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6328
从《九三年》看雨果的人道思想
[摘 要] 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十九世纪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也是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和小说家之一。他的漫长的一生,几乎经历了十九世纪法国社会政治中发生的所有重大的变革。他的诗歌、戏剧、小说和政论, 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法国重大的历史事件和下层群众的疾苦,人道主义是贯穿他的创作中的主线,其中最突出的是他的《悲惨世界》、《九三年》两部作品。本文主要从《九三年》入手,剖析雨果在其中展现的人道思想。
[关键词] 《九三年》 雨果 人道思想
《九三年》(1872 年)是雨果的最后一部小说,他以法国大革命中1793 年的革命史实为题材,描写了一场资产阶级和封建阶级的生死大搏斗。其主要情节是写共和军平息反革命的旺岱叛军的叛乱活动。法国封建王朝在革命洪流的冲击下垮台了。前侯爵朗德纳克在英国封建势力的支持下回到了旺岱地区,纠集了几千农民,企图以“愚昧对真理、正义、法律、理智和解放。”进行一次愚蠢而又傲慢的长期抵抗。国民工会决定派遣坚定的革命者,教士西穆尔登到旺岱的一支平叛部队当政治委员。这支共和军的青年司令部官郭文是个人道主义者,同时也是朗德纳克的侄孙。最后,朗德纳克的残部被围困在拉• 古尔格古堡,他要求以被劫持着的三个孩子做交换,请郭文放他走,却被郭文拒绝了。于是朗
从《九三年》看雨果的人道思想相关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