促进作用,进一步解放了消费力。而支持黄金周经济的基础来自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上,服务业这一第三产业也具有了相当的水平,为社会生产力提供了相应的物质基础,加上人们不断提高的生活质量,人们有了更多可支配的资金收入,闲暇时间也建立了相应的货币消费基础,种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假日经济也有了物质、公共服务、时间、政策法规等形成基础,提升假日消费成为了国民经济中重要的增长点,从整体上的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综合发展。
而另一方面,由于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不断下降,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提高,居民的消费观念从过去的求温饱,到现在的求放松,温饱满足后,文化与精神消费自然会成为消费的主要方向,而这种消费心理的变化也促进了消费行为的达成。总的来说,假日经济从宏观层面上来看,就是一种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后,消费心理与消费能力同时提高的积极成果。
作为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旅游资源具有浓厚的文化传承性,自然风光丰富多彩,各地民族风情与文化古迹引人入胜。特别是我国得天独厚的古都与古文明建筑等旅游资源,具有着先天性旅游优势。而我国少数民族众多,其自然生态与社会传统保存较好,与当地自然风光一起成为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旅游景点观光地。
另一方面,我国有许多抗战时期的革命胜地与故居,红色旅游也成为我国旅游的一张亮眼名片。而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旅游业与国际接轨的趋势也在逐渐加快,在引入国际旅游服务意识与方法后,结合我国独有的旅游优势,为提升我国旅游供给能力注入了强劲的力量。经济的不断发展,也促进了居民消费模式的更新,消费观念的提升也促进了旅游消费的大幅增加。对于目前我国人民的心态转变而言,很多人已经把消费作为工作挣钱的直接动力,这一深刻变化是保证我国假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内因,也是保证我国假日经济发展长期稳定的重要保障与动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发展迅速,基础设施的建设大步推进,现代化交通发展日新月异,交通条件的改善与升级,把很多景点从过去的乏人问津变成今天的热门景点,交通工具的变化也大大提升了假日经济中旅客在路上的舒适度,随着公路等级的不断提高,四通八达的交通要道不断竣工,更多人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自驾游、全家游,进一步提升了假日经济的耗时性消费达成率。
而另一方面,政府对于经济的全面重视,也拉动了旅游景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外出旅游时宾馆、商业、停车场、旅游景点、公厕、通讯、环境、饭店、医疗等基础设施为旅客的出行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而旅游人群的涌入也进一步提高了这些产业的经济效益,相互促进的结果就达成了这些产业的进一步升级与服务质量的主动提升。在中央的号召下,各项政策出台都是为了提高旅游经济成效,以经济来带动当地发展,这也使得假日经济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假日旅游的相关设施与配套服务质量也在不断提升。
(二)我国假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素
如今我国的间日经济有着迅速的发展,但这并不能说明其有着较好的发展趋势,在这发展背后存在着不少负面影响。譬如造成正常市场运行机制的扭曲;其各种不良效应对经济系统稳定性、有序性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一些服务行业资源分配缺乏合理性等。而制约我国假日经济可持续发展最为主要的因素在于以下四个方面。
1.主导产业单一,区域缺乏均衡发展
我国假日经济中,旅游业占据主导地位,尤其是在拉动我国商业、餐饮娱乐业发展,增加这些行业经济效应方面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但是旅游业也仅仅只起着主导和牵引作用,单纯的以此发展来拉动假日经济增长时不够的,还需要在旅游业的发展同时推动和其有着密切关系行业的进步。不少地区却无法打破单一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在发展本地区经济发展时,更多的关注于旅游业的发展,而没有注意到餐饮娱乐业及商业等相关行业带来的经济规模, 从而使得主导产业缺乏足够的发展后劲。另外名居民消费地区有着相应的区别,农村市场脱离于旅游城市及大城市,农村滞后的消费市场发展将不利于我国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使得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2.公众消费观念保守
由于经济发展迅速,基本政策有着极大的变化,我国公众对未来预期存在着一定的担忧,对自己未来的收入水平存在不确定性。由于传统的保守观念,虽然增加了相应收入,但与消费和投资相比较,人们更多的选择储蓄,将资金存入银行等储蓄机构,为子女未来的教育和养老提供一定的收入保证。随着国家经济不断转变的发展方式,如今第三产业也逐步的占领着主导推动地位,而最为重要的也是激发消费市场推动力,而激活市场的根本出发点在于对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促进居民消费观念的转变,引导消费持续、稳定的增长。
3.商家未成熟应对假日经济
就消费市场而言,大多数商家在假日期间选择较大幅度的折扣来增加消费者的吸引力,进而让公众视线短期集中消费。然而从实际来看,消费者在消费者有着自己的理性思考和判断,并没有由于折扣而激发出新的消费需求,仅仅是在时间上和区域上对消费行为进行了调整。如此以来,销售额虽然在假日期间有着大幅度的增加,然而从长远发展来看,利润也存在着降低的趋势。商家仅仅选择了降价这一具有副作用的促销方式,并没有选择其他更好的对消费进行引导的新式项目,创新机制不足。商家对假日经济不成熟的反应还表现在在假日期间试图以坑蒙拐骗等方式谋取暴利,对环境缺乏考虑而对规模盲目进行扩大等。
4.政府对节日消费缺乏引导和管理
通常政府相关部门都会在节假日前夕发布一份“假日旅游预报”,但是具体的预报内容缺乏对消费者足够强烈的假日消费引导性,所起到的作用仅仅是“出行建议”,并没有从根本上让消费者的假日消费需求得到激发。同时景区不完善的基础设施以及服务设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假日经济的发展,假日期间尤其出现了非常恶劣的商家违法经营行为,但是政府相关部门在解决相关问题时常常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不少问题都会在节假日结束后才能够得到妥善的解决。除外假日经济在一定方面增加了交通运输的压力,超负荷的接待给景区、文物以及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政府及企业也难以迅速的适应假日消费带给社会的较大变化,众多因素的相互约束下,假日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
四、促进我国假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于我国经济发展而言,假日经济的影响及贡献是十分重大的,需要引导其可持续健康发展,以此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假日经济的可持续循环发展离不开确切的发展方向及夯实的发展基础,为此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
(一)强化公众对假日经济的认识
发展得体的假日经济,有利于宏观经济的迅速回升发展,进而从整体上促进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节假日时,各旅游胜地、消费场所人满为患,而节假日后则变得十分冷清,毫无人气,而我国民众对假日经济的认知不足正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如今假日经济的火热主要体现在旅游和购物行业,但实际上这不是居民可以选择消费的全部,过分的集中带来的是资源的短缺及不合理使用。节假日期间,公众也可以选择去图书馆促进自身修养的提升,或者去体育馆进行身体锻炼,多样化的休闲方式才更有利于假日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二)提高城乡居民收入,鼓励消费
购买力为假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为此假日经济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最为基本的便是稳步的提高居民的收入。我国消费者有着较为保守的消费心理,为此需要在消费鼓励政策的基础上对消费者的观念及方式进行改变,同时增加居民收入和深入改革社会保障体系,改变居民消费预期,解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在此政策中,需要对金字塔底层群众,即低收入群里施以特别关注,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从而扩大假日经济的覆盖面和参与面。
(三)强化假日经济的宏观调控
假日经济有着较强的综合性,且涉及了较为广泛的行业领域,其发展需要政府的宏观引导及管理。首先,政府需要以专门部门的设立科学的对假日经济进行规划,在“黄金周”之前将具有价值的报告提供给公众以引导假日消费。其次,为假日经济发展制定各项扶持政策,对交通、文化、旅游以及餐饮等假日消费所涉及范围的基础设施进行完善,促进假日消费服务水平的提升。最后,以政府力量促进假日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善,为经济运行建造良好的微观基础,让各行各业在经济过程中坚持诚信原则,营造良好的假日消费氛围,保证消费者拥有一个安全、舒适的消费环境。
(三)创新假日经济发展方式
消费者通常存在着理性,对休假的内容及质量有着自己的要求。人们在消费过程中并不满足于“到此一游”的表面形态,而追求质量较高的休闲消费。相关产业需要对营销观念和手段进行创新,抓住假日经济的商业发展机会,学会“以节造市”,站在消费者的层面对消费者需求进行思考。商家需要对市场进行调查,找准切入点以及目标群体,掌握节假日的营销技巧,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基础上推出新的产品及项目,进而在从整体上提高消费需求的同时促进实际利润收入的增加。
参 考 文 献
[1]杨阳.浅析我国假日经济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14(05)
[2]苏伦高娃.假日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选择[J].人民论坛.2014(11)
[3]张宇欣.如何促进假日经济可持续发展[J]。北方经贸.2014(06)
[4]耿颖.假日经济发展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4(05)
[5]王璐.假日经济的分析[J].企业导报.2015(03)
[6]校假日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J].环渤海经济瞭望.2015(12)
[7]孙缘.休闲时代下假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市场论坛.2015(01)
[8]黎开莉.假期经济背景下我国旅游景点营销问题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04)
[9]魏云暖.假日经济的经济学思考[J].市场研究.2016(09)
[10]唐倩.我国假日经济的效应及其可持续发展[J].当代经济.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