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范文的一部分,钻石会员可获取全部内容。 查看如何成为钻石会员
全文字数:4313
论《阿Q正传》的精神胜利法
[摘要]阿Q精神,又叫精神胜利法。它来自鲁迅先生1921年在《晨报》副刊上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的主人公阿Q,文中的阿Q经常需要使用精神胜利法来控制自己。精神胜利法其实是在讽刺当时中国人在精神上的麻醉,在近代的很多时期已都有人使用精神胜利法。
[关键词]精神胜利法自欺欺人和谐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以辛亥革命前后的农村未庄为背景,塑造了阿Q这样一个受旧社会沉重压迫而致使精神被扭曲变形的人物形象,阿Q精神已成了精神胜利法的代名词。鸦片战争之后,中国内忧外患,政治腐败,民众愚昧,中华民族面临灭亡的危险。而以孙中山为首的少数有志之士,披荆斩棘,浴血奋战,试图挽救危亡的中国。只可惜,尽管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它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伟大任务。资产阶级仍把有强烈革命要求的农民拒之门外。因此,广大农民在革命之后,仍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之下,承受着政治上的压迫,经济上的剥削和精神上的奴役。与此同时,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利用封建礼教、封建迷信和愚民政策对无产阶级采取暴力镇压和精神奴役。故此,作者借阿Q形象揭示了封建精神奴役的“业绩”和被奴役者严重的精神“内伤”,欲唤醒民众,疗救病态的社会,并为病态的国民发出痛苦的呐喊。
论《阿Q正传》的精神胜利法 (3)相关范文